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景泰大帝
  4. 第446章 皇长子失德的谣言
设置

第446章 皇长子失德的谣言(1 / 1)


之后的日子还算平静,朱祁钰一直在忙活春节的事情。

大明皇家过年很麻烦。

正月初一,大明朝廷要举行大朝会,朱祁钰要带着汪皇后和孙太后钱太后等人出来和朝臣们见个面,在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和番邦使臣的朝贺,并且大宴群臣,在早春的寒风中吃顿饭。

正月初三,是宣宗皇帝忌辰,朱祁钰要派人去景陵祭拜。

正月初六,朱祁钰要派人去太庙,祭拜司户之神。

正月初七,顺天府进春,朱祁钰再次接受百官朝拜,并赐宴。

正月初九,大祀,祭天地,朱祁钰要斋戒三日,为三天后的大礼仪做准备。

正月十二,大祀,祭天地于南郊。

正月十三,礼成,朱祁钰在奉天殿再次大宴群臣及番邦使臣。

这一切一直要折腾到上元节,也就是后世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朱祁钰才能趁着给文武百官放十天假的机会,好好休息一下。

虽然前两年都折腾过,但是朱祁钰还是有些不适应。

满身疲惫地回到后宫,朱祁钰龙袍都没有脱,直接便躺倒在了床上,闭着眼睛假寐起来。

王成小心翼翼地在旁边伺候着,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他也知道皇帝这几天特别累,毕竟仪祭太多了,而且还是集中举行,换了谁都得累得受不了,大臣们有些人还可以托病不来,但是皇帝不行啊,他是主角,他托病不出现的话,没了主角还怎么举行仪祭大礼。

朱祁钰累了不想说话,王成怕打扰到皇帝不敢说话,乾清宫中一时间很是安静。

突然,门口出现了一个小宦官,站在门口对着王成恭敬行礼,刚要说话,却被王成一个手势打断,小宦官只得安静地等在门口。

王成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带着小宦官离门口稍远些,这才低声问道:“王真,有什么事情让你不在门口守着的?”

小宦官王真再次行了一礼,道:“干爹,东厂的舒良舒公公来了,请求面见陛下。”

“舒良?”王成想了想,轻声吩咐道:“带我过去。”

王真当先带路,出了乾清门便指向左面道:“舒公公就在那里。”

王成抬头看去,果然发现舒良正站在乾清门的旁边,被寒风吹得直哆嗦呢。

舒良一直盯着乾清门的动静,见王成出来了,立刻走上前拱手道:“王公公,陛下可答应见我了?”

王成点头见礼,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舒公公今日前来,是有何要事啊?陛下这阵子一直在忙各种礼仪祭祀,今天刚刚忙完,正在宫中小憩,舒公公若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等假期之后再来求见陛下吧。”

舒良立刻回答道:“王公公,我的确是有要事需要面见陛下,还要劳驾王公公通传一声。”

王成却是没有挪动半分,而是淡淡道:“有什么事情,先和我说说吧。”

舒良为难,看向仍旧站在一旁的小宦官王真。

王真也是个机灵鬼,见舒良看着自己不说话,知道是有什么要紧事自己没资格听,于是立刻道:“王公公,舒公公,小的还有差事,就不在这里打扰二位大人了。”

说完行了一礼,便要退回乾清宫去。

他是王成的干儿子,既然王成出来了,那他就要进去伺候着,免得皇帝醒了有什么需要没人理睬。

“不必。”王成出声叫住了他,然后对着舒良道:“舒公公,王真是我的干儿子,也是我特意培养的人,现在就在陛下身边伺候着,事情涉及陛下的话,没什么好瞒着他的。”

舒良看了看王真,这才轻声说道:“王公公,如今市面上有人要谣传,皇长子失德。”

王成一愣,旋即收起轻松的表情,换上了一副严肃的面孔,低声道:“跟我来。”

说完转身就走,舒良立刻跟上,王真则是把守在乾清门,准备拦住所有人。

走到乾清宫门口,王成示意舒良稍待,进了门轻轻摇醒了朱祁钰,低声道:“陛下,东厂舒良求见,事涉皇长子。”

朱祁钰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问道:“什么长子?”

