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成难民
  4. 第309章天价账单
设置

第309章天价账单(1 / 1)


多铎道,“他们的火铳无须点火绳,扣动扳机就可发射,臣打听过,明国称之为自生火铳,我们是不是也要打造?”

皇太极沉思片刻道,“回辽东安排工匠立刻打造!”皇太极思想开阔,对先进武器的接受程度比子孙们强太多了。当然了,也是时代的影响。皇太极是打江山的,自然渴求先进武器。而子孙们是坐江山的,没有追求先进武器的动力。

两军的“远程”射击结束后就是惨烈的肉搏,双方混战一团,挥动着冷兵器猛烈砍杀,一旦倒下就没有再次起来的可能性。

明军的肉搏能力超出了皇太极的预期,自己的侍卫可谓是百里挑一,而对方居然能在一对一的搏杀中不落下风。

明军虽然没有机会再开枪,但是空闲里仍颗手榴弹还是可以的,只要清军扎堆,就是一颗手榴弹飞来。

多尔衮穿上棉甲,“皇兄,臣请出战!”

皇太极也看出了豪格的劣势,摇摇头,“鸣金收兵!”伴随着鸣金之声,清军如潮水般退去。密丰军也没有追击,退回到杨易身边待命,留下一地的人马尸体。

豪格面带愧色,跪在皇太极面前,“儿臣作战不力,父皇责罚!”

“非战之罪,无须责罚!”皇太极道,豪格谢恩后退到一边。

杨易和皇太极隔空注视一番后,命人收走将士的遗体,撤退了。此战伤亡近百战士,每一个都是兄弟啊!

看到明军退走,多铎请命道,“皇兄,他们回到长城还有数十里,臣弟请命追杀。”

皇太极犹豫一番后还是拒绝了,“对方胆敢孤军挑衅必然有所依仗,贸然追击恐得不偿失。算啦!”

皇太极说得太对了,刺客伏击是第一环,杨易挑衅是第二环,真正的杀招是引诱对方追击。杨易已经在两个地点埋伏了海量炸药,只要对方敢追来,不扒层皮才怪。

……

九月一日,最后一批清军携带大量人畜物资从冷口退出长城,他们“俱艳饰乘骑,奏乐凯归”,还砍树留书曰,“各官免送!”,扔于道上,嘲讽明朝将官们。

高起潜、梁廷栋、张凤翼带着明朝大军,目送着清军离开,看到了清军的留书,个个神色复杂。此次清军入寇,大明的脸面被清军狠狠的踩在地上摩擦,国威荡然无存。满清上下看到了明国的孱弱,开始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入寇。

无论大明的脸面如何,战争总算结束了。活下来的人们总要面对着生活,忙忙碌碌的日子又要开始了。

最难过的莫过于崇祯,大明的脸面就是他的脸面,他的脸面被清军抽得火辣辣的疼,想要找到出气的对象,他最想收拾的总督梁廷栋和兵部尚书张凤翼因为服食黄麻死了。崇祯满肚子火愣是没地方可发……

战争是残酷的,杨易带着一千三农场子弟出征南下,连番征战折损一半。在抵抗鞑子入寇的战斗中折损农场军民近两千。无论在内战剿寇,还是在外战抗清的过程中以农场军取得的战绩而言,这样的损失并不大,但是农场体量小,损失的都是青壮子弟。

杨易在北山后的山丘上建立了一座陵园,用以安葬为农场牺牲的子弟,找不到遗体的为其立衣冠冢。出殡那一日,大雨滂沱,数万农场军民披麻戴孝抬着上千棺椁将勇士们安葬到陵园。

家家披麻,户户戴孝,是对战争最真实的控诉。

杨易带着农场高管和一众军官们站在雨中,为勇士们“送行”。杨易要用这样的行动来祭奠死去的英雄们。

“放炮!”上百门火炮同时齐发,惊天动地,为英雄们“奏乐”……

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如今的杨易心中很少有成本的概念,靠着借贷起家的他随手抛洒千金都不会眨眼,只要能达到目的耗费再多都值。但是看到“军费”账单时,杨易还是吓了一跳,“这么多?”

萧懿、侯成和一众高管、军官们大气都不敢出,连老板都震惊的账单在他们心中更是天价。在杨易的带领下,大家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短短四个月时间就积累了这么多账单。

从四月准备出征到九月初战争结束,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农场在军备方面的开销就达到九十八万两银子。要知道,朝廷年入不过四百多万两银子,要应对朝廷各项开支和供养全国上百万军队,就算朝廷岁入全部用来供养军队,比起农场的开支也是小巫见大巫。农场才多少兵马,即使加上新征募的也不过四千人,南征的只有一千多人,更多作战还是在家门口附近。

“九十八万两,怎么花销的?”杨易欲哭无泪,我本就负债之身,现在又增加这么多,这日子咋过呢,难不成我要一辈子还债。并非杨易小气,这近百万两的开销只是军事方面的支出,偌大的农场、上海的开发都需要海量资金啊,全部花在军事方面可不行。

大总管萧懿干咳两声,“咱们这么个开销,再大的家业也折腾不起。朝廷为了辽东战事每年征集的辽饷不过六七十万两,我们几千人马不到半年就花费的比一年辽饷还多,太奢靡了”萧懿顿了顿,“东家息怒,我身为总管难辞其咎,其实很多地方都能节省的,是我监管不严,请东家责罚。”

萧懿跪了下来,侯成和其余人都跟着跪了下来,请罪。

“我不是怨你们,都起来吧!”见众人起来了,杨易继续道,“其实我才是罪魁祸首,大手大脚惯了,又喜欢装大方,才导致债台高筑。”

众人静静的听着。

“诚如萧总管所言,我们区区几千人比朝廷几十万人都花费的多,长此以往再大的家业也会败了。以后必须开源节流,方能长久。”杨易对崔柏达道,“你把账单念一念,让大家听听,看看以后哪里能省省的。”

崔柏达一直随军行动,负责军中的账务。他清理清理喉咙,“……出征前高价从朝廷仓库够得铁甲八百副,每副单价五十两,耗费四万……棉甲一千二百套……”在出征前,杨易花高价从朝廷仓库走私大量军备,耗资不少。

“……在陕北,东家答应洪督臣每月万两银子,万石粮食,连供三月。粮食由晋商从山西运到陕北,成本高达每石四两五钱白银。晋陕干旱缺粮,粮价本就不低,加之运输,价格确实高……陕南,东家答应孙巡抚两万银子和两万石军粮,军粮也是由晋商从山西运来,每石价格四两六钱……”

听到这里,杨易恨不得抽自己的大嘴巴,轻飘飘几句话就送出价值近二十八万两银子的钱粮。这帮晋商对杨易还算可以的了,为了满足杨易的需求,那是尽心尽力,杨易军队到哪里,供给就到哪里,还死了不少子弟。

崔柏达继续道,“……高价租借火炮费银万两……高价购买战马费银万两……宁夏花马池募兵费银三万两……”

高价,高价,杨易为了达成目的,一切都是靠高价获得所需物资。花钱时痛快,算账就拉稀摆带了。杨易决心以后一定管好自己这张嘴,散财童子做不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