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后金皇宫偏殿内。
范文程大步走进来,高兴地对低头看书的皇太极说:“大汗,大好消息!”
皇太极抬起头:“什么好消息?范先生如此兴奋?”
范文程:“孙承宗、袁崇焕都辞职了!”
皇太极问:“消息可靠吗?他们刚刚打了胜仗呀!”
范文程:“绝对可靠。我的探子亲眼见所见。”
皇太极把书一扔,吩咐道:“立即召大小贝勒前来议事。”
功夫不大,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十几个贝勒进入偏殿。
皇太极大声说:“各位贝勒,咱们的劲敌孙承宗辞职,离开辽东了。这是上天赐予咱们大金的好时机。”
莽古尔泰立即说:“趁他们群龙无首之时,咱们立即攻击锦州、宁远,以报前两次兵败之仇。”
阿济格等小贝勒齐声响应:“对,报仇,报仇!”
皇太极却说:“不,我们要乘机迁都沈阳。”
大小贝勒们都面现疑惑不解之色。
范文程:“大汗,把你的想法对大家说说吧。”
皇太极:“前些天,我一直在担心孙承宗乘胜攻打辽阳、沈阳;天佑大金,辽东没有孙承宗,已经没人能挡住咱们的脚步。现在的都城辽阳,容易受到来自锦州、宁远的攻击,也离咱们的大后方比较远,不利于长远发展。”
阿敏:“把辽阳定为国都,是先大汗的主意呀!”
皇太极:“先大汗定都辽阳是英明的,因为那时孙承宗还没来辽东,咱们要积极进攻。现在情况不同,孙承宗已经把宁远、锦州建成稳固的桥头堡,时刻窥视辽阳。所以,咱们迁都沈阳,是为了以辽阳、广宁等地为坚实屏障,建设更加稳固的根据地。”
阿敏:“请大汗再慎重考虑。”
代善:“大汗的主意高明。”
范文程:“大汗的方略卓越,一时半会儿显示不出来,一两年之后,便见分晓。”
莽古尔泰等人明显地不赞成皇太极的主张,还想阻止。
皇太极口气强硬:“吾意已决,各位不要再争。定都沈阳之后,咱们先平定朝鲜、蒙古,壮大实力。”
燕京紫禁城乾清宫偏殿内。
天启手握雕刻刀,忙忙碌碌地雕琢着手中楼阁,客氏在一旁擦汗打扇伺候着。
一个太监的声音响起:“皇后驾到!”
客氏撇撇嘴,躲进东暖阁。
张皇后进来行了个常礼:“臣妾参见皇上。”
天启顾自忙碌着,口中说:“皇后不必多礼,坐下吧。”
张皇后见天启如此痴迷玩儿乐,禁不住皱皱眉。
天启也意识到自己对皇后不够礼貌,便放下手中东西,主动坐到皇后旁边,问:“皇后最近在读什么书。”
张皇后亮一下手中一卷书,答:“《史记·李斯传》。”
天启忽然来了兴趣:“吾师也给朕讲过这一篇。皇后读了有什么心得?”
张皇后:“李斯是个大大的能臣,可惜败在赵高手里。”
天启气愤地说:“岂止是李斯败在赵高手里,整个大秦帝国也毁在赵高手里!”
张皇后:“皇上圣明,对历史典故了如指掌,臧否人物至允至当。”
天启一脸得意之色。
张皇后:“臣妾问一句不恰当的话,皇上不要怪罪。”
天启此时心情很好,宽宏大度地说:“皇后不要客气,有话尽管说。”
张皇后:“皇上以为,孙阁老、袁崇焕这几年在辽东干得如何?”
天启毫不迟疑:“稳扎稳打,成绩斐然。”
张皇后:“前两个月,叛匪几乎倾巢而出,猛烈攻击锦州、宁远,结果如何?”
天启:“叛匪大败而归。”
张皇后:“可是,为什么举国欢庆辽东大胜之时,孙阁老、袁崇焕辞职了?”
天启愣一下:“朕再三挽留,他们一意孤行!”
张皇后:“臣妾以为,以孙阁老、袁崇焕的公忠体国,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他们是不会如此固执的。皇上是否考虑过,朝廷的某些举措有失公允呢?”
天启低头沉思不语。
张皇后:“皇上,前几年关外土地、人民已尽归叛匪所有,山海关也岌岌可危,若不是孙阁老主动请缨、苦心经营,真不知道现在是何状况。”
天启若有所悟:“皇后言之有理,吾师、袁崇焕劳苦功高,也许是朕的某些举措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张皇后起身施礼:“皇上若能如此宽仁大度,体恤臣工,实在是江山社稷之福,黎民百姓之福。”
天启:“皇后不必多礼。”
张皇后:“臣妾还要恳请皇上,适时与孙阁老多多商讨军国大事,苍天降下这样的大才,就应该为皇上所用。”
天启:“皇后贤德聪慧,朕当然从谏如流。”
夜,燕京魏忠贤宅密室内。
魏忠贤一把搂住客氏,客氏却奋力挣脱了。
魏忠贤嬉皮笑脸地问:“夫人今天怎么了?不想跟老奴大战三百回合?”
客氏烦躁地坐到一旁,没好气地抢白魏忠贤:“老东西,死到临头了,还光想着大战?”
魏忠贤:“夫人,这话从何说起呀?”
客氏:“张嫣今天去了乾清宫,劝皇上再次重用孙承宗。若孙承宗重新得势,还有咱们的好日子过吗?”
魏忠贤渐渐严肃起来:“咱们是得密切关注皇上、孙承宗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