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救世宰相
  4. 第363章 大捷之后
设置

第363章 大捷之后(1 / 1)


西安大顺王府门前广场。

一个信差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疾驰而来,信差高高举着一个大红封套,口中大喊着:“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王府门前的护卫统领,赶快迎上去。

信差勒住缰绳滚鞍下马,喘着粗气高兴地对统领说:“六百里加急军报,田见秀将军向大顺王报喜,宁夏﹑兰州﹑西宁﹑永昌﹑庄浪等城池次第拿下。”

统领:“快去向大顺王报喜。”

统领一把扶着信差,向王府内飞快跑去。

过了一会儿,只见一队大顺王的亲兵簇拥着信差,从王府里走出来。

王府的台阶下面,几个王府亲兵已经准备好了几面大鼓、几面铜锣。

信差跨上自己的高头大马,双手高举大红封套,向前走去,口中不停地呼喊着:“西北大捷,西北大捷,宁夏﹑兰州、西宁﹑永昌﹑庄浪等地顺利拿下,二十万官兵望风投降。”

王府亲兵们紧紧跟在信差后面,等他喊声一停,立即敲锣打鼓,接着再齐声高喊:“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这一队敲锣打鼓的亲兵,顺着大街边走边喊。

很快,街道两边就有居民涌出来,看着议论着:“大顺王又打胜仗了,朱家皇帝快完了。”

西安大顺王府门前。

一伙农民军士兵,乱纷纷地涌到王府门前台阶下面,乱纷纷地吵着嚷着。

护卫统领赶快走过来,训斥这伙士兵:“吵什么?嚷什么?有话慢慢说。”

一个领头的年长大胡子士兵说:“我们要见李闯王。”

其余的士兵随声附和:“我们要见李闯王,我们要见李闯王!”

护卫统领提高了声调,呵斥道:“什么李闯王?懂不懂规矩?要叫大顺王。”

这伙士兵一愣,随即改口呼道:“我们要见大顺王,我们要见大顺王!”

护卫统领仍然板着脸说:“你们到底有什么事?大顺王也不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

这会儿士兵被震住了,大胡子士兵却不服气,冲着护卫统领嚷嚷:“看你年龄不大,脾气倒不小;当年我同大顺王起事的时候,你大概还在家里玩泥巴,有什么可神气的?快去通报一声,就说王利发等人要见大顺王。”

护卫统领不敢发横了,语调平和地说:“王大哥,你到底有什么事跟我说清楚,我好替你通报。”

王利发也语气缓和地说:“兄弟,你只要说大胡子王利发和他的弟兄们要见大顺王,大顺王保管高兴地请我们进去。”

护卫统领正不知如何是好,却见刘宗敏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队骑兵护卫,来到大门前滚鞍下马。

刘宗敏一看见王利发,便高兴地喊:“大胡子,你来干什么?”

王利发高兴地迎上去:“刘将军,我想进去见闯王,他们却拦着不让进。”

刘宗敏笑道:“这伙儿新来的娃娃,不知道你王利发救过闯王的命。来吧,你们都跟我进去。”

护卫统领见王利发等士兵,跟在刘宗敏后面鱼贯而入,也不敢阻拦了。

西安大顺王府客厅内。

李自成从后门走进客厅,一见刘宗敏领着王利发等一伙士兵乱哄哄或站或坐,先是一愣神,接着便走过去拉着王利发的手问:“大胡子,你怎么来了?”

王利发并不急着回答李自成,却向那伙士兵显摆:“我说闯王和我是好朋友,你们这些娃娃还说我吹牛。这会儿信了吧?”

士兵们参差不齐地点头称是。

李自成拉着王利发坐下,亲切地问:“找我有事儿?”

王利发回答:“有事,有大事。”

李自成笑笑:“你能有什么大事?说吧。”

王利发:“我们听说田将军领着三十万弟兄,接连打下几十座城池,又是高兴又是难过。”

刘宗敏指点着王利发说:“你这个大胡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什么叫又高兴又难过?”

王利发不理刘宗敏,继续对着李自成说:“高兴是因为咱们起义军连连胜利;难过是因为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别的弟兄立功受奖,我们只能呆在西安城白吃干饭。”

李自成开心地笑笑,问:“你们想干什么?”

