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能使鬼推磨
松赞干布刚统一青藏高原后,就向东对唐朝发动战争,逼迫唐太宗李世民用文成公主和亲。向南,逼得尼泊尔臣服,用金城公主和亲。还攻灭了印度北方的几个王国。向北,跟唐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并在安史之乱后,控制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切断了唐朝安西都护府和内地的联系,并在几十年后攻灭了安西都护府。甚至,吐蕃军队一度攻陷了大唐的首都长安。向西,把阿拉伯帝国的向东扩张的军队牢牢顶死。有趣的是,随着唐朝的衰落,吐蕃也衰落了。经过长期的战乱以后,吐蕃分裂为几大部分。吐蕃的核心地区有两个:1,吐蕃起源的拉萨周边地区,称为“乌斯”;2,日喀则的周边地区,称为“藏”。所以,从元朝到明朝,以及清朝早期,对这一片地区的称呼就是“乌斯藏”。
《西游记》中,收服猪八戒的高老庄,就在乌斯藏。
“乌斯”一词的发音,在满语中和“西”类似,所以,在把满语翻译为汉语的过程中,乌斯藏就变成了西藏。从吐蕃崛起时,佛教就成为当地的主要宗教。元朝和清朝,也是利用藏传佛教来对青藏高原实行统治。清朝在在拉萨和日喀则分别扶持达赖和班禅,相互制衡。
1912年辛亥革命,清帝退位,进入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极弱。1917年藏军利用内地军阀混战之机,进攻四川,占据昌都重镇。1932年,藏军进攻青海,被青海马家军挫败。
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启动的几乎同时,解放军和藏军在四川展开战斗。战力极强的解放军在金沙江畔一举击溃藏军,解放了昌都,逼迫藏军议和,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
当改革开放以后,思想的管制减弱以后,寻求信仰的那些人,发现汉地佛教,难觅大师,就只能到西藏去寻找精神寄托。“您在西藏认识佛门高僧吗?”蒋健问道。
“我不认识,但是,我身边的人,有供奉藏地上师的。”吴桂清说道,“通过这些熟人,就能联系到上师。找到有大能可以超度亡灵的大师,应该可行性极高。”
“太好了!”蒋健终于看到了希望。
“我这就去联系。”吴桂清也下定决心,“希望,早日,这个事情能有个圆满的解决。还有,董先生,能麻烦你跟公安机关联系一下,如果有西藏的大师要来文山处理这个事件,希望政府部门能尽量配合。相关费用的问题,我来负责。”
董先生默默点了点头。
军分区大草坪上空轰隆隆的巨响震天,狂风卷起漫天的灰土,一架军用直升机正在缓缓降落降落下来。
蒋健在大草坪的边缘处好奇的看着。
文山在中越战争时,虽然地处前线,但是中国和越南双方都没有出动空军,坦克和大炮,蒋健见的多了。但是,飞机,却不常看到,所以,看到飞机,对蒋健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
吴桂清联系了香港的佛教圈,说明了自己的需求,就有圈内消息灵通的人士,推荐了西藏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的一位上师。吴桂清很快联系上了扎什伦布寺,说明的自己的意图,并答应给寺庙捐献一笔不菲的香火钱后,扎什伦布寺也感念超度亡灵乃是善举,本着救济世人慈悲为怀的目的,同意派出寺里的一位上师,到文山来解决这件事。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四大寺庙之一,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庙,为班禅额尔德尼的驵寺。扎什伦布是藏语,意思是吉祥须弥。始建于明代大统年间1447年。格鲁派,在藏语里是“善律”的意思,该派强调严守戒律。因为格鲁派僧人戴黄色的僧帽,汉人常称之为黄派。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形成的派别,却后来居上,在藏传佛教中占据了主导位置。著名的达赖和班禅,都属于格鲁派。而班禅额尔德尼,则是混合了三种语言的称呼:“班”,是梵文“班智达”的缩写,意思是通晓五明;“禅”,是藏语“禅波”的缩写,意思是大师;“额尔德尼”,则是满语,意思是宝。
扎什伦布寺此次派出了上师,名叫次成坚赞,据说佛学修为乃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应该足以平息此次事件。
文山的当地政府对引进香港投资的重视,再加上吴桂清的强大财力支持,西藏上师一路的行程非常顺利。先是由日喀则乘坐民航客机到了拉萨,然后从拉萨转机昆明。昆明到文山没有航线,于是出动了军用直升机,直接把次成坚赞上师从昆明机场送到了文山军分区大草坪。从吴桂清联系香港熟人,到军用直升机降落文山,只花了区区三天时间。
蒋健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有钱能使鬼推磨了。
飞机在草坪上落稳,巨大了螺旋桨缓缓停下,卷起的狂风渐渐减弱。
机舱后门被拉开,露出一个僧人身形。他先是双手合十,对机组人员表示感谢以后,迈步走出机舱。
“好年轻的上师!好帅气了和尚!”蒋健一看到这个僧人,不由得心中叹道。
这个僧人,看年纪,只有二十多岁,比蒋健也大不了多少的样子,根本不是蒋健原先想象的年迈老僧,慈眉善目的样子。却是五官清秀,满脸锐气的感觉。只见他身着僧衣,内黄外红。头上戴着一顶黄色的僧帽,僧帽上有一个高高的尖顶。僧帽两边垂下两片长长的延片,一直垂到两肩之上,再荡到胸前。
此种僧帽,称为班智达,只有获得了最高学位的西藏僧侣,才可以佩戴。当然,这可不是蒋健所知晓的。
吴桂清快步走上前去,对着年轻的僧人双手合十,鞠躬致敬。一番寒暄之后,吴桂清取出几条香烟,送给直升机的机组成员,以示感谢。机组成员托辞一番,眼见盛情难却,就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