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招手的自由女神
太平洋铁路
在犹他州普罗蒙特里的一段铁路上,有一根很特别的枕木,这根枕木是用磨光的加州桂木做的,上边的一块银牌上写着:“1869年5月10日太平洋公司竣工时的最后一根枕木。”
在今天的美国,乘坐火车横穿东西部是件很惬意的事情,进入西部后,你可以中途下车,欣赏西部的壮美风光,遥想当年印第安人在此狩猎野牛的豪迈场面。只要7天的时间,就可以横穿北美大陆,但在19世纪中叶,从纽约到旧金山,乘船最短也要6个月。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进入高潮,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使成千上万的移民从美国各地涌向西部。这时候,落后的交通明显拖住了西部开发的后腿,人员来往、物资运送都十分不便。美国联邦政府决定,修建一条东起内布拉斯加、西至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太平洋铁路。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两家共同承建这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起点站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起点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两家公司东西相向铺筑铁路。
为了能使铁路早日开通,美国政府规定:无论是哪一家公司,凡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仅此一项,参与修建的太平洋铁路公司就可以获得超过52亿公亩的土地,比整个得克萨斯州的面积还要大;同时还能获准发行面值100美元的股票。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而政府并未规定铁路东西两段的会合地点。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西段铁路于1863年1月8日在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破土动工,两年后,东段铁路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开工。双方开始竞赛,看谁修得快。可是两家公司在施工进度上相差甚远:东段工程由于地形平坦,进展顺利;而西段工程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开工一年铺轨竟不足50英里,不少白人工人应聘后因为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纷纷甩手不干。开工没多久,几百名工人偷偷溜走,加入到淘金的行列中,缓慢的进度使得工程承包商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铁路的建设速度取决于能否找到能吃苦耐劳的筑路大军,这时,有人建议招用中国劳工。但工地的一些负责人认为中国劳工身体单薄、个子矮小,承受不了艰巨繁重的体力活。但无计可施的承包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加利福尼亚州雇用了首批50名中国劳工。结果发现,这些中国劳工虽然个个看上去矮小单薄,但干起活来却能吃苦耐劳。而且,他们循规守纪,完全不像白人那样爱酗酒闹事。而且,付给中国劳工的劳动报酬要比付给白人的少得多。
尝到甜头的铁路承包商决定大规模招募中国劳工,他们甚至专门派人到中国广东省雇佣劳工。尽管美国人开出的报酬低廉、条件苛刻,但是在清末民不聊生的情形下,出洋谋生对穷苦农民来说仍不失为一条出路。于是,一批批中国劳工开始登上漂洋过海的轮船,但是那段旅程却是名副其实的“地狱之旅”。劳工们要在海上颠簸3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日则并肩叠膝而坐,夜则交股架足而眠”。拥挤恶劣的船上环境使劳工们的死亡率高达1/3。
从1866年开始,中国劳工开始成为修建西段铁路的主力军,人数最多时,有超过6000名的中国劳工在修建铁路的第一线上工作。在此之后的3年时间内,太平洋铁路西段八成的工作,尤其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内华达山脉的铁路铺设任务都是由中国劳工完成的。由于条件艰苦及施工难度大,在修建西段铁路时,许多中国劳工埋骨他乡,使太平洋铁路有“每一公里的路轨下埋葬着一个华工”之说。
人们称中国劳工为“沉默的道钉”,为了永远缅怀这些“沉默的道钉”,美国一些城市和社团组织在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为他们立碑纪念,碑文写道:“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以此来表彰中国劳工对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奉献。
1869年5月10日,太平洋铁路完工,图为在桥上行驶的火车。
太平洋铁路东段的修建,主要由爱尔兰移民及美国内战复员的老兵承担,整个修建过程也异常艰难。爱尔兰移民以出色的工作能力、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与中国劳工一样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东段铁路的修建立下了汗马功劳。1869年5月10日,东西两路修建大军终于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瑞会合。随着一把银锤将一枚黄金铸造的大钉砸进一块特别的枕木,这条横贯东西、长达3000多千米的铁路将太平洋与大西洋连接在一起,将美国的东部与西部也联结在了一起。
美国的西进拓荒运动从此以铁路的方式加速推进。过去横穿大陆要历尽千辛万苦,费时数月,甚至要冒生命危险,现在只需买一张车票,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从东部到达西部。创业者们沿四轮马车的轨道勇敢向西部进发的星星之火,此时变成乘火车西进的汹涌之潮。现在可以大肆开辟牧场和农庄了,因为产品可以由铁路运往东部的城市和市场。
太平洋铁路在美国人心目中被看成是神奇的铁路,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体,逐步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条铁路成就了现代美国。
迟来的公正
1869年8月10日,身在英国伦敦的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提到,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和“输入中国的苦力”是分不开的。数万华工用古老的工具,提前7年完成了如此伟大的工程,他们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然而,这些浑身疲惫的华工们万万想不到,铁路竣工了,他们的噩梦却开始了。
太平洋铁路的通车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强劲的推动力,却没给建设者华工带来相应的利益,相反却点燃了当地排华暴行的烈火,这颇具讽刺意味。
华人移居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甚至更早,远早于来自东欧和南欧的移民。19世纪50?80年代,伴随美国西部淘金和开发热潮的兴起,大约有30万的华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这批华人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劳工,在美主要从事矿产开采、铁路修建、伐木垦荒等体力工作,为美国西部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华人的辛劳与付出并未能换来理应享有的正当权益,相反却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饱受歧视和迫害的排华浪潮。
