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大唐,繁忙而生机勃勃。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忙碌着春耕,田野里是一片片繁忙的身影。而在吐谷浑战场,李靖的军队已经深入吐谷浑的腹地,展开了决定性的战役。
按照沈无忧所知道的,这次历史性的战役只经过了短短的四个月就宣告结束。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沈无忧的干预引发了蝴蝶效应。一直伺机而动的唐朝外部敌人——吐蕃,开始对这次战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虽然曾经将他的女儿献给李世民,以表达对唐朝的友好,但在李靖攻打吐谷浑之后,吐蕃与唐朝之间的一些问题开始浮出水面。那些曾经签署的条约,吐蕃似乎已经不再打算遵守,反而发动了对唐朝领土的侵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原有的历史进程。李靖的军队不得不分出部分力量来应对吐蕃的侵略,原本计划在吐谷浑的军事行动被迫放缓。李靖面临了两线作战的困境,他必须同时应对吐蕃和吐谷浑的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吐蕃的异常反应。他派遣的斥候不断传来消息,报告吐蕃正在频繁地调动小规模的部队,对唐朝实行疲兵之策。
李靖深知这其中的意图,他判断吐蕃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来消耗唐朝的兵力和精力,制造疲惫和混乱,从而在唐朝的防线上制造薄弱环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李靖开始调整战略部署,他决定采取一种策略来打破吐蕃的阴谋。
首先,他命令一部分军队在边境线上保持警戒,严密监视吐蕃的动向。同时,他秘密派遣苏定方改变原有计划,进行深入敌后的任务,对吐蕃的后方进行突袭和破坏,以此打乱吐蕃的部署,削弱其战斗力。
苏定方这个时候已经展现名将的潜质,他深知战场上情势千变万化,必须灵活应对。接到李靖的密报后,他明白了吐蕃的动向和意图,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大唐占领了吐谷浑,那么吐蕃的边境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因此,他决定改变原有的绕后战略,转而扰乱吐蕃和吐谷浑两国中间的边境。
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标,苏定方把目光看向了远处的薛礼,这段时间薛礼一直活跃在战场上。胆大、心细、勇武过人这三个特点,让苏定方对薛礼的印象非常深刻。本来以为薛礼是托关系过来混军功的,没想到这薛礼也是打起来不要命的那种,好在薛礼力气确实大,武艺经过战场的锤炼已经逐渐成熟。
在战斗中,薛礼总是愣头青的性格,永远不知道害怕是何物。他的力气非常大,能够单手使用长矛,并且能在战马上快速的和强弓进行切换。很少有人能躲过他的追击,目前已经带着他的队伍获得了不少的军功。
苏定方叫来薛礼把事情原委交代清楚后,询问薛礼是否愿意深入敌后,毕竟要在吐谷浑和吐蕃两国边境破坏,这项任务应该是整个战场上最危险的地方。随时都能进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一旦遭遇精锐部队追击,基本上可以宣告溃败了。
薛礼听完明白过来了,这是要去切断吐蕃和吐谷浑之间的道路,同时还要切断两国的通信。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办法输送补给,全部都要靠他们自己去劫掠。这项任务不仅危险,而且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运气成分。
薛礼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临走前东家交代的话,要他保全自己,不要冒险。但是这时候,他又想起了另一句话“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这句话在他心中激起了无尽的豪情壮志,让他决定不辜负这次机会,去立下不世的功勋。
于是,薛礼鬼使神差地对苏定方点了点头,表示他愿意承担这项任务。他的决定让周围一直低着头的人都感到惊讶,因为他们知道这项任务的风险和难度。但是薛礼却有些并不在意,回去后就开始思考行军策略,之前他就从李靖身上看到了军略,现在他很想对自己也发出挑战,完成这个近乎送死的任务。
薛礼和他的队伍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他们化装成吐蕃士兵,借着夜色的掩护潜入敌军后方。在后面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不仅要面对敌军的巡逻队,还要设法破坏吐蕃和吐谷浑的通信联络。不断地绕路、埋伏、偷袭,用最简单的方式取得补给和装备。
“海哥咱们咱们一起战斗这么久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全名呢?”
薛礼这时问向自己身边的一个校尉。
“头,你真让哥我伤心,难道我平时不够勇猛,让你记不住吗?陈潮海字逸轩,你可得记住了!后面我战死了记得把我藏的军饷寄给我妻子。”
现在薛礼在营中威望极高,很多人对这个作战勇猛,对下属又没有丝毫架子的军官极为信任。其他营的军官在打起来的时候说的是“弟兄们给我冲!”而薛礼一直都是“弟兄们跟我冲!”每次都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激励士气。这里的“给我”和“跟我”在士兵耳朵里有着天壤之别。
薛礼听后哈哈大笑,拍了拍陈潮海的肩膀:“放心吧,我东家很有钱,我不会贪图你们的军饷。”
他们继续前行,一路上避开了一队又一队的敌军巡逻队。在他们的破坏下,吐蕃和吐谷浑的通信联络逐渐变得越来越困难。
“头,前面好像有动静。”
薛礼听出了不对劲的声音,立即让队伍停下。他们悄悄地靠近声音传来的地方,发现了一队正在集结的敌军。
“看来他们准备对我们发起攻击了。”
薛礼思索了片刻,立即下令撤退。他们迅速地撤离了现场,但已经被敌军发现。
“快跑!不要被他们追上!”
薛礼带着队伍一路疾奔,试图摆脱敌军的追击。但是,敌军的人数太多了,他们渐渐地被敌军包围了。
“头,我们被包围了!”
