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史(共3册)
  4. 序篇:和袁世凯的眉来眼去
设置

序篇:和袁世凯的眉来眼去(1 / 1)


在北洋系中,有两个边缘人物一直最让袁世凯忌惮,一个是驻守在徐州的张勋,一个就是屯兵在奉天的张作霖。袁世凯善于识人驭人,颇得曾国藩、李鸿章的真传,但他的识人驭人,主要在他所熟悉的领域里,到张勋和张作霖的身上,这种功夫能发挥几成就不得而知了。张勋号称“辫帅”,在民初是一个拖着辫子的保皇派怪物;张作霖则是胡子出身,做事不循常理,往往出人意表。为了对付这两个人,袁世凯可以说是用尽了招数,对这两个人是既利用又限制,和张勋不同的是,张作霖性子更野,那些对付北洋将领的招数,在他身上几乎都起不到什么效用。

东北的革命糊里糊涂地就夭折了,张作霖一跃成为镇压革命的有功之臣,忠于清室的赵尔巽专门为张作霖向上级请了赏赐。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已经出山,和南方政府的和平谈判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东北的革命活动被迅速扑灭,既为老袁稳固了后方,也给老袁增加了麻烦。一俟南北和谈成功,老袁就要从清廷的顾命大臣摇身一变成为民国的总统,而东北的大后方此时却在叫嚣着“保护清廷、镇压革命”,如果真的自背后捅老袁一刀,他还真是有点儿吃不消。更为关键的是,张作霖并不是北洋嫡系出身,对这个东北新近崛起的实力派,袁世凯着实无法拿捏。

当时驻扎在各地的军阀,几乎都和袁世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多是前北洋军和新军演变而来的,只有三个人是巡防营出身:张勋、陆荣廷和张作霖。所谓的巡防营,组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旧有的部队为基础,另招募民丁组成的,另一种是招抚地方上的民间武装改编而成,主要职责都是保护地方。前面已经提到过,巡防营并不是正规武装,但却是使用新式武器、经过新式训练的军队。

不过,虽然在装备和训练上与新军一样,但组成的人员到底比较复杂,良莠不齐,带兵的也多是旧式的武官或是候补道。这些人对于新式军事知识一无所知,所以训练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自巡防营走出来的地方军阀并不多。张勋、陆荣廷和张作霖无疑是巡防营军官中的精英,但是和陆荣廷、张作霖的绿林出身不同,张勋加入的是由旧绿营改编的巡防营,之后追随广西提督苏元春,甲午战争后投靠袁世凯,算是北洋系的支系。

陆荣廷和张作霖一样,也是绿林出身。陆荣廷幼年时到处流浪,后来在龙州水口得到撑渡工谭泰源的帮助做起撑渡,并娶了谭泰源的女儿。靠撑渡的收入进账,陆荣廷在水口纠集20余青年到中越边界活动,经常抢劫法国人的枪支和财物,后来又成为三点会的首领贩起私盐,被人们称为“义盗”。中法战争时,陆荣廷率众投靠唐景崧的景字军,停战后被裁撤为“游勇”,重新回到中越边界去抢劫和打击法军,后又被边防督办苏元春招抚。

因此,在巡防营出身的三个地方军阀里,张勋与袁世凯关系较近,而陆荣廷与张作霖和袁世凯的关系就很远了,虽然后来张作霖也被算作民初北洋系的三大军阀之一,但以出身来说,张作霖只能算是半路出家加入北洋系,而陆荣廷却始终和北洋系保持距离。袁世凯对于南陆和北张,最开始是不怎么看重的,虽然加以安抚,并不重视,打起仗来也只是拿他们当炮灰,永远是冲锋在前。

按理来说,巡防营的战斗力应是比较差的,但陆荣廷和张作霖都是土匪出身,手底下也尽是一些亡命之徒,打起仗来别的且不说,敢拼命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因为经常打仗,陆荣廷和张作霖的部队实战经验丰富,而且都骁勇善战,比起当时驻扎在当地的新军,在战斗力方面甚至还更强一些。所以不管是在西南还是在东北,陆荣廷和张作霖都不怕北洋军和新军,尤其是张作霖的部队,都是惯于奔袭作战的土匪,马术精良,枪法也好,单兵作战能力不用多说,打仗的时候心也齐,既能打正式战斗,也能打囫囵仗。

如果当时蓝天蔚真的能调得动第二混成协,跟张作霖的部队打起来,鹿死谁手还真的不好说。而号称“士官三杰”的张绍曾、吴禄贞和蓝天蔚,虽然制造了“滦州兵谏”,但都没有举事成功,最后三个人都未得善终,不能不让人唏嘘。而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则是抓住了这个契机,拥兵奉天,逐渐成长为称霸一方的地方军阀。

在掌握奉天、驱逐蓝天蔚之后,以张作霖为代表的绿林系东北军人成功崛起。这个时段的张作霖,还没有真正把握奉天局势,他所依赖的乃是他身边的结拜兄弟们,张作霖只是以他们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其实具体决定兄弟几个还是要商量着来。绿林系东北军人可以说是奉系军阀的雏形,张作霖率部进入奉天城,标志着绿林系军阀的形成,也标志着奉系军阀逐渐走上历史舞台。