图为漫画家弗兰克·贝尔德在1885年创作的漫画《哥伦比亚不欢迎客人》。画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翻过美国的高墙,遭到守门人哥伦比亚和她“法律”“秩序”这两条狗的阻拦。这反映了美国本土民众对外来移民极大的反感情绪。
铁路建成后,工地上的华工全部被解雇。为找条生路,他们和东部地区新涌入的劳动力一起进入西部就业市场,造成了就业市场的高度饱和。由于华工能吃苦,适应能力出众,不难找到工作。相反,人数众多的白人劳工则常常挑三拣四,不是不屑干,就是嫌工资低,因此就业率相对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的白人劳工迁怒于华工,认为是华工以低廉的工资需求抢去了他们的饭碗。于是,对华人的排斥、攻击、侮辱等事件此起彼伏,排华居然形成一股颇有影响的思潮和势力。
图为美国的蒸汽洗衣机将拿着钱袋和工具的中国人逐出了圣弗朗西斯科的漫画。
最初的排华行动源自加利福尼亚的金矿区,白人淘金者因经济利益和种族歧视,针对华人矿工实施的暴力事件便偶有发生。19世纪50年代末,黄金产量不断下降,一些华人离开矿区迁入城市,并进入各行业,排华情绪也随之扩展到城市。受民间排华情绪影响,美国西部一些州政府和地方当局陆续制定了一些歧视华人的法律和规定,尽管华人提供了廉价的服务,但却没有使用诸如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权力。那个时候中国人是不可以购买土地的,他们不被社会团体接受,他们不能成为美国公民,不允许入籍,也没有投票权。
祸不单行,1873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恰好此时华人移民也达到了19世纪的最高潮,华人同白人之间的就业矛盾更加尖锐。部分白人喊出了“不给华人一个工作机会”的口号,恶性排华事件日益频繁。
1877年旧金山市经济陷入困境,失业和申请救济的人数急剧增加,民众不满情绪高涨。暴力排华事件频繁发生。7月23日发生在该市的一场工人集会,在反华分子的煽动下,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排华暴乱,华人不幸沦为经济和社会矛盾激化的牺牲品。1880年10月31日,丹佛市的白人暴徒围攻当地华人,焚掠唐人街,造成1人死亡、数人受伤,华人财产损失达数万美元。虽经中国驻美公使全力周旋,但美国政府拒绝惩办凶手,赔偿损失。
政客们为迎合“民意”获取选票,也公然将排华列入自己的竞选纲领之中。在种族主义者发动的强大社会舆论攻势下,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禁止自由移民的法案,规定10年内暂不接受华工移民,并且对非美国出生的所有华人后裔的国籍不予承认,中国人变成美国排斥的唯一对象。
排华法案也影响到了已经在美国定居的华人。任何华人离开美国后想要再次进入美国必须要获得许可。大多数华人家庭面临着独自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和家人团聚的抉择,这使得在美华人鲜有机会与家人重聚。
法案通过后,排华暴行较以往更加严重了,驱逐、屠杀华人的暴力事件、反华暴行如同瘟疫一般沿西海岸向北蔓延。1885年9月2日,在怀俄明州的石泉镇,约150名武装白人围攻华人居住区,开枪射击,纵火焚烧房屋,来不及逃跑的华人或被枪杀,或被烧死在家中。旁观的白人拍手喝彩,甚至参与抢劫。结果华人死亡28人、重伤15人,财产损失达14.7万美元。
19世纪的最后20年,西部地区的华人完全陷入恐怖之中。为避开西部地区排华分子的敌对行为,华人开始分散到美国的其他地方,大部分人向东迁徙,于是东部一些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费城等地出现了新的华人聚居点或唐人街。可是,即使在唐人街,华人也常常面临暴徒的威胁和抢掠。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大批华人被迫返回中国。
清政府自1876年起曾不断对美国迫害华侨提出抗议。对此,美国政府或以不能干预地方事务来推脱责任,或干脆不予置理。“弱国无外交”,处于列强压迫之下的清政府,明知美国排华后果严重,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步步退让,与美国签订新的条约,新条约规定10年内禁止华工赴美。这一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承认美国排华法案的合法性,使美国政府更加感到中国软弱可欺,排华愈发肆无忌惮。
1896年8月,李鸿章访美,曾对记者表示“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并说:“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话是说了出去,但李鸿章很明白,以清朝的国力,不足以对美国产生任何压力,所以在回国的路线上,他避开了华工聚集的美国西部,而选择了从加拿大回国,他告诉记者,说自己“不打算接受当地华人代表递交的要求保证他们在西部各州权益的请愿信”。在李鸿章看来,清朝国力不济,接受了请愿信而毫无办法,只能丢尽清朝的脸。
直到清政府灭亡,也没能让美国废止这个法案。于是这一公然侵犯人权的民族歧视法案,竟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废止。当时,中美两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排华法案成为中美关系的障碍。经罗斯福总统提议,美国国会于1943年12月17日废除所有排华法案。即便在总统罗斯福将之称为“历史性的错误”后,多数美国人对此采取了忽视的态度。比如在加州,华人禁止与白人通婚的规定直到1948年才被废止。
罗斯福总统在1943年已经明言《排华法案》是一个“历史的错误”。但自1943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政府并没有就这个“历史的错误”做出过任何公开的反思,也没有给出过任何正式的道歉。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主流社会开始认识到华人的重要性。根据统计,美国华人已接近400万,2020年有望达到600万,成为美国第三大少数族裔。华人在美国政治选举中,逐步开始改变形象,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各种选举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让别人道歉,归根结底还是靠实力。20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承认排华法案不符合美国《独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不符合美国宪法的精神,重申承诺将保障华人及其他亚裔在美国享有与其他族裔完全相同的权益,为这段耻辱的历史彻底画上了句号。
自由女神像
在美国的所有雕像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位于纽约港入口处的自由女神像。在花岗岩构筑的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的诗句:“欢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那熙熙攘攘的被遗弃了的、可怜的人们。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们一起交给我。我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在19世纪,纽约是美国最重要的港口,也是到美国的大多数旅客都要经过的一个港口。当海轮驶入上纽约湾内时,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座93米高的巨大雕像。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举起,目视前方,姿态优美。尤其是夜间,火炬内的灯光通明,加上从小岛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灯光,使自由女神雕像更为清晰、壮观。