身边的将士向薛礼报告,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薛礼却镇定自若,他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然后下令:“弟兄们不要慌张,准备好战斗。我和陈潮海带队,其他人保护好我们的后方。”
薛礼和陈潮海带领着队伍,向敌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利用灵活的战术,不断地变换队形,让敌军无法找到他们的弱点。在他们的攻击下,敌军不断地后退,最终被薛礼他们成功地突破了包围。
“头!我们成功了!”
将士们欢呼着,薛礼也松了口气点了点头:“这次做的很好!目前来说,我们还是安全的。”
这样的战斗只是进入两国边境的一个小前奏,这次苏定方给了薛礼一个完整的折冲府的兵力。将近一千五百人,经过第一次碰撞就折损了好几十个,这让薛礼心痛不已。
一千五百人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薛礼他们伪装成了吐蕃的将士,但走近后的长相还有语言都会让他们暴露身份。在薛礼的带领下,他们白天会分散在各个角落,到了晚上的时候就会聚在一起,对吐蕃和吐谷浑的链接道路展开破坏行动。还排出了两队人马专门负责截杀传信的斥候,这一举动很快被两国发觉。
在夜色的掩护下,一千五百人的队伍如同幽灵一般分散在吐蕃和吐谷浑的链接道路上,破坏交通、劫杀辎重,让吐蕃的后方陷入混乱。薛礼本人率领一队人马,专门负责截杀传信的斥候,使吐蕃军队无法准确掌握唐军的动向。
然而,这一行动并未持续多久,吐蕃和吐谷浑两国逐渐发现了这支神秘部队的存在。他们开始调集兵力,企图围剿这支唐军。面对险恶的形势,薛礼决定改变战术,将队伍分成若干个小队,各自为战,采用游击战术,骚扰敌军的后方。
游击战术让薛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敌军主力正面交锋的风险,同时又对敌方的后勤补给造成了持续的困扰。薛礼的战术使得吐蕃和吐谷浑的后方变得混乱不堪,补给线时断时续,两国军队的士气逐渐低落。
为了进一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薛礼派出密探深入两国境内,搜集情报。他们成功地获取了敌方的军事情报,包括军队的部署、指挥官的身份以及战术策略。薛礼利用这些情报,制定出一套更为精准的作战方案。
不料,吐蕃和吐谷浑两个国家很快察觉了薛礼的密探活动。结合之前反馈道路受阻的问题,两国发现有一支唐朝部队在两国边境进行破坏活动。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靖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战争直觉,他立即做出安排。他让苏定方与吐蕃周旋,以分散其注意力,而他自己则与李道宗秘密策划前后夹击,准备一举攻占伏俟城。
然而,战场上的风云变幻莫测。就在这时,有斥候来报,吐蕃的“论赞”(一种赞普的辅相)赤桑扬敦已经出现在两国边境,显然是准备围剿唐朝安排在两国边境进行破坏的部队。
李靖在得知赤桑扬敦出现在两国边境的消息后,立即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他深知在战场上,未知的因素往往决定着成败。赤桑扬敦作为吐蕃的“七良将”之一,他的出现无疑给唐朝的军队带来了不安和不确定因素。
因此,李靖在决定下一步部署之前,对赤桑扬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了解赤桑扬敦的军事才能、战斗风格以及他在吐蕃军队中的影响力。他也知道,赤桑扬敦的出现可能会对吐蕃军队的部署和战术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赤桑扬敦,李靖决定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他命令部队加强警戒,密切关注赤桑扬敦的动向,同时也对赤桑扬敦的可能行动进行了预测和模拟,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除此之外,李靖还尝试和在边境展开破坏行动的薛礼取得联系。只是薛礼的部队一直在打游击,很多时候连苏定方都没有办法和薛礼取得联系,更不用说更远的李靖本部。
赤桑扬敦来到边境后,迅速展开行动,准备围剿薛礼的部队。他利用自己在吐蕃军队中的影响力,调配兵力,布置防线,同时还采取了一些战术手段,试图将薛礼的部队逼入绝境。
然而,薛礼的部队采用了游击作战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转移和骚扰,使得赤桑扬敦的包围行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薛礼的部队在战场上表现出了灵活的战斗力和高度的团结性,他带领部队巧妙地利用地形、战术、夜色、以及伪装等手段,不断地进行突围和反击成功地突破了赤桑扬敦的多次围剿。
尽管薛礼的部队采用了游击作战的方式,但在赤桑扬敦的精心布置下,最终还是被赤桑扬敦包围了。包围圈逐渐缩小,薛礼的部队处境愈发危险。此时,薛礼和他的部队意识到他们已经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情况十分危急。
面对险境,薛礼并没有慌乱。他深知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能让情绪失控。他召集部下,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突围计划。他指出,如果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敌人的弱点,就有可能成功地突围。在已经被包围的情况下这是唯一的机会了,被困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不做出反击就是等死,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破釜沉舟。
“兄弟们把我们身上吐蕃士兵的衣服脱了吧,这一次我们堂堂正正的用大唐的身份而战!”
“诺!”
薛礼把后面的战斗部署完成后对所有人吼道。
帕隆藏布峡谷是薛礼准备的突击地点,这是一个典型的一线天地势,人多的优势在这里发挥不出来,在最窄的地方只能三到五人并行,上面两三丈的地方更窄, 很多地段几乎看不到天空。这样一来弓箭齐射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现在薛礼唯一能祈祷的是赤桑扬敦不是选择困住他们,而是选择剿灭他们,否则他们没有任何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