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时候,京城崇文门外花儿市的居民,大都以制作通草花(用通草制作的花。一种工艺品)为业。
有一个小女孩儿,为了供养老父亲的饮食起居,虽然年幼,也不得不制作通草花赖以生存。
不久,她的老父亲久病缠身、卧床不起。小女孩为了照料父亲,常常衣不解带、废寝忘食。当着父亲的面,她总是强颜欢笑地宽慰,暗地里却独自为父亲担忧。
有一次,邻居家的老妇人,召集了四邻八舍的一众妇女,前往丫髻山(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山上有著名道观“碧霞元君祠”)进香。
那小女孩看到了,就上前询问:“不知道上山进香,能不能治疗我父亲的病呢?”
老妇人说道:“心诚则灵!只要你诚心祈祷,肯定就会灵验!”
小女孩又问道:“从这里到你们要去的山里,总的路程有多远?”
老妇人说道:“大概有一百多里。”
小女孩接着又问道:“一里大概要走多少步?”
老妇人说道:“大概二百五十步。”
小女孩把老妇人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老妇人有些奇怪地问小女孩:“你问这些干什么呢?”
小女孩说:“我也很想和你们一起去山里上香。但是我父亲病倒在床,片刻离不开人,我只能在家里为他祈祷了!为表示我的虔诚,所以我要问明白你们要走多少路,我准备在家里一步不少地走完!”
从此之后,每天到了夜里,小女孩伺候老父亲睡下后,就手里拿一炷香,绕着自己家的院子磕头,一边在心中默默祈祷,一边记着自己走过的步数。
小女孩觉得自己不能进山上香朝拜,但为了救治老父亲,就是在家里,也要虔诚地走完那么多的路!
就这样,小女孩日复一日地在家里上香朝拜,一晃就坚持了半个多月。
话说丫髻山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按照惯例,每年一到四月,京城的王公贵族都会来这里进香。
当鸡鸣的时候,就上殿供奉的第一柱香称为头香。
这头香一般都是由大富大贵的人家来进,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这个资格的,也没有人敢去僭越的。
这一天,有一名姓张的太监张某过来进头香。
谁知道,他才刚进大殿的门,就发现案桌上的香炉里,已经有香插在里面了。
张某很生气,责问庙主,明明约好了今天来上头香的,为何又答应了别人!
庙主也不明所以,莫名其妙地就挨了一顿骂,他委屈地说道:“大人请息怒!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殿门还没有打开过,不知道香炉里这香是从哪里来的!”
张某想了一下,既然是过来上香朝拜的,大吵大闹地也不合适,就息事宁人地说道:“既然是这样,那就既往不咎!明天早上我再来上头香。不过你一定要等着我过来,千万不要再让其他任何人先进去了!”
庙主连忙唯唯诺诺地答应了。
第二天大早,刚到四更天,天还没亮,张某就已经到了。
但是当他走进大殿内的时候,那香炉中又是已经有香在燃烧了。
神像前还有一个女子,正在地上跪拜。
听见有人进来的声,哧溜一下,就不见了人影。
张某大怒,责怪庙主又放人进来烧了头香。
庙主这回不仅委屈,而且还感到很奇怪,他有些惊恐地说:“大人你也看到了,我们进来之前,这大殿的门一直是关着的。因为我答应了让大人过来烧头香,怎么敢让其他的人先进来呢?刚才看到的那个女子,说不准是什么妖魔鬼怪呢!”
张某斥责他道:“在碧霞元君这样的神圣之前,怎么会有妖魔鬼怪敢公然出现?这件事很蹊跷,其中一定有内情!”
于是,张某就来到了第二道二山门外,那里聚集了所有香客,在等待头香烧完再进殿朝拜。
张某将大殿内发生事情告诉了他们,并且详细描述了那个跪拜女人的容貌和服饰,问大家是否认识这个人,竟然敢抢在前面,偷偷摸摸地进入大殿上头香!
旁边一个老妇人仔细地听了很久,上前对张某说道:“大人明察,根据您的描述来看,这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我邻居家的女孩儿。”
于是,老妇人就讲了那个小女孩的故事,详细述说她不能离家,就在家里为了救父亲而做礼拜的事。
张某听说之后,十分感动,他赞叹道:“这是一个孝女啊!她做的事情,让人神都感动了!”
张某进香朝拜结束后,就骑马赶到那女孩的家中,赠予她厚礼,并将女孩收做义女。
不久之后,女孩父亲的病也痊愈了。
从此以后,那女孩的家,因为有了太监张某的接济,渐渐地就不再为吃穿的问题发愁了。
再后来,小女孩长大了,嫁给了大兴的一个姓张的大户家,成为了富商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