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为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而赠送给美国的礼物,由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在巴黎设计并制作,历时10余年,于1884年5月完成。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捧着刻有《独立宣言》发表日期的石板册,脚下踩着一段断裂的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女神像从提议到建成,先后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最初的建议来自支持南北战争中北军的法国人拉沃拉叶,他在1865年就有了建造自由女神像的想法,虽然当时并没有正式的建造计划,但他的这个想法给法国雕刻师奥古斯特·巴托尔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奥古斯特·巴托尔迪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政变。一天,一群共和国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公事,与政变者展开巷战。暮色时分,一位忠于共和政权的年轻姑娘手持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不幸中弹牺牲。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图设计完成,巴托尔迪便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在一次婚礼上,他同一位名叫让娜的姑娘邂逅,让娜长得美丽端庄、仪态万方。巴托尔迪认为让她来为“照亮全球的”自由女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称的,让娜欣然允诺。在雕塑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并结为夫妻。
拉沃拉叶与巴托尔迪的计划是,由法国人负责铜像的本体部分,而美国人负责基座部分。建造自由女神像的计划得到法国人的广泛支持,从普通市民到百万富豪,从小学生到古稀老人,都纷纷捐款。到1789年已经募得25万法郎。
为了取得更多美国人的支持,巴托尔迪将自由女神像的巨幅画像和自由女神像的手臂运到费城、纽约展出。不过,募款工作在美国并不顺利,国会及纽约州政府均拒绝拨款,费城、波士顿则提出建议,愿意支付全部费用,条件是将自由女神像建在自己的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出版商约瑟夫·普利策在他办的《世界报》里指出:“女神像的无处安身,对纽约市,对我们的共和国来说,是一种难以洗刷的耻辱!我们不要期待百万富翁出这笔钱,自由女神不是法国百万富翁送给美国百万富翁的礼物,而是全体法国人民送给全体美国人民的礼物。”此后《世界报》不断刊出的建筑塑像的消息和言论,更把此种情绪推向高潮。到8月,《世界报》已为自由女神像筹集资金10万美元。
1885年6月17日,装载着自由女神像的法国船只到达纽约港,受到纽约人的热烈欢迎。20万人排列在码头上迎接到达的船只,数百艘船舶出海迎接自由女神像的到来。自由女神像从法国运往美国时,整个铜像被分成300多块,用了214个包装箱,运载船几乎沉没于波涛汹涌的大海。雕像运到纽约后,由于基座还没有完工,因此放在仓库几乎一年。1886年4月基座完工后,经过数个月的安装,整个铜像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经过长期努力,自由女神像这一光辉的工程终于完成。普利策与《世界报》的功劳,没有被人忘记。普利策被邀参加各种庆典,而出席庆祝会的许多显要、富翁,在资金短缺之际,却是不闻不问的。《世界报》曾这样评论用纹理细密的大理石铸造的神像底座:“需要捐款的时候,纽约那些吝啬的百万富翁们却对自由女神漫不经心,紧紧扣上自己的口袋。如果这底座的大理石有他们的心肠一半坚硬,即堪称头等大理石了。”
1886年10月28日,自由女神像举行落成典礼,纽约州前州长、时任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主持仪式并发表讲话,纽约市也举行了一整天的狂欢庆祝活动。从此,出入纽约港的船只上的乘客可以看见屹立的自由女神高举自由火炬。
莱特兄弟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为了它的实现,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和探索,甚至许多先驱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终于在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叫作“飞行者一号”,它的发明者就是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
20世纪初,滑翔机和动力机械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许多飞行家开始将动力机械装到滑翔机上,研究动力飞行。1882年,俄国的莫查伊斯基制造过一架机翼像平板似的蒸汽飞机。1886?1890年,法国的阿代尔先后造过4架蒸汽飞机。1893年,英国的马克西姆也造过一架大型蒸汽飞机。1896年,美国的兰利则造过蒸汽飞机模型。但是,这些飞机都因动力不佳或其他原因未能飞行成功。
189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开了一家自行车辅的莱特兄弟不愿终生与这些自行车零件打交道,于是,他们决定去实现童年时的梦想,开始研究能载人在天上飞翔的飞行器。
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1896年,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之后,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者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于是,莱特兄弟的飞行器最初选择了滑翔机。
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把它带到基蒂霍克海边,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1米多高。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海边,一试验,这次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第三号滑翔机更是在试验上取得极大成功,他们已能长时间进行有效控制的滑翔飞行。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制造的是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征服蓝天的兄弟
威尔伯(左)和奥维尔(右)。威尔伯沉默寡言而又灵敏机智,是自学成才、极有天赋的科学家。奥维尔比较开朗,具有做生意的本事。正是这样一对天才的合作给世界带来了第一架飞机。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架机械动力飞机试飞成功。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在第三号滑翔机基础上,莱特兄弟研制了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飞行者一号”。这是一架用内燃机作动力、木料做骨架、帆布作机翼的有人驾驶双翼飞机。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把“飞行者一号”拉到东海岸的基蒂霍克海滩。这天清晨,天气寒冷,刮着大风,空旷的沙滩上冷冷清清,到现场观看的只有5个人。为了能够率先登机试飞,兄弟俩决定以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谁先登机,结果弟弟奥维尔赢了。奥维尔爬上了“飞行者一号”的驾驶位置,而威尔伯则开动发动机并推动它滑行。飞机在发动机的作用下达到一定速度后,奇迹出现了,“飞行者一号”像小鸟一样离开地面飞上了天空。