王利发:“想请闯王带领我们杀进北京城,到皇帝的紫禁城里逛一逛,到皇后娘娘的象牙床上滚一滚,那才叫痛快。”

不等李自成回答,刘宗敏就走过来高兴地捅了王利发一拳:“行啊,你这个大胡子,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李自成喊了一声:“来人。”

王利发等人禁不住一愣。

两个带刀护卫,应声走进客厅。

李自成吩咐护卫:“把王利发等人带到后面去,好吃好喝,招待一番,再送他们出去。”

王利发眉开眼笑地捋着胡子说:“谢谢闯王。”

看着王利发等人走出客厅,李自成对刘宗敏说:“看来,起义军上上下下都想打开北京城。”

刘宗敏跃跃欲试:“成哥,你给我二十万兵马,两个月之内,保证给你拿下北京城。”

李自成却说:“进军北京不是小事,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

西安大顺王府正殿内。

李自成坐在正中的椅子上,罗汝才、牛金星、刘宗敏、李岩、宋献策、李侔等二十几个文武官员,分坐在两边的椅子上。

李自成:“这几天有不少文武官员,甚至一些士兵都到王府里来找我,纷纷请战,要求我立即发兵攻打北京。打不打北京,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大事。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再做决定。”

等李自成话音一落,刘宗敏马上站起来,不容置疑地说道:“没有什么可犹豫的,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从咱们离开襄阳,一路向北节节胜利。打开潼关之后,陕西全境顺利拿下。如今,西北各州县又通通拿下。这说明什么?说明朱家的兵将,都被咱们打怕了。咱们现在一路东进,顺势打下河北、山西,再打下北京,整个北方就都是成哥的了。到那个时候,咱们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躺下来呼噜呼噜睡它几天大觉,才叫一个痛快。”

李自成又好气又好笑地指点着刘宗敏说:“你哪里有点大将军的样子?三句话不离喝酒、吃肉、睡大觉。”

刘宗敏不服气:“你又不是没见过,我挥刀飞马杀敌的样子。”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牛金星接着说道:“刘将军虽然说得直白,却合时合情合理,每一句话都让人听得痛快。”

宋献策:“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顺王这一面。正所谓,此时不取北京,更待何时?古人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李自成看着罗汝才问:“罗大学士有什么高见?”

罗汝才谨慎回答:“大家的主意都不错,我想再仔细听听。”

李自成又问李岩:“李将军有什么高见?”

李岩缓缓站起来调整一下情绪,才说:“大顺军节节胜利,这是天大的好事。但如今大顺军上下,弥漫着一种轻敌、焦躁的情绪,却不能不令人担忧。大家应该看到,朱明朝廷在北方,还有几十万训练有素的大军,他们只是缺少一个高瞻远瞩、勇猛顽强的统帅。”

牛金星不以为然:“熊廷弼、袁崇焕、孙传庭似乎是这样的统帅,但他们先后死了。如今朱家朝廷,还有这样的帅才吗?”

李岩:“肯定还有,只是崇祯皇帝不善于驾驭利用。”

李自成打断了李岩的话题:“李将军别说那么多了,只说说眼前。”

李岩:“眼前朱家朝廷是百足之虫,还远不到死而不僵的地步,还要挣扎反抗一阵子。在下以为,咱们用不着跟他继续缠斗,有人来替咱们收拾他。”

刘宗敏兴趣大发:“还有这等好事,那人是谁?”

李岩:“是满清的多尔衮。据探马的消息说,多尔衮当了摄政王之后,雄心勃勃,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来,让其他亲贵大臣看看。所以天天在沈阳大校场操练兵马,时刻不忘找吴三桂报仇。”

刘宗敏问:“他跟吴三桂有什么深仇大恨?”

李岩:“往远了说是关宁铁骑,在宁远用红衣大炮打死了努尔哈赤;往近了说是吴三桂的千人骑,在宁远城下把多尔衮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多尔衮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他咽不下这口气。”

罗汝才:“常言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他们两家无论谁伤了,对咱们大顺朝都是大好事。”

李自成却问:“李将军,能确定他们两家,一定还会打下去?”

李岩:“只要咱们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就一定会打下去。因为他们已经打了许多年,还没有分出最后的输赢,谁都不甘心。”

李自成:“让他们两家打下去,咱们坐山观虎斗?”

李岩摇摇头:“那就太消极了。趁崇祯与满清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咱们集中兵力,巩固西北、中原,然后出荆襄向南发展。以大顺王的英明神武,定能很快席卷江南,用江南的财富壮大起义军,再回过头来,收拾北方残局定会事半功倍。”

罗汝才:“这是朱元璋当年行之有效的做法。”

刘宗敏:“李公子的这个主意,也不错。大顺王不妨考虑考虑。”

牛金星却说:“若是旷日持久拖下去,大顺王什么时候才能在北京紫禁城,坐上皇帝宝座?”

李岩:“大顺王为什么一定要在北京称帝呢?朱元璋不是在南京登基的吗?”

宋献策:“李代朱是天命所在,十八子主神器当然是越早越好。大顺王坐在北京紫禁城里号令天下,才是名正言顺。”

李岩有些冲动,顶撞宋献策的话便脱口而出:“献策兄,谶语、鬼神之说宣扬得过分了,会适得其反。”

李岩自己说出去这句话,立即意识到有些不妥,却也不便马上改口,便僵立在那儿。

全大殿的人,都是神情一凛。

李自成倒是神色如常,只淡淡说了一句:“打北京之事,改日再议。散朝。”

李自成说完,谁也不看,脚步有些沉重地往后堂走去。

满大殿的文武大臣,神色复杂地看着僵立在那儿的李岩。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