在掌握奉天之后,张作霖抓住时机接连发表通电,要南下勤王、镇压革命,使得袁世凯知道,在东北有一个叫张作霖的人不可小觑。但张作霖的这一番突出表现,也让袁世凯产生了如芒在背的感觉,好在张作霖做土匪时磨炼出的世故和圆滑帮助了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论审时度势老张却不遑多让。

在张榕被枪杀之后,张作霖就带人去查抄了张榕的家,随后又查抄了张榕哥哥的家。为怕翌日消息传出引发革命党人暴动,张作霖又派人杀害了张榕的助手,同为革命党人的宝琨和田又横。随后几日,张作霖派人四处搜捕革命党人,先后抓捕并处决了一百余人,整个奉天都笼罩在惊恐不安的血腥气氛里。在“清剿”了大量革命党人以后,张作霖专门写了一个呈文交给赵尔巽,赵尔巽则批示“该统领不动声色,连毙三凶,实足以快人心,而彰显戮”,对张作霖大为褒奖。

自截获消息率兵进入奉天,到辛亥革命前后接连镇压革命党人起义,张作霖帮助赵尔巽渡过了一波接一波的政治危机,并且稳定了东北的局势。当时南方革命形势如山火燎原,张作霖弹压东北革命党人起义的事迹随即得到清廷的大力褒奖,经赵尔巽的保奏,任命张作霖为关外练兵大臣,赏赐顶戴花翎,以总兵记名,并将其所部改编为清军第二十四镇,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师的建制,而张作霖也升到了师长的级别,并兼任奉天巡防营总办,马龙潭、冯德麟和吴俊升等人尽归张作霖节制。自此,张作霖算是真正掌握了奉天的军事大权。

1912年清帝逊位,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即开始对军队进行改编。军队改编对张作霖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原本的奉天巡防营只是地方治安部队,是由东三省筹资来共同维持的,主要的职责是辅助陆军协防和协同地方巡警捕盗,属于地方上的非正规部队。而陆军则是国家的正规武装,主要负责国防要务以及地方剿匪,由中央拨款提供装备和供给,完全归国家调遣。

因此,在张作霖所部被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七师以后,一下子从原本只有马步兵的旧式军队改编为多兵种合成的新式陆军,也从一支仰赖地方供养的民兵武装晋升为由国家供给的正规部队。在改编以后,张作霖所部包括5个兵种,其中步兵2个旅,骑兵1个团,炮兵1个团,工兵1个营,辎重兵1个营。相比之前,张作霖的军队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装备焕然一新,赫然成为东三省最强横的武装力量。

张作霖这样一来算是高升了,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嫡系将领自然也跟着得到升迁。尤其是跟在张作霖左右的几位拜把子兄弟,汤玉麟被提升为第五十三旅旅长,孙烈臣则被任命为第五十四旅旅长,张景惠被任命为骑兵第二十七团团长,张作相被任命为炮兵团团长,其他的团长、营长、连长也都是张作霖的亲信。第二十七师的所有关系,几乎都是用亲戚、乡党、盟友、帮派联系到一起的,以帮派利益和兄弟义气作为纽带,结成了一个牢固的群体,名义虽为国家的军队,其实是张作霖的个人武装。此时不仅是总统,即便是东三省的当权者,也不如张作霖对这支部队的影响力大,奉系军阀的雏形已经逐渐形成。

彼时在东三省,除了张作霖的部队,还有三支部队:一是冯德麟的陆军第二十八师,由原来的奉天巡防营左路改编而成,编制是2个旅,冯德麟担任师长,张海鹏、汲金纯则分任旅长,驻扎在北镇;二是吴俊升的陆军骑兵第二旅,是由原来的奉天巡防营后路抽调一部分改编成的,吴俊升还兼任巡防营统领和洮南镇守使,该部主要负责西北的地方治安,驻扎在洮南;三则是奉天巡防营右路,由东边道镇守使马龙潭统辖,驻扎在原地凤城。不管是驻扎的地区,还是装备、兵力和兵种,这三股势力已经完全不能和张作霖的部队相提并论,张作霖已经发展为东北最有话语权的地方军阀。

到了这个地步,张作霖已经不必绞尽脑汁地去亲近袁世凯了,而是袁世凯主动来拉拢张作霖。在成为奉天最强的实力派之后,张作霖即发出通电表示忠于袁世凯。袁世凯遂派出密使到奉天会晤张作霖,极力拉拢,以期控制东北局势。南北和谈之后,袁世凯又密电张作霖,表示宣统皇帝退位在即,一俟清帝退位,便“任卿为东三省防务督办”。对袁世凯的态度,张作霖自然心领神会,随即放弃了保皇论调,成为共和制的积极拥护者,并“两次致电袁世凯表示赞成共和”。