第一次飞行留空时间很短,只有12秒,飞了约36.6米,但这却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地乘动力飞机飞行。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接着,他们又轮换着进行了3次飞行。在当天的最后一次飞行中,取得了当天的最好成绩:留空时间59秒,飞行距离260米。几百年来,人们梦想能飞上天空。但实际上,他们认为阿拉丁所乘坐的“飞毯”只是一个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梦想,但莱特兄弟的天才创造把人类过去的梦想从神话变成了现实。当最后一次飞行结束时,威尔伯·莱特曾激动地说过一句话:“飞行时代终于来临了。”
莱特兄弟成功地驾驶着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进行了飞行,但人们对此持怀疑态度,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颇受敬重的美国科学家西蒙纽康也发表看法,证明靠机动力量进行飞行是不可能的。但莱特兄弟并不介意,继续改进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听到消息后,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在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们。大家兴致勃勃地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当它着陆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
这次飞行后,莱特兄弟在美国的飞机专利申请得到承认,而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的首次飞行,也被世人公认为人类首次有动力飞机载人飞行,莱特兄弟与他们的“飞行者一号”就此名垂青史。
然而,飞机的用途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人们只把它当成是一种可以在空中表演的机器。两年后,莱特兄弟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勒芒赛马场驾驶他们的飞机围着赛马场在空中飞行了一分半钟,飞行高度为10米,令在场观众惊叹不已,惊呼那架飞机是“迄今制造的最神奇的飞行器”。此后,莱特兄弟又做过几次飞行,其中有一次,他把法国经纪人的夫人也带上飞机,在空中飞行了2分零3秒。法国沸腾了,欧洲也掀起了航空热潮。
·飞机在一战、二战中的“贡献”·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本意是为人类造福。遗憾的是,飞机在诞生后,不出几年便被请到战场上充当杀人利器。在一战中,飞机初露锋芒:各国总共生产了约18万架飞机,种类包括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运输机等。整个战争中,这些飞机共投下5万余吨炸弹,同时被击落的飞机达8000架。到了二战,各参战国生产飞机更达70万架,出动飞机在120万次以上,仅在诺曼底登陆一役中,美军就出动了1万多架飞机。苏军在攻克柏林时,投入的飞机也超过8000架。飞机在战争中使用规模之庞大,可见一斑。
美国莱特兄弟飞机研制成功,对欧洲特别是法国的航空先驱者产生了强烈刺激,不少航空爱好者重新开始研制动力飞机。莱特兄弟飞机发明不久,桑托斯·杜蒙成功地进行了欧洲首次持续、有动力、可操纵的飞行。他又驾驶飞机飞行了220米,留空时间21秒,创造了国际航空联合会承认的第一个直线飞行速度纪录,由此成为欧洲第一架动力载人飞机的发明者。此后,欧洲航空发展迅速进入新的时期,新型飞机接连出现,性能迅速提高,很快就超过了莱特兄弟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飞机的发明权还有一段插曲。在莱特兄弟成功飞行的前70天,美国有个叫兰利的也对自己研制的“航空站”号飞机试飞过,可惜失败了。莱特兄弟成功后,美国另一位飞行家寇蒂斯曾对“航空站”号进行改装,并重新试飞成功。于是,他宣称,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不是莱特兄弟,而是兰利。
至于是谁最早发明飞机,这个话题一直存在争议,各执一词。据说法国人克雷芒·阿德尔早在1890年就已经试飞成功了,所以法国人认为飞机是法国人发明的;而巴西人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在1906年曾试飞成功,飞行高度达60米,超过之前所有飞机起飞的高度,因此巴西人也认为飞机发明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但世界上普遍公认的飞机的发明者则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当然,像任何一项发明都是在前人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诞生的一样,飞机的发明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莱特兄弟成功的原因在于总结了飞行前辈的经验。在“飞行者一号”成功之前的许多飞行家的经验,也在航空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谁发明了电话
在美国波士顿法院路109号楼的门上,钉着一块青铜版子,上面用醒目的金字写着:“1875年6月2日,电话在这里诞生。”
电报的发明,把人们想要传递的信息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向远方。这是人类信息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但电报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传达简单的信息,而且要译码,很不方便。这促使科学家们开始新的探索。休斯最早提出远距离传送话筒接力传送信息的建议。虽然他当时的想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为这种通话方式所取的名字——“电话”,却一直沿用至今。
波士顿大学教授贝尔注意到当时已经很兴盛电报,它是借着电线来传导电波。身为音学的研究者,他常常想着:“为什么不能借助电波来传播声音呢?”
1875年6月2日,在一次试验中,他把金属片连接在电磁开关上,没想到在这种状态下,声音奇妙地变成了电流。分析其原理,原来是由于金属片因声音而振动,在其相连的电磁开关线圈中感生了电流,这对贝尔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贝尔在得知自己试验的电话已经能够传送声音时,当天晚上,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预言:“朋友们各自留在家里,不用出门也能互相交谈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贝尔电话机的原理是:对着话筒说话,使话筒底部的金属膜片随声音而振动,膜片的振动带动一根磁性簧片随之振动,在电磁线圈中便产生了感应电流,电流经导线传至受话一方,使受话器上的膜片相应地振动,将话音还原出来。
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当年,美国费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博览会,会上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新发明的产品。一天,巴西国王莅临参观。国王兴致勃勃地观赏一只小盒子和听筒,年轻的发明家贝尔跑过来请国王把听筒放到耳边,而自己在远处讲话,国王听到贝尔的声音,大为震惊,高声地说:“我的上帝,他说话了!”贝尔告诉国王,这是电话。
正在试通电话的贝尔
贝尔发现了声音的震动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电话。图为他亲自在试验通话的效果。
