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皇帝上位的时候,早已经不年轻了,这也是林乐北继续呆在朝中的原因,这是他的审时度势。
至于其他,林乐北身为御史,这么多年他早已经将以死谏为荣刻在了骨子里,所以,听到怕不怕死的问题后,笑了。
眼见大伯笑了,林书廷知晓了答案,他深深的吐了一口气,让大伯当林家家主太危险了,也许随时他会被牵连,所以,他要努力再努力……
送林书廷离开后,林乐北看着马上要乡试的老三,会试落榜的老大,准备会试的老二,似是鼓励道:
“人和人不同,你们爹我也是将近而立才中走完科举的,你们年纪也还小,不必着急。”
林旭廷,也就是林乐北的长子,他抿了抿唇没说话。
他已经二十七了,爹这个年纪已经考上了,而且唯一能帮助爹的只有外祖父,现在他的条件可是比当年的爹好了太多太多,可就是没能中,还差得好远。
甚至,连副榜都没进,比之堂弟,他这个长子逊色太多了。
林乐北自是观察到了林旭廷的神色,只是这孩子要是按照上一世,这会儿早已经中了进士了。
他属于不刺激一番,就能呆在原地许久的人,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是该将他从新婚甜蜜蜜的小日子里拉拔出来了。
……
林书廷走了大半年才到了自己上任的地方,这里实在贫瘠,可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百姓一听是林乐北的侄儿,配合度也高了许多。
林书廷本来就是有手段的人,凝聚人心后,仔细的考察任内后,大肆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
第三年的时候,白砂糖出现了,只是还没等他宣传,打压他的人还是压着不给他评优,想叫他继续待在那个位置上。
却不想,这正合了林书廷的意,他刚刚做完最基本的准备工作,还没能添砖上瓦呢,就是给个知府都不换。
第六年,林书廷所管辖的县城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了,家家盖起了红砖房,路上都是平整的水泥路,连着给国库的钱也比以往翻了三番……
皇帝大喜,他都这个年纪了,本来以为任期内毫无建树了,可没想到出现这样一个让他满意的贤臣,直接给提了知府,让他负责那一片州府。
而林乐北这个好大伯,怎么能对心爱的侄子不管不顾呢,直接让三年翰林院出来的老大老二都到了林书廷手下。
反正,给谁的功劳不是给,给自家人自然就更好了!
林书廷很有分寸,账目清晰,还能填充国库,官声也清明,直接成为了当今的心头宝。
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看不惯林书廷的人,借此上折子告他借机牟利。
这可就又有了林乐北的用武之地,他直接撸起袖子开喷:
什么牟利?他带着百姓努力的发家致富,是偷了百姓的,还是抢了百姓的东西了?或者,他是贪了缴纳的赋税了?
怎么,带着当地百姓一起赚钱不行,就该做那些官商勾结,霸占田产房屋的事儿才算正理?
都说藏富于民,那边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你们都嫉妒的不行了?
我那可怜的侄子是鱼肉百姓了,还是该交到国库的钱没交?不就是干的出色了点儿吗,值得你们不要脸的,一把年纪了上来撕扯吗?
他错就错在太实在,赚钱了,就去修路,修水库,就去办幼善堂,太将朝廷当自己的家了,太掏心掏肺了……
皇帝听了这话也觉得实在,那账本子他都有,林家爱卿世代都是忠臣,又岂是这些无能的人能诋毁的!
什么满身铜臭!要是每个臣子都如林家爱卿一般,那他早已经超越先皇的功绩了,甚至可以和每一任先贤悄默的比上一比了!
因着林乐北自身代表着清流,素日那些清高的文人也不觉得林书廷什么铜臭,反而本着全身劲儿,跳着蹦跶说林书廷的好。
什么国库充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让百姓有所依托……
这样的话,不胜枚举,直接为林书廷扫除了最大的障碍,也为林乐北和皇帝的关系带来了新的突破。
皇帝现在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和林乐北一起夸林书廷,一起分享有一个优秀的臣子(后辈),躺赢的感觉是多么的好。
皇帝看林乐北越看越顺眼,皇帝的儿子们就越来越重视林家,连着林乐北那个刚满五岁的乖孙女,也有人想要结亲。
这就让林乐北的那些花白胡子的政敌都很是不爽,他怎么就这么好命呢,明明林大人的时代应该要过去了,却偏偏又出了一个小林大人。
而且这位还是个实干家,还是个处处周到,短短六年就已经成了正四品,比他大伯还厉害!
不说这个小林大人,便是林乐北的三个儿子,也都中了进士,不是,他家怎么还越过越好了?
……
林乐北算得上是本朝最为传奇的名臣了,他出身平平,甚至妻族也无甚助力,按理来说,这样的人能从平民挣扎为进士,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奈何,人家的命实在是好,顺应时势成了第一御史,不管是皇亲贵胄还是军功卓著的将军,他都敢喷。
连他没有进入官场的弟弟,都是他最大的帮手,每每都能助他一臂之力。
就在大家以为这个斗鸡一定会结局不好的时候,人家上阵‘伯侄’兵,直接成为了当今的心腹。
不光如此,还不是什么奸臣,而是带领整个国家走到了新高度。
到了后期,第一御史已经退下来了,可不管是他那优秀的有些过分的侄子还是那三个很是优秀的儿子,都已经成为了朝中的中流砥柱。
短短两代人,林家就成为了许多人难以企及的大家族,甚至,第三代林家人也看着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