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往事
雅利安人到达印度后,建立了很多分散的小国,他们的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吠陀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古老的婆罗门教。
人口较少的征服者,为了保证自己血统不被当地人同化,建立了种姓制度,用种姓来确保自己统治地位。最高的种姓,称为婆罗门,是神权阶层。第二级的种姓,称为刹帝利,是官员阶层。第三级的种姓,称为吠舍,是普通人。第四级的种姓,称为首陀罗,他们是被征服者。第五种姓,称为达利特,是贱民,不被视为人。
严格的种姓制度,自然会招致反抗。在意识形态层面,凡是反对种姓制度,而提倡众生平等的教派,都被称为“沙门”。
佛教就是诸多沙门思想中的一派。
相比贵族资助,财大气粗的婆罗门教,他们有宏伟的寺庙和神像绘画。沙门诸派主打平民路线,自然要寒酸很多。沙门没有宏伟的寺庙,只能在郊野树林中进行传道。甚至,为了避免婆罗门教的打压,沙门还会刻意选择树林密布的隐蔽之所进行聚会。于是,沙门僧侣聚集的地方,就被称为“丛林”。后来佛教发达之后,自己也有了寺庙殿宇,但是,还是把这些寺庙殿宇称为“丛林”。汉人叠床架屋,牵强附会的解释为,草多长而不乱为丛,树多长而不乱为林,安置丛林除了僧侣聚集,还有暗含规矩之意。
如果你今天看到,印度贫民为了躲避新冠疫情回乡,住到树上,千万不要觉得奇怪,丛林,自古以来,就是印度贫民的栖身之所。
由于丛林之中蚊虫很多。拍打蚊虫,在众生平等的理论里,也属于杀生,犯了杀戒。所以,只好点燃香料,驱赶蚊虫。焚香礼佛,就成了一种仪式。
“九华山,本来叫九子山,乃是道教圣地。”吴桂清继续说道,“唐代时,新罗国王子金觉罗来到九子山修佛,圆寂后,被认为是地藏菩萨转世,佛教于是开始大兴。李白游九子山,写下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花’,花通华,从此以后,九子山就改名为九华山。到宋朝时,佛教已经在九华山已经完全压倒道教,很多道观都该做佛寺。可惜,蒙古入侵后,宗教衰落。到元末明初时,九华山已经没有出家人了。待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时,九华山的全部寺庙都已不存。再到文化大革命破除四旧以后,连佛像遗迹都被破坏殆尽了。”
“八十年代以后,九华山的寺庙开始重建,不过,大多是以旅游经济为目标。”吴桂清老人遗憾的说道,“山上的僧众,真假混杂,良莠不齐。想要在那里找到真正的佛门大能之士,恐怕好比海底捞针。”
“其他的几座名山呢?”蒋健坚持问道。
“比九华山好一点,起码,很多寺庙还是古庙。”吴桂清神情有点落寞,“不过,与其说是佛教名山,不如说是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寺庙都已经被社会人士承包了,以赚钱为目的。”
“难道就找不到佛门高人了吗?”蒋健遗憾的问道。
“汉地,所有宗教都已经衰落了。也许,得到汉地之外去寻找。”吴桂清沉思着说道。
宗教,在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和政权进行绑定的。宗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政权的小妾。
第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拜火教,又被称为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或者查拉图斯特拉教。在中国的分支也被称为祆(xian)教。“祆”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是礼天的意思。拜火教被第一波斯帝国采纳,并立为国教,然后随着波斯帝国的扩张,影响范围遍及亚洲、非洲和欧洲。其分支摩尼教,甚至几乎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拜火教对其他宗教的影响巨大,比如犹太教、佛教、基督教和佛教。当第一波斯被希腊人马其顿大帝灭亡后,拜火教就陷入了低谷期。但是当萨珊波斯重新把拜火教立为国教后,拜火教又复兴了。直到萨珊波斯被穆斯林攻灭,熄灭了神殿中的圣火,拜火教就此没落。
佛教,在其创立时,不过是诸多沙门思想中的一个小流派。到了孔雀王朝时期,平民出身的阿育王,扶持佛教为国教,用来对抗贵族的婆罗门教。于是阿育王时间,佛教迅速发展,向外传遍,最远甚至到达了埃及。孔雀王朝之后,佛教受到婆罗门教的反扑,在印度本土,就开始了衰落,沦为印度教的一支。到伊斯兰教统治印度后,印度本土佛教就此灭亡。
基督教,在创教时,不过是犹太教的一个被排斥的小分支。这个小分支里面的一个被称为圣三一教派的小小分支,被罗马帝国采纳,成为国教后,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宗教。
孔子在中国的地位那么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历代皇权需要以儒家的道德,改造过后的,来统治广袤的土地。
当政权不再需要一个宗教时,宗教的没落,就是难以改变的命运。
“汉地之外?”蒋健疑惑的问道。
“比如说,西藏。”吴桂清说道,“西藏,那里还有很多上师。也许我们能跟他们联系联系。”
西藏,唐朝时称为吐蕃(tubo)的音译,蒙古人称之为“土伯特”,英语称之为Tibet,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藏语里面高原地区称为“塘”,谷底林区称为“绒”,而适合农业种植的平原地区称为“吐蕃”。唐朝时期,地球的平均温度比现在要高,青藏高原适合农业种植的地方比现在要多。
吐蕃和唐朝几乎一同崛起,极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