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儿孙退去,一屋之内也就邓彦,杨景,杨智还有陈和四人。
“陛下,臣这几年称病不出,是没这老脸见陛下,陛下可切莫以为臣是仗着先帝的圣恩来给陛下寻个不快”
“朕知道”
“可陛下能否听臣一句劝?”
杨景其实猜到了邓彦要说什么,却未阻止邓彦,要他改口去说些让他保儿孙富贵的话。
“楚王殿下禁足受囚已六年了,也是先帝子孙,世子去淮南就藩,便是陛下已经弃了从前恩怨,何不将殿下一同解了禁足放出来,做不了王,做个衣食无忧的富家翁也好啊”
对于邓彦此言,杨景不是未曾想过,只是这施恩的事,他想交于杨智来做,天下人都以为是他占了这本该是杨泰的帝位。可没有人知晓,这帝位杨泰因为负气未曾想过,他也不愿去争,皆是被先帝逼成兄弟相争的模样。
当先帝驾崩,奉天殿外奉天而治的大匾里,遗诏明明白白写的是杨景的名字,哪里算得上是篡位。可总有人为此颇费心神,去编些唬人的故事来。杨景丝毫不曾怀疑,若干年后总会有人读到这段史书将他视作篡位之人。
尽管先帝在杨泰领军南下之后便将遗诏里改成了他的名字,尽管在他年号永文的时代,这天下多了数万户,边军换了新的战甲铁骑,连城重建了千里,世家再不能染指朝政坑害百姓,勋贵再不能因功自傲,兵危长安,就连朝廷六年的国库之银乃先帝三十年之和,各道仓禀府库扩建之后仍是装不下那连岁丰收之粮。
杨景以为,不会有多少人记得他的文治功绩,只会记得这些空穴来风的野史杂谈。可他并不在乎,有多一人有衣穿有饭吃,比起史书里的阿谀奉承之言,对他来说重要万倍。
见杨景不置可否,邓彦只好微微叹了口气,将胸口的淤血逼退以后,再说起来:
“北伐国战,乃死生之大事,臣知陛下用李复乃为了日后有一位勋贵大将坐镇九边,让秦王和辽王冲杀,可臣要说上几句不爱听的话。沙场上建功立业的好男儿,辛辛苦苦得来的家业,首辅大人的一朝新政将除了封赏以外的恩田悉数夺了,这可不好,若是寒了军心,便是兵家大忌”
“朕明白了,韫儿大婚的事,皇后已经说过了,你能懂朕的这一番心,便是好的”
邓彦反倒愧疚了起来:“是咱这把身子骨不中用了,别耽误了人家公主殿下的喜事,用公主大婚来给咱冲喜,这于情于理都是不该,臣这辈子未曾做过对不起先帝的事,这到头了,可不能如此。”
“我这一大家子,未有成才成器之人,不堪为国所用,他日陛下切勿看在臣的份,让这些不成器的混账去军中害了我大宁的好儿郎。留条命,给口饭吃,留件衣裳穿,便足矣了”
这敕造定国府里,美人金玉,名剑瓷器,字画古籍不可计数,可终究都是过眼云烟,遇到了不肖子孙,落个罪也就悉数做了他人嫁衣。
故而在邓彦这里,并不求杨景让这些人舔着脸去战场上捡什么军功保他几十年的富贵太平,也不求封他们去做什么百姓父母官。
毕竟军权官印都难免是惹祸上身的根源,倒不如就躺在自己拼下的这份家业上,浑浑噩噩的过完这一世得纸醉金迷,守得这邓家一门的平安。
临终托付之言若可得天子一诺,他日纵是有人有心要害他邓家,有这九五之尊作保也定能逢凶化吉。
“朕答应你”
既得天子一诺,邓彦悬着的心便算是放下了七八分,此时自丹田涌上的一口浊血再难抑制,直接从口中混着浓痰一道喀出。
杨智大惊道:“大将军!宣太医,快,宣太医!”
陈和也着急向外喊着:“太医!”