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两地相距300千米。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
就在贝尔宣布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并为这项轰动整个科学界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一位名叫莱斯的科学家却向美国最高法院对贝尔提出控诉,声称电话机的发明权应该归他所有,贝尔剽窃了他的发明。经过调查和鉴定,在贝尔之前,莱斯确实已研制成功一种利用电流进行传声的装置。这种装置能把声音传到1000米以外。但是这个装置仅能单向传送,不能互相交流,而且声音断断续续,根本不实用。而贝尔发明的电话却可以流畅地进行双方通话。于是,法院和科学家都断定,这种装置还不能被称为电话机,贝尔才是电话发明专利的拥有者。
还有一个名叫格雷的美国人也与贝尔展开过关于电话专利权的法律诉讼。格雷的设计原理与贝尔有所不同,是利用送话器内部液体的电阻变化,而受话器则与贝尔的完全相同。他们在同一天申报了专利,但格雷比贝尔晚了两个小时左右,法院据此裁决,电话发明专利当属亚历山大·贝尔。
早期的电话及从事电话交换工作的人
刚开始的时候,电话交换是靠手工来完成的,所以,电话局需要很多工人。
后来,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投身于电话机的改良工作,1878年,他研制出碳精送话器,并获得了专利。他的这项发明使电话的性能大大提高。当时美国最大的西部联合电报公司买下了格雷和爱迪生的专利权,与贝尔的电话公司对抗。长时期专利之争的结果是双方达成一项协议,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完全承认贝尔的专利权,从此不再染指电话业,交换条件是17年之内分享贝尔电话公司收入的20%。
还有一名“电话发明者”是美国人安东尼奥·穆奇,他跟贝尔为电话发明权打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官司。1854年,穆奇已制造出第一部像电话机一样运行的样机,他曾这样描述道:“这是一种会振动的膜片,这种振动使一块通电磁铁上的电流发生改变。这种电流的变化在传到电线的另一端时就将相同的振动传递给接受膜片,并还原成话语。”
1860年,穆奇在纽约的意大利语报纸上发表了关于电话雏形的介绍,因为当时在美国申请专利需要250美元,穷困潦倒的穆奇没有申请发明专利。1874年,穆奇将自己制作的电话设备寄到美国西联电报公司,以图出售,不想设备却被西联公司弄丢了。后来贝尔与西联公司签约,而穆奇去法院提起诉讼,因证据不足受到长期拖延。直到113年后,穆奇才获得美国国会对他发明权的追认。
电话从诞生至今已经100多年了,而这项19世纪的发明深深改变了许多历史进程的演化。1910年的一天,俄国基希涅夫农民彼得生平第一次见到电话,被这个神奇的玩意儿惊呆了,就去问他的朋友伊万电话是怎么工作的。伊万告诉他:“很简单,你想啊,就像一条大狗,狗头在奥德萨,狗尾巴在基希涅夫,你踩了一脚狗尾巴,狗头就在奥德萨叫啦。”这个笑话讲的是电话发明初期人们对它的无知。
直至今日,我们的大部分电话机使用的仍是碳精送话器。最初的电话机身要自备电池和手摇发电机,才能发出呼叫信号,它只能用作固定通话。1880?1890年,出现了一种“共电式电话机”,可以共同使用电话局的电源。这项改进使电话结构大大简化了,而且使用方便,拿起手机便可呼叫。自动电话机则是在共电式电话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只小小的拨号盘,从此,人们就可以通过交换台任选通话对象了。
“准备好了就开火”
出生于美国一个医生家庭的乔治·杜威,青年时期曾就读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南北战争期间,他曾先后在6艘联邦海军的军舰上任过职,并参加了新奥尔良战役以及哈德逊港和唐纳尔逊堡战役,有着较丰富的海战经验。当时,他的上司法拉格特上将就是他心中崇拜的偶像。不过,由于机遇不佳,在他从军的几十年中,一直默默无闻,并没得到机会一展自己的军事才华。
不过也不能说他毫无成就,至少,他结交了军界许多重要的人物,其中就包括当时的海军副部长西奥多·罗斯福。1898年4月,在美国与西班牙战争爆发前夕,经好友西奥多·罗斯福的推荐,年届六旬的乔治·杜威被任命为美国驻亚洲分舰队的司令,终于得到了施展才能的良机。
19世纪末,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潜力,已经建立了一支号称世界第三的强大舰队,一心要从日渐衰落的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和菲律宾等地。1898年2月15日,古巴发生了动乱,美国以护侨为由,将“缅因”号战舰派往古巴。2月15日夜,“缅因”号战舰在哈瓦那港突然爆炸,威力巨大的爆炸几乎炸掉前侧1/3的船体,其余的残骸迅速沉入海中。这次事件造成了266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士兵,因为爆炸时只有两名军官在舰上。
爆炸事件发生后,尽管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次爆炸是由于军舰的燃料箱发生事故所引起的。但是,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却一口咬定这是西班牙人干的,一时间,“让西班牙人见鬼去吧”成为美国人口中最流行的话语。4月25日,美国以此事件为借口,正式向西班牙开战,酝酿已久的美西战争终于爆发了!
“缅因”号突然在哈瓦那爆炸后沉没,美西战争拉开序幕。
当时,正率舰队在香港集结待命的乔治·杜威将军很快就接到了对停泊在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舰队发动进攻的命令。其实,雄心勃勃的杜威早就进行了周密的作战准备,就盼着开战了,接到命令后,他立即下令驻在香港的美国亚洲舰队进入战备状态,全速驶入马尼拉湾!
1898年4月25日清晨,杜威率领由7艘战舰组成的美国亚洲舰队,从香港启航,穿过南中国海,偷偷驶入了菲律宾的马尼拉海湾。在杜威手中的舰队中,有4艘巡洋舰、2艘炮舰和1艘缉私船,这些战舰都是钢制的,并配备强大的火力。相比之下,西班牙的舰队显得太寒碜了,虽然数量上占据着优势,有10多艘,但都是些火力薄弱的残破旧舰,与美国舰队相差甚远。西班牙舰队的司令官里西奥·蒙托霍估计自己在机动作战中没有可能打败美国的亚洲舰队,于是,他打算将舰队停泊在锚地,利用要塞海岸炮兵的支持来抗击美舰。
在航行500余海里后,杜威舰队于5月1日黄昏到达马尼拉海湾的入口处。杜威将军表面看起来很自信,但内心却焦虑不安,因为整个远东都认为,马尼拉湾是坚不可摧的。当时,西班牙人在马尼拉海湾的入口处修有两个用重型火炮设防的炮台,当美国战舰在夜幕笼罩下排成“一”字队形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在两处要塞前通过时,奇怪的是,两个要塞居然都没有做出任何阻击的举动,这使得杜威的全部战船无一损伤地进入了三面皆为陆地环抱的马尼拉湾。
天刚刚亮,进入马尼拉湾的美国舰队开始搜寻西班牙舰队。此时,在马尼拉湾中,由7艘巡洋舰、3艘炮舰和2艘运输船组成的西班牙舰队,正置于卡威特炮台的保护之下。发现美舰闯入海湾后,西奥·蒙托霍少将立即指挥舰炮和岸炮射击,但没有击中美舰。因为没有弹药补给地,美舰为了节省弹药,一直逼近到离西班牙舰队只有5000码的距离时,杜威将军才下令开火。他对格里德利舰长喊道:“伙计!准备好了就开火!”这句话后来成为美国海军史上的经典名言。
由于西班牙舰队准备不足,炮火又处于劣势,在美国舰队绝对优势的炮击下,好几艘西班牙军舰几次企图冲击美舰均遭重创,不是被击沉,就是被击退。三个小时后,西班牙舰队的指挥官里西奥·蒙托霍向美军投降。西班牙舰队全军覆没,近400名官兵战死或负伤。而美军仅8人受伤,无一人阵亡。海战结束后,美国国会授予杜威为海军特级上将,这是美国海军最高等级的军衔,杜威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海军指挥官。
杜威率领亚洲舰队未折一兵一卒,就全歼了西班牙的马尼拉舰队,一夜间他成了被国人狂热崇拜的大英雄,在国会中甚至有人吹捧道:“杜威军舰上的炮声,像是太平洋上的一种新的照会,它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来到太平洋,就要留下来!”现在的杜威终于可以和他的偶像法拉格特海军上将相媲美了,甚至比法拉格特还更受欢迎,因为法拉格特是内战的英雄,打的是自己人,而杜威是外战的英雄,打的是欧洲人!