王成低声重复道:“陛下,舒良求见,说是市面上有人在传,皇长子失德。”

朱祁钰这才听清王成说的话,也是一愣,随即失笑道:“真的假的?见济孩儿这才几岁啊,他还不懂事呢,有什么德行可以失的。”

王成摇头道:“这个老奴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舒公公打听到的,此刻正在门外候着。”

“让他进来吧。”朱祁钰直起身靠在床上,身下垫着一个靠垫,却是仍旧没有起身离开床。

王成领命,转身走到门口招招手,舒良连忙躬身小步走进来,行礼道:“奴才舒良,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朱祁钰随意挥挥手,问道:“王成说你有消息要告诉朕,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人在传皇长子失德的。”

舒良立刻就有些尴尬,回答道:“此事奴才已经安排人去查了。”

“什么人都没有查出来,那你入宫干什么?”朱祁钰不悦道。

他想知道的是幕后之人是谁,对于所谓的谣言并不在意。

他儿子朱见济才几岁啊,有时候还到处撒尿呢,亦或是抓起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往嘴里塞,朱祁钰的狼毫笔都被他啃过,谈的什么德行。

舒良尴尬道:“陛下,此事市面上传扬的人有点多,想要彻底查清楚,恐怕还需要些时日。”

“不过臣想,既然皇长子还住在后宫之中,那恐怕其根源还在宫中,臣想在宫中查探一番,故而特来请旨。”

这是魏燕给他出的主意,京师人太多,闲人也多,没事就喜欢聊一些官员的八卦,例如太常寺卿蒋守约又纳了一房小妾,太医院太医徐文蔚手中有一个生儿子的秘方,皇家的事情自然也逃不出他们的议论,而且这些闲人没事就是聚在茶馆酒肆里,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就一通胡吹,想要从他们嘴里调查出谣言的源头,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调查这件事要从后宫之中开始查,皇长子今年才四岁,还住在后宫,所以他的事情只能是宫里的人传出去的,只要舒良将最近出宫的宦官查一遍,肯定能有所收获。

毕竟如今的谣言说得有模有样的,什么皇长子无故殴打宦官宫娥,浪费粮食,随意丢弃后宫珍玩,这些事情基本上都发生过,只不过传谣之人隐去了皇长子的年龄,这才让百姓对于皇长子失德这件事深信不疑。

“去宫中查吗?”朱祁钰想了想,轻声叹了口气道:“还是算了吧,大过年的,朕不想后宫不安生。”

其实这件事真没什么好查的,因为有动机去做这件事,而且还敢做这件事的人,整个大明只可能是太皇太后孙氏。

朱祁钰已经知道了,孙继宗年前曾入宫求见过孙太后,肯定是他将会昌伯府的谈话告诉了孙太后,孙太后才派人动手的,反正最近过年,出宫采买的宦官宫娥那么多,即便出去了也不会有人怀疑。

所以,让舒良入宫调查,除了弄得宫中鸡飞狗跳,后宫吵闹之外,压根不会有任何收获,即便是舒良查出是孙太后指使的又怎么样?他又不能让宣宗皇帝复活,废了孙氏的太后之位。

舒良还是有些不甘心,试探着问道:“陛下,真的不查一下吗?”

“朕说了,不查。”朱祁钰训斥道:“你们东厂就不能想想办法,让百姓不要传这个事儿不就行了,或者想办法扭转一下民间的舆论,不要什么事情都追根究底的。”

“奴才知错了,奴才遵旨......”舒良连忙道歉。

虽然他还是不明白皇帝为何不让他查,但是皇帝如今已经不耐烦了,而且还下了旨意,那他就要赶紧答应下来,遵照旨意去办。

朱祁钰不耐烦地挥挥手,道:“下去吧。”

对于这个舒良,朱祁钰也是有些无奈了。

你说他能力强吧,哪有事情都没调查清楚就来汇报的,还这么没眼力见,居然对自己提出要调查后宫,后宫是他一个宦官能查的吗?那里面哪一个贵人不是他的主子,哪有奴仆主动调查主子的道理。

但是你要说他不胜任,这话也不对,有的时候朱祁钰也不得不佩服舒良的运气,外出监督赈灾都能提前扑灭一场造反,在家坐着就能查到大都督府泄密这样的大事,舒良的这种运气,让朱祁钰实在有些舍不得换了他,毕竟有的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然飞将军李广就不会因为运气差,得了个李广难封的评价了。

舒良能有这种运气,也就是在间接证明他能胜任这个位置。

“陛下恭安,奴才告退。”舒良立刻行礼退下。

今天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得点好处,最起码也能有两句夸奖,谁能想到皇帝居然这么不耐烦自己禀报的事情,这可把舒良整郁闷了。

心中郁闷的舒良回到东厂,立刻将自己的得力亲信魏燕给叫了过来。

魏燕见到舒良的第一时间就感觉到舒公公现在心情不好,连忙问道:“公公这是怎么了?您不是入宫求见陛下了吗?难道陛下没有见您?”

