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成难民
  4. 第465章勤王
设置

第465章勤王(1 / 1)


硕托看见密丰军将战车连环起来,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了。侄子阿达礼附耳对硕托道,“二伯,让降卒打头阵。”

硕托乃努尔哈赤嫡次子代善的次子,兄长就是岳托,阿达礼是他三弟萨哈林的儿子,很年轻才十六岁。硕托与自己的兄长岳托性格不和,经常吵架,但是跟这个侄子倒是臭味相投,经常将他带在身边。

硕托点点头,“明军火器厉害,有地利之便,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鼓作气摧垮敌人。”

三千明军降卒被清军督促着向密丰军进攻,有胆怯的降卒想要逃跑被清军当场斩杀。降卒们被迫冒着密丰军的炮火冲锋,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之后才靠近了密丰军的战车防线,然而,就是这道战车防线成为他们不可逾越的障碍。

密丰军士卒利用铁制厢体掩护自己射杀敌人,厢体有射击孔,还可以投掷手榴弹和炸药包。即使有少量敌人爬上车厢也很快被射杀。

清军精骑跟在降卒后面,靠近了战车,但是战马无法跨越,骑兵只能变成步兵。八旗兵彪悍,但是密丰军也不弱。冲破防线的八旗兵遭到密丰军的迎头痛击。

双方围绕着战车展开鏖战,最终清军败退。

侯成抓住战机,命八百骑兵趁机追杀,给清军造成严重损失。硕托从怀柔退到昌平。

硕托被击退,通往密丰的道路畅通,大批难民扶老携幼到密丰躲避战乱,密丰人口暴涨,突破了五十万。幸好,农场抢收了大量农作物,粮食不虞。

逃到密丰的除了难民,还有大量明军士卒,侯成从中选出五千青壮编练入密丰军。

……

谷城副总理行辕,杨易手握圣旨,面相苦涩,他的对面坐着一位眉发皆白、身穿蟒袍的内臣。

内臣眉目间带着威严,他端起茶盏,吹吹沫子,看似漫不经心,“怎的?陛下九道圣旨都调不动你入京勤王。”言语间透着不满。

“曹公公,京师有难,身为臣子当为国分忧,密丰乃吾之根基,我恨不得立马率军回京”杨易苦笑道,“此番南征,虽然胜绩无算,但流贼尚未完全剿灭,尤其是贼酋张献忠、罗汝才之流依然健在,剿贼大业谈不上胜利。若我回援京畿,流贼势必复起,剿贼之事功败垂成。”

曹公公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京营提督曹化淳,崇祯连下多道谕旨召杨易勤王,杨易以剿贼尚未成功而拒绝回京。这次,崇祯派曹化淳带着第九道谕旨来召杨易勤王。

杨易顶着巨大的压力拒绝返京,就是想要彻底剿灭流贼。洪承畴、孙传庭已经率领十五万勤王兵马北上,他要是再走的话,这历史将重蹈覆辙。只有杨易知道,清军无非劫掠杀戮而已,农民军才是刨大明根基的人。

京畿受难,杨易也很难受,但是他不能感情用事,他知道只有剿灭了内乱,才能真正对付外寇。然而,策略虽好,却难以实现。曹化淳是崇祯最亲近的几个内臣之一,他亲自来宣旨,已然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若再敢抗旨,那自己就将被捉拿下狱了。

对杨易的话,曹化淳不以为然,带着阴阳怪气道,“陕西流贼处少数遁入山中,基本平灭,洪总督、孙巡抚带大军北上勤王。汝这里的流贼差不多,刘国能受抚,不过张献忠几个贼渠带着残兵在山中逃窜而已,不成气候。再者,熊总理坐镇襄阳,他们翻不起大浪。莫非杨副总理以为,这里没了你,别人就对付不了流贼?”

“张献忠直流狡诈多端,我担心熊大人被他们的诡计迷惑。”杨易站了起来,“曹公公,流贼才是我大明心腹之患,若是因为勤王而给流贼喘息之机,将来我们都将追悔不已。洪总督已经带兵北上勤王,京师不会有事的,我还是要在这里剿贼,不彻底剿灭流贼,我心难安。”

“放肆,陛下的安危重要还是几个流贼重要!”曹化淳将茶盏重重的放在案桌上,厉声道,“多番违抗圣谕已是大罪,若非陛下宽宥,你杨易十个脑袋都够砍的。不要仗着陛下宠幸就恣意妄为,此番杂家南来,要么和你带着大军北上勤王,要么就带着你的脑袋面圣,汝自己选择。”话说到这份上,杨易再无退路。

杨易无奈道,“公公且等我几日,我好生安排一番。”

曹化淳道,“北方战事紧急,不容耽搁,只能给你两日时间。”

……

曹化淳离开行辕回公馆休息去了,杨易满腹惆怅,看来历史的轨迹是无法扭转了。

张成来了,“大人,属下探知,张献忠秘密派人到襄阳总理行辕和监军道张大经的公馆去了,带了很多财货。”

老君山一战后,流贼主力被击溃,四散流窜。杨易命官军围追堵截,斩获、俘虏不少,但是张献忠、罗汝才等大首领始终没有抓到。

杨易冷哼一声,“张献忠知道我不吃他那一套,就想通过熊文灿接受朝廷的招抚。但是,任何人都可以招抚,唯独他张献忠不能,吾必杀之。”

张成又道,“张大经到熊文灿行辕去过两回,每次都有两个时辰左右”

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自己费尽心力剿敌至此,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了,若是因为“队友”而功亏一篑,杨易恐怕要吐血,这也是他不放心北上的重要原因。历史上,农民军始终没能被剿灭,就是因为有熊文灿这样的糊涂官员当道。

杨易愤然道,“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愧对陛下的信任。我不能走,我若是走了,没人能镇住他们。”想起以后会有更大的战乱,杨易就不能容忍,他几乎下定决心,即使违抗圣意也要彻底将张献忠、李自成给彻底剿灭。

就在杨易准备再拒圣旨时,一个人的到来打乱了他的心思。

来者是卢象升的亲将卢治云,以前杨易见过他。卢治云带来了卢象升的亲笔信,卢象升在信中讲述了一番形势,说自己实力有限,无法掌控局势,唯有以死报国,决意与清军死战。信尾勉励杨易,在他死后高举抗清大旗,宁死不和。

从信中,杨易看到了卢象升的无奈和战死沙场的决心。他记得卢象升是死在了清军手中,但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此时他知道了,就在不久的将来。

杨易眼角湿润了,他与卢象升交往并不多,但是对卢象升的印象很深刻,他能感受到卢象升对人的真挚和对国家的一腔热血。卢象升训练军队严苛,约束军纪,即使饿肚皮也不劫掠,对国家忠诚,对百姓爱护,而且作战勇猛,与士兵同甘共苦,是一位难得好统帅。

当初,杨易还在搭理双山的养殖场时,受歹人陷害,还是卢象升还了自己公道。这份恩情,杨易始终铭记于心。

“告诉曹公公,明日启程返京勤王”杨易果断决定。他要回京同卢象升联手对决清军,他更不想大明失去一位好的帅才。

……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