可此时,邓彦却似乎用尽全身气力方才能断断续续的说出几个字:
“防,防,辽,,,,辽,,,”
即使瞪大着眼睛,也只能在杨景的眼前说出这几个字,就直接昏死过去。
杨景明白邓彦是何意,邓家女既为辽王妃,那邓家在边地的多年积累可能因为二代定国公是扶不起的家主,总难免想将山头靠向辽王府。
邓通,邓复,邓耀这三个儿子此时扑通跪在邓彦病榻旁边,一辈子靠着父亲荫蔽享尽了这天下少有的人间富贵之后。总不免忧心父亲骤然而逝,偌大的家业如何撑下去。
以杨景的年纪,是见不得这些人家悲事,吩咐了几句,就在杨智与陈和的簇拥下离开定国公府。
正巧前脚踏出府门,嚎啕哭声渐次传来,从定国公府的后宅直接传到前院。
因为皇帝都已经亲往探视,皇城里钟楼上头也早已做好准备。
长安城从皇城里,沿着一百零八坊渐次敲响丧钟,自大宁皇太后驾崩以来,时隔一年有余,帝京再一次为大宁立国的风云人物敲响。
护国公府里,大宁朝最后一位大将军曹蛮在病榻上头,为了怕老人家伤怀于心,曹家满门都瞒着曹蛮未让他知晓一直以来身子骨都传言比他要好些的定国公突发恶疾,已命在不测的事。
闻听丧钟,曹蛮大惊,如今这大宁朝能让整座长安敲响丧钟的人他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虎儿!”
曹虎儿这个幼子陪在他的房里,已离不得病榻的大将军也只能问起这个老来子。
“你大哥他们是否有事瞒了爹?你和爹说真话,也不枉爹白疼你一场,若是你也一道来瞒爹”
“爹”曹虎儿都颇有些为难,这大哥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说的。
“咳咳咳,你也想听这长安城为你爹敲一道丧钟不成?!”
“爹,邓二爷病了,这几日定国府都在备后事了”
曹蛮一听,也是急火攻心,吓得曹虎儿急着凑过去,却被曹蛮那么一把死死攥住。
“你咋走到咱的前头啊?”
曹蛮从未喊过邓彦一声二哥,却让自己儿子全都唤邓彦一声二爷,这最前头封国公的四家一直被以为是争得不死不休。
可实际上,这一同从尸山血海里闯出一个太平的几人情谊却并未如外面所预料那样不死不休。
曹豹急着跑过来说一声外头的情形,却只在曹蛮的屋外听到一声长叹:
“咱哥几个就剩咱没下去给先帝守门了,走慢点,等老子!”
丧钟敲响长安,按规矩,一百零八坊立刻就要闭市闭门,自然就乱了起来。
巡城司,九门司,纷纷出各道衙门来止乱,皇城司里羽林卫也是倾巢而出。
杨景还未走上马车,便听到哭声,也听到了丧钟。
作为天子,此时的他要为长安城和定国公定一个调子。
“传朕旨意,谢朝三日,三省六部九司,悉数守丧,着礼部定丧驾诸事,协理定国府邓通,邓复”
“诺!”
“着阳陵台,工部柳永,定国公福地尽速备好,准定国公附葬阳陵!”
“诺!”
“智儿”杨景似乎有些走不动了,忽而唤道杨智。
杨智则是急着凑过去道一声:“二臣在!”又扶住杨景。
身为九五之尊,对危险和阴谋自然有超乎寻常的敏感:
“让辽王妃和辽王世子入京奔丧,让景彦暗查彻查定国公诊脉亡前诸事”
杨智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杨智,很清楚自己父皇此意是直接将定国公的骤然薨逝想到了辽王府头上。
入京奔丧,和入京为质,到底有何差别?
“传兵部,秦王府,辽王府出关兵马悉数回关,九边兵马,不可有匹马异动”
一个传言里已经势微到要和两代天子都疏远的独孤家去争个末流的定国公府,因为邓彦的死,似乎骤然回光返照般崩发了惊人的能量。
偌大的长安为其一人而悲,九边两藩的数十万北伐兵马为其一人而匹马不敢有异动。
回宫路上,杨景又一次想到这大宁朝的立国柱石又断了一根,不禁悲从中来。
“卟!”
“陛下!陛下!”
御驾车銮前头金黄的帘子上,一片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