舒良喝了口热茶,将热茶咽了下去,顿了一下,又将胃里驱赶出的凉气吐出来,整个人都舒服了一些,这才吐出三个字道:“见到了。”

“那公公为何还如此郁郁不乐的?”魏燕接着问道。

“唉!”舒良长叹一口气,道:“本公被陛下训斥了。”

“为何啊?陛下为何要训斥公公?难道您说错话了?”魏燕完全想不到舒良为什么会挨训,只得试探着猜测道。

舒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长叹道:“唉,谁能想到陛下对皇长子的谣言完全不在意呢?你说说,这谁能想到!”

“啥?”魏燕一愣,紧接着问道:“陛下对皇长子的谣言不在意?不可能吧!那可是陛下唯一的儿子,未来的太子,陛下为何会不在意这种事情啊!”

“我怎么知道。”舒良没好气地道:“本公今天入宫之后,就向陛下禀告了市面上的谣言,但是陛下真的就是很不耐烦。”

“回来的路上我想了一路,也没想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魏燕想了一会儿,问道:“公公,您是否可以将和陛下的对话重复一遍?我来帮公公分析一下,看看到底是哪里惹得陛下不快了。”

舒良知道魏燕在这方面比自己强,于是就将刚才入宫的经历详细说了一遍,尤其是朱祁钰的表情和语气,学的是惟妙惟肖。

等舒良说完,魏燕才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

“这次不怪公公,是小的错了。”

舒良一奇,出声问道:“你错了?你哪里错了?”

魏燕回答道:“公公,小的不该建议您请求陛下入宫调查。”

舒良皱了下眉头,问道:“这件事在市面上根本没法查,这也是咱们讨论过的,如果不在宫中查探,那还能去什么地方查?”

魏燕摇摇头,恭敬道:“公公,其实小的也是刚刚才想明白。”

“这件事怎么查都行,但就是不能去宫里查。”

“详细说说。”舒良吩咐道。

魏燕再次抱拳行礼,然后道:“公公,如今市面上针对皇长子的谣言很明显是针对太子之位去的,这一点想必公公也知道。”

舒良点点头。

魏燕继续分析道:“皇长子是陛下目前唯一的儿子,咱们都猜测,这两年陛下肯定会将皇长子扶上太子的位置,如今的太子是陛下的侄子,早晚要被换掉的,但问题是,大明是有人不希望陛下行换太子之事的。”

“皇长子乃是如今陛下最名正言顺的继位之人,当今太子并不是最合适的,陛下换太子也属理所应当,谁敢和陛下对着干,阻止陛下换太子啊?”舒良出声问道。

魏燕无奈一笑,道:“公公忘记了,太子可是太皇太后的亲孙子啊!”

舒良被魏燕一提醒,立刻恍然大悟道:“你是说,向宫外传播谣言的人是太皇太后?”

魏燕点点头,道:“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市面上会出现皇长子的谣言了。”

“一来,有了这个皇长子失德的谣言,陛下即便想换太子,也没有那么容易了,太皇太后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借口拖下去等待变化。”

“二来,太皇太后深居后宫,身边又有足够的人手,打探皇长子的事情是再方便不过的了,只要皇长子犯下什么错误,太皇太后立刻就能知道。”

“前阵子会昌伯长子不是入宫了吗?结果没几天就传出了皇长子的谣言,所以这件事情肯定和会昌伯长子入宫有关,他那次入宫就是来商议此事的。”

“这个会昌伯府,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连陛下的长子都敢诬蔑,明目张胆地插手太子之位,实在是活得有些不耐烦了。”舒良气鼓鼓地道。

魏燕却是继续道:“公公,以小的对会昌伯府的了解,他们还想不出来如此计策。”

“那你是什么意思?”舒良也是点头,问道。

魏燕再次提醒道:“公公,前些日子,胡濙胡大人的管家不是去了趟会昌伯府吗?估计他就是去传话的。”

舒良微微点头:“这倒是,不然他一个管家,凭什么登门拜访会昌伯世子。”

“所以。”魏燕最后总结道:“污蔑皇长子这件事,应该是内阁次辅胡濙谋划,太皇太后掌总,仁寿宫和会昌伯府执行,仁寿宫在后宫收集消息,会昌伯府再散播出去,反正会昌伯最近病重,太皇太后没少派人过去探视,正好传递消息。”

“倒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舒良点点头,旋即却是摇头问道:“那和陛下不让我查后宫有什么关系?”

