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浙江知青 成松权
成松权 男,194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慈溪。1969年6月支边到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务农。1978年10月返回慈溪原籍,在慈溪市第二商业公司工作至退休。
1976年,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知青朋友有的参军,有的选调,有的入学,纷纷离开了农场。我和妻子惠芬(浙江慈溪知青)却依然在农场最基层的大田连和鸡鸭号埋头劳动,觉得已别无出路。我们决定留下来,就在内蒙古这块可以养人的黑土地上,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伟大的屯垦戍边事业。
农场领导对我们的决定十分欣赏和支持。在他们的关爱下,我们分到了两间宽敞明亮的新砖瓦房,还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这在当时绝大多数农工还住土坯房的情况下,已算得上是一种特殊待遇了。就这样告别了嘈杂拥挤的集体大宿舍,开始了我们浪漫的小家庭生活。与东北老乡一样一步一步走向循环往复的漫漫生活征程。
农场的独立家庭都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一个院子,一头猪,一群鸡鸭,一棵树(沙果树)。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算是殷实的“小康”之家了。
我们虽然已和老乡们十分融洽,但还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们认为养猪、养鸡鸭忒埋汰。不养吧,家里又好像缺点什么,还会被认为与贫下中农格格不入。为此,我和惠芬别出心裁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养鹅。我们认为鹅是食草动物,不占粮食;鹅不会乱跑,容易管理。最主要的原因是鹅长得高贵漂亮,而且比较干净。
那年五月初的一天,风沙刮得很大。惠芬真的从鸡鸭号里拿来了两只刚孵出来的小鹅,一公一母,淡黄色的羽毛,松松软软,毛茸茸的,煞是好看。我见了非常喜欢,爱不释手,精心地给它们安了个小窝。从此,这两个小生命就正式成了我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惠芬很能持家,也很能吃苦耐劳,除了出工干活,她总是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而我收工回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悉心照料那两只可爱的小雏鹅。我把特地挖来的野菜剁得细细的,再拌上一些精饲料,看着它们吃,看着它们一点一点长大。小鹅很听话,平时我们吃啥,它们也就吃啥,什么玉米面、大碴子、高粱米饭、葫芦汤,它们都很喜欢。我们把小鹅看得很重要,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还常常拿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白面、大米饭喂它们。小鹅很通人心,见到我们也显得十分亲昵,总会跟在我们的脚后边,跑来跑去,嘴里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
夏锄中耕铲第三遍地的时候,两只小鹅已长大了不少,但羽毛尚未丰满。小鹅很乖,开始独立外出觅食。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下午,我正在七号地铲地,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接着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像倒下来一样。我扛起锄头使劲地往家里跑,到家时已全身浇透,没有一处是干的了。而那两只小鹅趴在家门口,全身羽毛都被雨水沾在了一起。见到我,它们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那样子好像还在欢迎我呢。看着可怜兮兮的小鹅,我不禁感慨万千,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赶紧把它们抱进屋,擦干它们身上的水珠,心里默默地对它们说:“小鹅儿乖乖,受苦了!不要紧的,我们一起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你们会长得更快更壮实。”
渐渐地,小鹅长成了一对雪白雪白的大白鹅了,洁净光滑的羽毛,红红的顶冠,高大挺拔的身躯,走起路来显得高傲自大,为我们的小院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和情趣。
我们的举动,其实是一种示范。它改变了乡亲们原来的生活模式,乡亲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样式,不仅赶上了时代进步的节奏,还大显身手,开辟了新的天地。
1978年,大批知识青年可以返城了,我和惠芬也获得批准,可以回故乡了。我们既高兴,又恋恋不舍。毕竟我们已在这里苦苦奋斗了将近十年,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农场。
大白鹅是不能随我们带回南方了,它们的故乡在农场,我们不能以一己之私让它们远离故土。于是,我和惠芬把这对心爱的宝贝送给了贫下中农徐大娘,托付她悉心照料。
许多年过去了,我还常常惦记着它们——我们心爱的大白鹅。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梦,梦见我们的大白鹅变成了一对漂亮的天鹅,翱翔在科尔沁草原的蓝天白云之中。
2013年10月,写于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