中秋节一过,大家的日子又恢复到以前的平静。
大人们每天都在地里忙活,孩子们要么上学,要么留在家里帮着一起干活。
这天一早,郑秋月听到外面公鸡的鸣叫声,蹑手蹑脚的就起床了。
她起床到院子一看,发现婆婆他们还在睡。
于是,洗漱完,就去厨房,准备做早饭了。
小闺女中秋节领了一批福利,虽然比不上过年发的丰盛,但东西也不少。
有米,有油,还有一些精致的糕点。
郑秋月见白米差不多有五斤多,便打算给小闺女煮一碗白米粥,然后再煎两个蛋。
给他们自己做的就比较简单了。
煮了几个红薯,炒了个青菜,切了点咸菜疙瘩就差不多了。
郑秋月刚做好早饭,俞婆子她们便起来了。
她将做好的饭菜端去了堂屋,笑着说:“爹,娘,吃早饭了。”
接着郑秋月又对着俞建业说;“建业,你去看看两个孩子醒了没,该吃早饭了。”
俞婆子见老四媳妇早早地就做好了早饭,心里十分满意。
俞建业先是去了闺女的房间,俞安安警惕性高,有人开门立马就醒了。
俞建业见闺女已经醒了,笑着说道:“安安,早饭好了,快起床。”
“知道啦。”俞安安甜甜的应了一声,拿起旁边的衣服就往身上套。
闺女虽然还小,但特别懂事,穿衣服,穿鞋子这些压根不需要他们的帮忙。
俞建业见她把衣服穿好,才转身去叫儿子起床。
俞安明可就没有俞安安那么好叫醒。
本来他年纪也不大,最近天气又慢慢变凉,俞安明每天早上都起来得十分困难。
俞建业走到床边,轻轻推了推他,然后小声说:“安明,起床了,吃早饭了。”
“爹,我不想吃,你们先吃吧,我再睡会好不好。”俞安明嘟嘟嚷嚷的。
“快点起床,所有人都在等你,再说了,妹妹都起来了,你还在睡懒觉,好意思吗?”
“好意思,妹妹本来就比我厉害。”
说完,不顾俞建业的反应,俞安明抱着被子,翻身便睡了过去。
俞建业见他是真的起不来,无奈摇头,没再喊他。
好在今天不用上学,孩子想睡就让他多睡会儿吧。
到了吃饭的时候,郑秋月没见到大儿子,连忙问道:“建业,安明呢?还在洗漱吗?”
“我们先吃,安明那小子贪睡,起不来。”
“行吧,反正今天他也不用上学,咱们给他留一份吧。”
俞婆子担心孙子起床饿了没饭吃,将俞安明的饭菜用大碗给他装了起来。
灶台还有余火,等会放在锅里闷着,孩子起床了就能吃。
“咱们快吃吧,不管他了。”
俞安安笑眯眯的将碗里的煎蛋分成了四份,挨个放到了俞婆子他们的碗里。
“爷,奶,爹,娘,你们也一起吃。”
家里现在又不是吃不起鸡蛋,俞安安实在不好意思一个人吃。
俞婆子正在给孙子夹菜,见小孙女这样,手一顿,嘴角勾起。
“安安,你自己吃,不用管我们。”
“一起吃。”俞安安将鸡蛋分完后,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这么久了,俞安安还是习惯不了奶奶的特殊照顾。
现在她有工作,有工资,还有奖金,打定主意以后要多多给家里人改善生活。
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还是落到实处,是最好的。
吃过早饭,俞安安就去王大夫家学习医术了。
最近这段时间,为了研究种子,俞安安都已经有很久没有学习医术了。
再这样下去,恐怕王大夫会生气的。
为了不让师傅生气,俞安安只要一有时间,就往他那里跑。
顾建业则跑去跟大队长请假,他有事,打算去城里一趟。
这次他没有再借大队长的自行车,而是选择了坐牛车。
车上这会儿只坐了两个人,看她们那样子,应该是去城里换东西的。
两人看到俞老四,都很热情的跟他打招呼。
这两人都是村里的熟人,平时跟他们家关系也不错,俞建业也笑着打招呼,算是回应。
到城里的路比较远,一路上有些无聊。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总算到了。
俞建业跟牛车师傅约定好回去的时间,就背着背篓往城里走去。
他过年的时候,来城里卖了几次野味,自然也有熟识的人。
只见俞建业隐在人群中,走进了一条偏僻的小巷。
七拐八拐的饶了好大一圈,终于在一间不起眼的大门口停了下来。
俞建业四处看了看,确定周围没人后,才上门敲了敲院门。
里面的人听到了敲门声,很快就响起了脚步声。
随后,便看到大门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一个有些洪亮的声音从门缝处传出来。
“表弟?”
俞建业立马凑过去,“表哥,是我,我娘知道城里粮食不够,让我给你带一些。”
门内的人估摸是跟俞建业很熟,听他这么一说,立马把门给打开了。
仔细一看,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人。
看那年纪估摸着差不多四十岁左右,比俞建业要大上几岁。
中年男人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
脸上有细细小小的胡茬,皮肤黝黑,想来也是经常在外面干活。
中等身材,可能是因为工作的特殊,看人的时候,总是带着几分谨慎和小心。
他的指尖有些发黄,俞建业知道这是因为他长年抽烟造成的,他爹俞大河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