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我刚满15岁,在海阳联中读初三时,直接招到杏峪村的三线军工厂,代号9426,当了学徒工,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工职工。”崮乡和杏峪已经成了陈阿姨的第二故乡。
安家母亲的同事陈阿姨,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声音很有女中音的质感。她亲切的叫安家“小家”。陈阿姨向安家描述初次到崮乡三线厂工作的情景。随着陈阿姨质感的声音,画面慢慢铺开……
“最难忘的是1970年12月21日那天,我们刚被招工的六十多人,在海阳县大礼堂集合,由老前辈李玉温、王纪平、王铭德三位师傅带队,坐上大卡车冒着严寒一路颠簸来到沂蒙山区的深处杏峪,我们同行的有曲军、张吉敏、鞠烟华、陶波、黄雅丽、冷敏、王海忱、马驰、李军、申志红、李惠煜、俞晓萍、郭颖秀、纪翠芝、王丽凯·······,等等,男男女女,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啊。”
“我们这些在海滨长大的孩子,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就坐了十几个小时的敞篷大汽车,颠簸、寒冷、饥饿、尘土伴随一路,其辛苦程度难以言表,更让人心里苦不堪言的是离开了家,一头钻进了大山深处,秘密基地。幸亏厂里的师傅前辈关心我们,让我们脱离了思乡之苦。”
安家知道,母亲所在的三线厂在杏峪的地方,四面环山,周围全是连绵不断的山。幸亏工厂很注重思想教育,时间不长就把新职工的热情干劲鼓舞了起来。尤其是,春暖花开之后,崮乡杏峪山上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夏天绿树郁郁葱葱,环顾四周给人一种清新和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们从中学生,一下子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并且为国防事业贡献了青春,其使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陈阿姨依然满怀深情地说。
9426厂后来改名前进厂,车间大部分设在山洞里,宿舍与车间相隔两里多路,陈阿姨和工友们,每天步行上下班,尽情地欣赏着路边的一草一木。当时路边有一棵柿子树春夏秋冬的变化吸引了陈阿姨的注意。柿子树的果实,从小变大、由绿变黄、由黄变红,到了秋天,整个树冠上像挂满了喜庆的小红灯笼,让人切实感受到崮乡来自大自然的美丽。
“随着时间的推移,柿子树也伴随着我们一起长大。”,伴随着陈阿姨结婚生子。陈阿姨的丈夫是一位“焦裕禄式”的干部,为了带领三线厂转型,并且搬出大山,甚至付出了生命。柿子树啊柿子树,它成了陈阿姨在崮乡第二故乡的小伙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柿子树的对面扩建了子弟学校,安家就是在新学校落成后上的一年级。
“当我每次到学校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都要在柿子树旁停留,那棵渐渐长高的柿子树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伙伴。”陈阿姨谈起往事,陷入沉思。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时代,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厂子也要从山区迁到城市另谋发展了。
“我们不得不告别了杏峪村,告别了伴随我们二十多年的那棵柿子树。2009年儿子罗俊,在去美国的前夕向我倾诉了一个心愿:临行前很想到他出生并度过难忘的童年、留下了无限的欢乐和美丽记忆的杏峪看一看。”
“于是,我又一次陪着儿子罗俊又来到山区,来到了杏峪。杏峪还是那个杏峪,厂房还是那些厂房,礼堂还是那个礼堂,伙房还是那间伙房,学校还是那座学校,宿舍楼也没有变样一一,只是自己从一个海滨城市里的少女,变成了热爱大山、热爱杏峪、热爱前进厂、更爱前进人的知天命的老太太,儿子罗俊也从一个懵懂儿童,变成了有思想、有理想、有抱负的成熟英俊儿男!”
崮乡的柿子树,陈阿姨的老朋友。“这棵令我倍感亲切的柿子树,它好像是人而不是物!”
安家知道,陈阿姨说的是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