在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以后,张作霖更是不遗余力地致电拥护袁世凯,“国体既定,临时共和政府已成立,窃维推选袁世凯为大总统,实属至当”。当时革命党人希望袁世凯南下,而袁世凯则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巢北京,于是各地北洋军阀纷纷发出通电表示挽留袁氏,不甘于人后的张作霖也连连通电挽留袁世凯。这一阶段的张作霖,是完全摆出了一副亲近袁世凯的架势,几乎是忙不迭地拍着老袁的马屁。

张作霖对袁世凯如此顺从和恭敬,袁世凯则对这位奉天的新晋当家人颇多赞誉,这令奉天都督赵尔巽心里自然不大痛快。虽然接受了民国政府的任命,但赵尔巽并不喜欢民国,他心里依然在想着支持清室复辟。袁世凯一心想把握民国大权,赵尔巽则力主维护清室,袁世凯自然更喜欢跟在他身后的张作霖。张作霖的势力在奉天逐渐一家独大,赵尔巽也间接帮了不少忙,有了枪杆子和袁世凯的支持,张作霖自然不把赵尔巽放在眼里了,赵尔巽也不想再做民国的官。

赵尔巽离开东北以后,就跑到青岛去倒腾房产了,后来又做了一件彪炳千古的事情,那就是组织人力为清朝编史,正是在这位逊清遗老的主持下,编纂出了极具争议的《清史稿》。面对赵尔巽留下的奉天都督的位子,袁世凯做了一番仔细的思量。张作霖虽然一意逢迎袁世凯,但他到底不是北洋系出身,袁世凯对北洋系将领当时已经难以信任,更何况是张作霖?但张作霖已经手握实权,屯兵奉天,随便派个人到东北,不仅不能节制张作霖,反而可能导致关系僵化,思来想去,袁世凯最终选择了老政客张锡銮去东北任职。

张锡銮是监生出身,曾在奉天巡防营务处担任总办,正是在他任职期间,被招抚的张作霖担任着前路巡防营统领,算是张锡銮的老部下。袁世凯觉得,张作霖纵然再骄纵,老上司张锡銮走马上任,他多少也要给点儿面子的。再者,张锡銮不是北洋系,不会遭到东北诸将的反感,而张锡銮与袁世凯却是把兄弟,非常可靠,派张锡銮去东北,既能够节制张作霖,又能够让人放心,可以说是两全其美。袁世凯于是任命张锡銮为东三省西边宣抚使,兼奉天都督、吉林提督。

张锡銮少年时酷爱骑马,人送绰号“快马张”,以强悍著称,骑射的功夫更是四海扬名,时人均赞其文武双全、学识兼备,在书画上面都有甚高造诣,是才子武官,曾与王修植、孙宝琦、潘克俊和袁世凯结拜为兄弟。但是,此时的张锡銮已经71岁,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早不复当年之勇,哪里还有力气应付锐气逼人的张作霖?张锡銮北上抵达奉天,张作霖恭敬出迎,但时移世易,张锡銮已经感觉到张作霖的咄咄逼人,在张作霖的声势下,张锡銮明显力不从心。

对袁世凯委任张锡銮来奉天一事,张作霖自然心知肚明,他这个时候羽翼未丰,何况又是面对权倾四方的袁世凯,所以他并没有显露出丝毫不满。袁世凯对待张作霖的手法,是既利用而又压制,张作霖这一边,也以同样的态度面对袁世凯:袁世凯利用张作霖的时候,张作霖便不遗余力地为老袁去出力;但是到袁世凯压制张作霖的时候,张作霖便以自己的手段进行反抗。其时,南方的革命党人发动战事,袁世凯集中精力对付南方的革命力量,也无心过多干涉东北事务。

而此时的张作霖,则大力借助几个结义兄弟的力量,逐渐掌握了东北的局势。冯德麟的第二十八师驻扎在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而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则驻扎在奉天周边,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则都在张作霖军中担任要职,内外兼顾,整个奉天都在张作霖及其结拜兄弟的控制之下,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在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深感北洋系内部矛盾重重,也出于窥探各省军阀对帝制复辟的态度,乃拟于1915年在北京召开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会议,拟召集全国各省将军抵京,讨论划分军区和废省改道的问题。但当时袁世凯的幕僚都奉劝袁世凯不要仓促召开军事会议,各省将军各怀心事,已经不利于统一讨论,袁世凯深以为然,于是改以轮流电召各省将军入京述职,以此分别窥探各省将军的心思。

自当年的4月7日起,山东将军靳云鹏、江西将军李纯、山西将军阎锡山、奉天将军张锡銮、湖北将军段芝贵等分别抵京,除了这些地方军阀,驻防湖北的第二师师长王占元、驻防奉天的第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也特别被袁世凯破格点名入京。王占元和张作霖的地位不能和各省将军相比,但二人都是真正的实力派,所以才得以被袁世凯召见。对于张作霖来说,这却是他初次进入北京,他自然不曾想到,许多年后,自己也会当几天紫禁城的主人。而袁世凯特地点名让张作霖入京,也让张锡銮更加明白自己的地位,使得张锡銮对东北的政务更觉得了无兴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