关于杜威舰队轻取马尼拉的原因,据杜威自己说:“马尼拉战役是在香港码头打赢的。”在战斗中,受过良好射击训练的美舰至少命中了170发,而缺乏射击训练的西班牙战舰仅仅命中了15发。也就是说,美国舰队的胜利不仅靠的是实力上的优势,而且也是准备充分的结果。
在史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杜威取胜的原因是西班牙人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当杜威舰队接近马尼拉海湾入口处时,西班牙的两处要塞为什么不开火,而直到杜威舰队已进入马尼拉湾后才开始行动?当时参加进攻行动的一个美国水兵曾做过这解释,他说,杜威舰队当时距要塞约有3海里,西班牙人的炮火很难达到目标。
在美西战争中,美国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在马尼拉湾重创西班牙舰队,从而登上了争霸世界的舞台。
杜威是一个好斗的海军将领,他在马尼拉海战中取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手太弱,如果让他去攻击一支实力强大的舰队,他还能打胜吗?这就不得而知了。他一生出名只靠此一战,规模也不大,对手也不强,但他仍是世界近代军事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海军名将。因为就是这短短几个小时的海战,结束了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时代,使美国摇身一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之一,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
美西战争结束后,杜威当选为美国新成立的海军总委员会主席,对美国海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组编了符合美国海外利益的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他于1902年离开海军岗位。1917年1月16日,杜威离开人世,享年80岁。
美国为什么用退赔的庚款在中国办学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对中国烧、杀、抢夺之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1901年起,向签约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因1901年为庚子年,故此赔款又被称为“庚子赔款”。
八国联军的美军将领查菲
作为入侵国之一的美国也分得一杯羹,获得赔款总数的近l0%,折合美元2444万,扣除其镇压义和团的军费支出及在华商人、传教士的“损失”,尚余1100余万美元。1909年,美国开始把这笔余款退给中国,实行“退款办学”。该款项被规定专门用作支付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费用,并由美国派人监督使用。美国为何有如此之举呢?是抢得自己都惭愧了吗?当然不是!它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是事出有因。
当赔款数额被确定之后,正逢国际市场上黄金上涨、白银下跌,贪得无厌的各列强就要求中国改用黄金来支付这笔赔款,这样一来,对于本来就被赔款压得喘不过气的清政府来说,更是雪上加霜。1904年底,清政府委派驻美国公使梁诚就庚子赔款改用黄金支付一事与美国国务卿约翰商谈。
梁诚在与美国政府交涉时直言不讳地说,“我国财政已接近枯竭,再无余力赔付”,并据理力争:“用金、用银出入虽属不多,唯美国假定答应用银,将来别国尚有转机;如果一律用金,以后就更难翻案了。敝政府所争者即此,并非歧视贵国。现今为赔款而作的筹款,罗掘俱穷,一概还金,势须加增租税,民间难于负担,仇洋之念将日益高涨,大局很可能受到动摇,祸患何堪设想。”
这等于是明摆着告诉美国政府,如果逼得太急,只会激起中国百姓仇洋的情绪。在谈话中,约翰顺口说了一句:“庚子赔款原属过多。”梁诚便借机说道:“如果美国率先做出退还庚子,将在各国带了一个好头,有助于缓和中国民众对美国的敌意。”
1905年,由于美国国内的排华浪潮,在中国人民当中引起强烈反响,上海等许多通商城市各阶层人民纷纷抵制美货,使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锐减,它在中国的市场受到沉重打击。
当时,中国去欧洲和日本留学的人数比去美国的多得多。当这些中国人回国后,他们将劝中国仿效欧洲和日本,而不是美国。这就意味着,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欧洲和日本将会获得比美国更多、更大的利益。从美国在中国的长远利益出发,美国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希望通过“退款兴学”,来吸引中国的留学生,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上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知识分子。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提醒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哪一个国家能够成功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就将因此而在精神与商业两方面收获最大的回报。如果美国在35年前能成功吸引中国的留学流,并使其壮大,那么我们此时就能以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那就是以知识和精神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这位大学校长坚信,为赢得中国青年而付出成本和代价,即使从物质利益角度来说也是值得的——“与军旗相比,道义与精神将更有力地支配商业。”
詹姆士校长还送呈给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也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来美国留学,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用于补贴和开办中国的赴美留学生及相关学校。
在詹姆士、明恩溥等人的推动和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咨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他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经过3年的交涉,美国国务卿鲁特于1908年7月通知中国公使梁诚,美国政府决定从1908年12月31日开始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资助中国留美学生之用。当然,所谓的退款,并不是真的从美国国库里拿出钱来,而是从中国的“赔款”中分留出一部分,转交给中国外务部,用以“兴学育才”。
对此,中国自然是十分欣喜,也同意了将这笔退款完全用于办学。两国商定:从开始退款之年起,中国政府于前4年每年遣送100名学生赴美留学,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选派50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直至该项退款用完为止。双方还商定,在派遣学生的同时,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一所留美预科学校,后来这所学校于1911年4月29日在清华园开学,定名为“清华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清华大学的前身。当时的“清华学校”约能容纳学生300名,所有教学办法均参照美国学堂,以便这些学生能够熟悉美国的入学课程。