魏燕恭敬答道:“公公为国之心,小的钦佩,不过这次您有些较真了。”

“涉事的这几方,内阁次辅胡濙马上就要致仕归乡了,再加上他是老臣的缘故,陛下不可能对他下手。”

“仁寿宫是太皇太后的地盘,掌总之人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可是天下身份最尊贵的几个人之一,就连皇帝拿她也没有什么办法,即便您查到了太皇太后的所作所为又能如何?您也没法把太皇太后废掉啊!”

“至于会昌伯府,也是一个道理,那是太皇太后的娘家,曾经大明的国舅,而且会昌伯病重,您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进去抓人,万一会昌伯有个三长两短的,咱们的罪过可就大了。”

是啊!

涉事的这三方,那一方都不是他舒良可以轻易得罪的,就连皇帝想要对付他们的时候还要布局。

胡濙是六朝老臣,在朝五十多年,担任礼部尚书二十多年,门生故吏遍及朝堂,不是他舒良一个宦官可以对付的,而且胡濙马上就要告老还乡了,估计皇帝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惹出什么事情来,赶紧把他送回江苏武进的老家才是。

太皇太后也是一样,如今的大明没有人有资格降罪于她,皇帝都不行,所以即便他舒良查出来什么,也拿太皇太后没办法,皇帝也是大过年的不想和她吵架,所以才不允许舒良在宫中查案的。

至于会昌伯府,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那你说,本公该怎么办?”舒良叹了口气问道。

心累,心好累,为什么自己遇上的案子都是没办法查的,即便知道了谁是主谋,也不能交皇帝法办,东厂这活真的是没法干了。

魏燕宽慰道:“公公切莫丧气,陛下不是吩咐了么,只要让百姓们不再议论这件事,或者改变民间的舆论不就好了?陛下英明神武,他吩咐的必然是最好的办法。”

舒良精神一震,连忙问道:“魏燕,你说说,怎么让百姓不再议论此事?怎么改变民间的舆论?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了?”

舒良的一连串问题却没有问懵魏燕,只见魏燕点点头,略带自豪地道:“公公,百姓说什么,这个属实不好管,即便咱们抓几个人杀鸡儆猴,也是没什么用处的,只会将百姓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这件事情上来,而且他们还会将议论放到暗地里,咱们想查也没法查。”

“但是,想要改变民间的舆论却没有这么难了。”

“你有什么办法,快快说来。”舒良问道,眼中闪着希望之光。

魏燕笑道:“谣言这东西,向来长不了,只要有一个更大的消息传出来,那百姓自然而然就不会继续讨论皇长子失德这件事了。”

“小的以为,只要咱们放出一个更吸引百姓注意力的消息就好了,到时候百姓的注意力全都放到那件事情上,皇长子失德的谣言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

“比这件事更吸引百姓注意力的事情?”舒良想了一会儿也没有想出来,最近到底有什么事情比皇长子失德这件事更劲爆的,索性不去想了,对着魏燕问道:“那你说说,最近有什么事情可以把百姓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魏燕恭敬地对着半空抱抱拳,然后道:“最近市面上的确没有什么消息可以更吸引百姓的注意力,但是小的认为,咱们可以制造一个神迹出来,那样百姓自然就会更关注神迹了。”

“神迹?什么神迹?”

魏燕刚想回答,却见舒良摆摆手,道:“魏燕,你不必说了,反正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只要你能够尽快将事情办成就行,本公也好尽快给陛下一个交代。”

“公公放心,三日之内,必有结果。”魏燕躬身行礼。

于是,两天之后,一个京郊农户在山上发现一块大石头,四四方方的,却看不见任何雕琢的痕迹,上书五个大字,圣天子在世。

农户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大兴县衙,大兴县令大喜,赏了农户五两银子,然后敲锣打鼓地将大石头运进了京师,京师百姓纷纷围观,再也没有人关注皇长子失德的谣言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