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到处收破烂,新军稍微强一点点,收卖相好一点的破烂。
大都督提议道:“还有战舰,战舰也要。”
李乌拉白了他一眼:“等着,我去岛国码头给你拉过来,回头你自个修一修。”
战舰么,岛国几大军港多的是,尤其是吴海军兵工厂。完工的,没完工的,被炸沉搁浅的,都是上好的军舰,修一修能用二十年。还有一个小仓,岛国最大的陆军武器生产中心。
这次一定要走到哪里,拆到哪里。大阪就不下手了,搞搞金银即可。
战争结束了,大批的战争物资处理就是头疼问题,尤其是英美苏三国。
英国人的反应速度是最快的。原本价值35美元的英七七,一律三折,实在不行一折也可以出售,冤大头就是国军买单。
他们手里缴获日军大批的资产,现金,黄金等等,先是退掉了美式武器和飞机,然后转头就买了便宜货。
很多人以为国军的武器除了国产武器和日式武器以外,是美械最多。其实在1946年初,英式武器的比例比起美式武器还多,反而美式武器特别少。
一个很抽风的画面。
一个步兵班行军,肩扛七九步枪,莫辛纳干步枪,班长和副班长带斯登冲锋枪,机枪手带布轮机枪或者捷克式,头戴美M1式头盔。
重炮全被拉走了,给了18门75毫米的山炮营,号称美式榴弹炮营。在配置10辆M3坦克和14辆日式97中型坦克,组合的坦克营。
号称天下第一军,美械师王牌,就是这样的。原本驻印军的武器,能退回去的,都退回去了。
战斗力就可以打个问号了,和一年前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在水平,还吃不饱饭。
国府把105榴弹炮、150榴弹炮单独编制成重炮旅,在全国游走支援。
国军的飞机不是美国的现役飞机,而都是二线飞机,英式飞机,木质的蚊式飞机也是大批的进货。进价当是1943年的价格,而实际交易是收破烂的价格。一来二去,中间的差价都进了私人腰包。
至于新一军的重武器最终去了哪里呢,这事要问迷龙大爷了。他小金库则多,在中缅边境修建了许许多多的的大仓库,屯放着大量的重武器。
还有新军的六个步兵旅全部更新为重炮旅,也可能是坦克旅,反正怎么说都行。
驻印军的装备是走租借法案的,也就是没用坏,可以退货的。一战时期的春田步枪看不上,至于中型坦克的价格还一阵暴跌,下降到了一千美元。最后干脆计算废铁价。
迷龙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成批的步枪就是添头。
英国人更加过分,不仅仅卖英式坦克,后来还卖德式坦克。严重怀疑英国人是不是把欧洲的德国坦克不管好的坏的全拉来了。
苏联其实也想参合一脚,无奈路途遥远,没有运输船。陆地输送,运费是天价,T34坦克只能无缘了。
德棍梦,每个男孩都会有的。李乌拉后来从岛国回来疯狂捶胸:都怪自己多嘴,让他们误会了。
新军的装甲部队多,国防军和独立军的压力也大,咬牙买。于是在1946年以后坦克又涨价了,法国西海岸的坦克也没必要丢了,调头前往缅甸海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
再后来,印度也加入了这个,美国海陆军狂喜,得亏当初没有全部丢了,直接拉着大船送到中亚地区。同时煽风点火,鼓动对方脱离殖民地。
泰国也同步跟进,再后来英军停止售卖自个的武器,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搞了半天,被美国人偷袭了。没错,就是这样。
1945年秋和1948年的美国军火物资绝对是两个价钱。前者是苦于无奈,没地方安放,白菜价格,后者是已经有保养,或者新生产的装备。
美国人看不见真金白银,自然不会提供廉价的美式武器。废铁价,想都别想了。这绝对不是美国人坑人。
二战刚刚结束后的价格绝对美丽。
军舰20美元平均一吨,后来1947年美国核武研究机构是含泪从海军收集了一批废铁军舰,平均一吨还不到10美元(据说是5美元每吨不包括运输费)。至于欧洲400美元的谢尔曼坦克更加不稀奇了。
民众都可以低价购买谢尔曼坦克,拆掉炮塔,改成拖拉机种地。就是油耗有点离谱,毕竟是军用的。菲律宾的日式步枪,更加是成堆的送往粤南的港口,论斤买,可是没人要。
借用战争之王的话讲:“这里的武器虽然是二手的,但是非常好用,武器论斤卖。”给油料和跑腿钱就买。
就这样的情况,国府的大聪明,转头买了跟便宜的英国货。后来想买美式武器的时候,没钱了。
那美国人怎么可能白送呢,要不你自个去大海里头打捞,或者去某某仓库搬运,自己运输,多少给点小费也成。但是那时候的国府连这一笔也拿不出来了,钱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