初期,美国的“退款”由清朝政府的外务部经管,主要用于留美学务和“清华学校”的办学经费。没有用完的“退款”积存起来作为清华基金,由外交部直接掌管。直到清朝灭亡以后,清华大学还在继续利用庚子赔款选拔赴美留学生。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清华学校”而留美的中国学生,许多人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出名的人物,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对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的目的当年报纸的评点可谓一针见血:“美国借退还之名,其实用以鼓吹亲美热度使华人美化为目的之教义。”
《辛丑条约》内容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元,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这笔基金每年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清华大学从创建伊始,就已经具备了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大学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
海权论的鼻祖
从建国那天起,美国就不断地向新的边疆扩张,这种扩张使美国生机勃勃。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宣称“边疆消失了”,北美大陆再没有一片地方可以作为边疆地区来开拓,出现在美国人眼前的,是无法用传统方式开拓的万里海疆。1896年,威尔逊用边疆的消失来解释19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他认为:“令人心旷神怡的扩张时代已经宣告结束,我们的生活日益感到紧张和困难。”
边疆的消失、工业生产过剩和劳工运动,都预示着一场危机。一些经济学家发出警告,长期以来,美国经济一直靠不断地扩张和开拓取得发展,随着边疆的消失,这种发展势头还能保持吗?就在美国人为边疆消失而惴惴不安时,一部军事和国家战略著作使美国人眼前一亮,这本书就是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编写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马汉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了“海权论”,其要旨是:要拥有并运用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马汉在书中概述了制海权理论,鼓吹建立强大海军,宣称没有强大海军,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权威。马汉认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安全都与海权具有密切的关系,海权不仅能够决定海上和陆上战争的胜负,而且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
海权是马汉海权论的中心概念,也是这一理论得以严密和完善的主要概念。海权也可译为海上力量,原本只是一个军事概念,指海上军事力量,即海军。但是马汉极大地扩展了它的内涵和外延。马汉认为:“海权应作更广义的解释:它不仅包括海上的军事力量,还应包括和平时期的商业贸易和航运。”他进一步定义,海权就是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马汉认为,制海权对一国力量最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要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夺取制海权的方法是舰队决战和海上封锁,而要完全夺得制海权,只有通过舰队决战。他还强调,把集中兵力视为基本的作战原则和贯彻海军战略的主要手段。
此书总结了有史以来海战的战略战术及其影响,提出海上的实力决定一个国家国运兴衰的思想,马汉说:“海上实力,特别是在与国家利益和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海上力量,是民族强盛和繁荣的纯物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海上实力蕴含着使一个濒临海洋或借助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根据。”以此观点看,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此书的发行标志着海权论的创立,并立即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世界畅销书。一位评论家称该书为“海军史最杰出的著作”,另一位评论家则把马汉称为“海军的贤哲”。德国的威廉二世更成了马汉海权论的狂热崇拜者,他曾经说:“我现在不是在,而是在吞食马汉的书,努力把它牢记在心中。这是第一流的著作,所有的观点都是经典性的。”此后,他命令把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派发到所有的舰只,并且要求所有的海军军官此书。
“海权论”思想对美国以及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有关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直接促成了美、德、日诸国海军的崛起。马汉的海权理论享有海军“圣经”之誉,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他是“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这个时候的美国,开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大海——大海意味着新的边疆、新的发展。
其实,这部书的资料与思想都称不上新颖,马汉本人也承认,它是别人思想的结晶。其中有些观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史学家色诺芬,他就认为控制海洋对决定陆战会起重要作用。然而是马汉第一次用理论化、系统化的语言鲜明地提出了这一观点。他主要引用了1660?1783年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在争霸过程中在海军、军事、外交和商业等方面所发生的事件,以表明获取制海权的国家就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
在马汉眼中,英国强大的海上实力已经拥有了200多年的辉煌,新兴的德意志帝国也在竭力发展海军,日本的天皇节衣缩食建立起来的海军已经活跃在太平洋上,即使被列强视为衰老帝国的中国也有一支现代化的北洋水师,而美国海军的实力只排在第12位,必须奋起直追。马汉的观点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赞同,有的议员甚至在国会上说,建设海军,直到用完国库最后一块美元。
海权至上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各国领导人,也强化了西奥多·罗斯福的信念,只有急剧扩张海军力量才能与欧洲列强平起平坐,他就任总统后,开始通过建设海军来提高美国的实力和在国际上的威望。经过苦心经营,美国海军与欧洲大国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年参加海军,各地专门设立了募兵站,并打出了“参加海军,看看世界”的招兵广告。至于海军的薪金待遇,更是水涨船高,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在西奥多·罗斯福的努力下,美国海军成为仅次于英国海军的强大海上作战力量。
马汉是海权论的鼻祖,他一生先后发表过20部重要论著以及137篇论文,其中以《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为首的海权论三部曲,系统建立了适应时代的海军理论。尽管马汉在自己的军官生涯中从来未亲自实践过此理论,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战略家。直到今天,他的观点和理论仍在影响着各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不朽的海战准则。
“大白舰队”远航记
