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
婺源茗眉茶因其条索纤细如仕女之秀眉而得名,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眉茶中的品种主要有特珍、珍眉、凤眉、雨茶、贡熙、秀眉和茶片等。婺眉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大小一致,嫩度一致。其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外形虽花色各异,但内质为清汤绿叶,香味鲜醇,浓而不苦,回味甘甜。滋味鲜爽甘醇为其特点。眉茶为长炒青绿茶精制产品的统称。
资料记载: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有歙州(当时婺源属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唐大中十年,朝廷膳夫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燕、并间,人皆尚之,”。南唐都置制使刘津撰《婺源诸县都不得置制新城记》中,称“婺源茶货实多”。
宋朝,婺源产制的茶叶已出类拔萃。《宋史食货》中对茶叶有“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的记载。明朝,婺源茶叶受到朝廷赞赏,被列为贡品。至清乾隆年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并开始精制外销,获得了国际茶界的赞誉。美国威廉·乌克斯在所著《茶叶全书》中,称赞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
清代中叶,是婺源绿茶外销盛期,茶叶产量较高。据民国史料记载:“在昔茶叶繁荣时期,每年产茶约五万担。”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因“洋茶生产日多,华茶不能直接运销,而由洋商购去掺以洋茶,以伪乱真,使华茶声誉不振”,婺源绿茶生产由此而逐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年产茶叶5万担,跨入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行列。
干茶鉴别
观干茶“婺源茗眉”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观形
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望色
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
闻香
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工夫欠缺。
嚼味
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婺源茗眉茶特征
泡茶品鉴
婺源茗眉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1备具
玻璃杯1个,婺源茗眉茶6克。
2冲泡
放入茶叶后,冲入80℃左右的水至玻璃杯七分满即可。
3品茶
1分钟后即可品饮。入口后鲜爽回甘,回味悠长。
贮藏
日常生活中婺源茗眉茶,一定要保存在密封、干燥、低温的环境中,才不会使之变质。
密封
可用干燥箱贮存或用陶罐存放茶叶。罐内底部放置双层棉纸,罐口放置二层棉布而后压上盖子。
干燥
可用有双层盖子的罐子贮存,以纸罐较好,其他锡罐、马口铁罐等都可以,罐内仍是须先摆一层棉纸或牛皮纸,再盖紧盖子(棉纸或牛皮纸都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低温
最好能预备一台专门贮存绿茶叶的小型冰箱,设定温度在-5℃以下,将拆封的封口紧闭好,将其放入冰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