1901年9月,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遇刺身亡,不满43岁的西奥多·罗斯福以副总统的身份接任,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在坐镇白宫的7年时间里,他对内励精图治,遏制垄断;对外纵横捭阖,炫耀武力,使美国以一个政治强国的形象登上国际舞台。西奥多·罗斯福以他传奇式的经历,以他特有的办事风格和有趣的生活习惯,实现了那个时代一个美国人所能梦想的一切,也因此被一些人看作是“美国梦”的化身。
19世纪末,美国实力迅速膨胀,超过了老牌的帝国主义强国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强大的工业国家。而美国海军也在世界舞台上初露身手,在美西战争中打败了海上“没落贵族”西班牙,令人刮目相看。曾经担任海军副部长的西奥多·罗斯福很早便清醒地意识到,海军对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一心要通过建设海军来提高美国的实力和国际威望。他曾经说:“美国人民必须建立并保持强大的海军,否则就肯定要下决心接受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从属地位。”
此时美国西部已经开拓完毕,美国的目光开始盯向遥远的世界。正如罗斯福所说的:“如果我们要真正成为伟大的人民,就必须满怀信念,努力争取在世界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支可以全球行动的海军是必不可少的。在罗斯福的极力支持下,美国海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1907年,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已达到20艘,实力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和德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三。就在美国人为美国拥有强大的海军而备感自豪之际,他们的总统则把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渺的太平洋。在那里,日本正在崛起,成为新的海权国家,其扩张势头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战略地位。
1905年,日本海军在黄海海战和对马海峡战役中先后打败了中国和俄国的舰队,确立了日本在亚洲的海上霸主地位。当时英国的皇家海军为了应付德国的海上军备竞赛,已部分撤离了远东,这样一来,就只剩下美国的亚洲舰队在与日本抗衡。
沉醉在胜利气氛之中的日本舆论甚至叫嚣:“整个世界都知道,装备很差的美国陆军和海军不是我们有高度战斗力的陆军和海军的对手。”日本的《每日新闻》咆哮道:“当我们伟大的海军出现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时,要打破美国固执的梦想是很容易的。”面对日本的挑战,罗斯福一直为是否开战的问题而苦恼。为了威慑日本人,并向全世界展示美国海军的实力,西奥多·罗斯福决定,派出美国的舰队,做一次环球航行。
这次出行的美国舰队规模庞大,由16艘精锐战列舰和7艘后勤保障舰组成,舰队官兵多达14000人,可以说代表了美国海军的力量和精华,是一支足以令世界为之敬畏的海上力量。这是罗斯福要向世界展示的“大棒”,这些无畏级的战列舰体现了当时战舰的最高技术水平,其性能就算与英国皇家海军的同类舰只相比也毫不逊色。为了让整个舰队更为显眼,罗斯福别出心裁地下令所有舰只一律漆成白色,将之取名为“大白舰队”。
然而,围绕派出“大白舰队”一事,美国政府内部却闹出轩然大波,国会海军事务委员会主席黑尔宣布,国会不给这次舰队远航拨款。罗斯福对国会的态度不加理会,决定运用手头已有的款项,先让大白舰队启程,能走多远算多远,等到钱袋告罄时再想办法,国会只得同意提供远航所需资金。
1907年12月,由罗比·埃文斯少将指挥的“大白舰队”从汉普顿海军基地起航。起锚之日,西奥多·罗斯福率政府要员前往为它送行,16艘闪闪发光、威风凛凛的战舰依次驶过罗斯福乘坐的“五月花”号汽艇,各舰礼炮齐鸣,国歌高奏,舰上威武的仪仗队员列队向总统行礼,场面十分壮观。看着面前这支倾注着自己无数心血的强大舰队,罗斯福一面挥舞礼帽致意,一面激动地向身边的舰队指挥官埃文斯少将说:“你见到过这样的舰队吗?想到过这样动人的一天吗?”
一份当地的报纸评论道:“现在,只有英国海军大臣的手里握有比我们的海军部长所掌握的更为强大的舰队,但从来没有如此规模的英国舰队曾进行过如此漫长的航行,今天我们往这些战舰的炮口里插鲜花,但也许有一天,我们必须用它们来决定我们国家在太平洋上的地位。”
“大白舰队”环球航行历时14个月,航程数万海里,横穿三大洋,遍访大西洋和太平洋港口。其庞大的规模让世界列强无不震撼。不仅使传统的海军强国意大利、法国大为震惊,就连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也对这支舰队心有余悸。当英国人看到缓缓驶近的“大白舰队”时,也被这种场面震撼了。英国海军大臣兰斯多恩当时就不无忧虑地说:“英国人应该明白,如果美国人选择了这条道路,他们能够轻易地建立起一支海军,先是与我们的海军同等规模,然后再超过我们海军的规模。”
有人预料“大白舰队”这次远航必与日本舰队发生冲突,罗斯福虽不信此论,但仍叮嘱指挥官们做好一切准备,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可见,罗斯福派出“大白舰队”,的确是冒了不小的风险。他曾告诉英国历史学家特里维廉,他当时觉得日本人肯定认为他已害怕,所以才决定甘冒风险而向他们显示,实际上他是无所畏惧的。
大白舰队
经过近1年的长途跋涉,1908年10月18日,“大白舰队”终于抵达了旅途中最重要的一站:日本。当“大白舰队”驶入日本的横滨港时,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为美国海军的庞大阵容惊愕不已,从日本政府到民间,原本预料中的冷淡和敌意都像被龙卷风刮过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日本非但没有攻击白色舰队,反而热情地发出邀请,“大白舰队”的官兵们后来回忆说,在整个航程中,在日本所受的接待是最热情而隆重的。当时,日本报刊发表文章大力颂扬美国人与美国的和平,罗斯福则被漫画家们描绘成和平的天使,如此看来,派遣“大白舰队”的目的已部分达到,为此,罗斯福扬扬得意地宣称,这次环球航行作为外交上的“大棒政策”,是他“对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
这次“大白舰队”前所未有的环球航行,一方面使世界各国领略和承认了美国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证明了美国舰队跨洋作战能力。可以说,“大白舰队”标志着美国海军正式迈入世界一流的行列,大大提升了美国的影响和地位。这些外形如同白天鹅般优美,却又拥有异乎寻常的毁灭能力的战舰仿佛带来了新大陆年轻、骄傲、强大而又自信的清新气息,同时也俨然成了美国的缩影。
几百年来,西方列强对海洋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几乎每一个海上强权的兴起,都离不开一场大规模的海战。然而在20世纪初,美国人却打破了这个惯例,通过一次耀武扬威的环球航行,确立了自己海上强权的地位。由此可见,西奥多·罗斯福不仅仅是著名的美国总统,也是出色的海军外交家。他懂得展示武力,他派美国舰队走遍全世界的外交手段,既巩固了与盟国和伙伴的关系,又在中立国当中赢得朋友,还吓倒了潜在的对手,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过,在航行中,人们还发现白色的舰体在装煤时极易受到污染,于是美国军舰从此以后不再采用白色涂装,船体改为深灰色。此次航行之后,“大白舰队”从此在海面上失去了踪影,可以说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支白色舰队。
“大白舰队”环球航行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美国发展海洋力量的决心。在立志成为新一代海洋霸主目标的驱使下,美国又开始了大规模的造舰计划,先后造出8艘排水量2万吨以上的超级战列舰。在一战之后,美国海军实力更是迅速膨胀,使得英国也不得不放弃长久把持的海上霸主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大发神威,击败了日本舰队,为美日海洋争夺画上了句号,从此树立了其世界海洋霸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