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用了几十年,从一个小部落膨胀成欧亚大陆巨无霸。在历史上,大到这种程度的帝国都会经历分裂。
蒙古帝国比他们都厉害,它裂成了五块:
所以元帝国和蒙古帝国的关系是这样的:
元帝国就是蒙古帝国的旗舰店
本来这四大汗国,都应该听元帝国的,但大家不太喜欢大汗忽必烈,于是各自为政。
元朝也就成了光杆司令。
不过这不重要,四大汗国我们先不管,这里只聊元朝。
元朝有个特点:费皇帝,特别费皇帝。它总共才98年,却经历了11个皇帝。
元朝建立8年后才灭掉南宋,所以如果从南宋灭亡后开始算,元朝只有90年。
而就这点时间也没摊匀。中间的40年,连换10个皇帝。这就造成,就算打死你你也说不出几个元朝皇帝的名字:
像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和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这种皇帝,还没等你记住名字,他们就下岗了。
最惨的是这位叫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朋友,他1311年就当皇帝了,但直到今天,混子哥看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电脑出现了乱码。
好了,为了快速了解元朝到底什么样子,我们大概可以把元朝分为这么三段: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元朝,都发生了些什么:
一、忽必烈时期
这个时候的元朝,突出的特点就一个词:有钱。因为大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在当时的欧亚大陆上,许多民族或者小国都归顺于蒙古帝国,帝国很注重改善交通,大家串门、做生意,都变得无比顺畅。
最重要的是,蒙古人没有受过儒家教育,没有士农工商这条鄙视链,很鼓励经商。
至少在忽必烈统治下,元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商业最发达的朝代。
一个叫马可·波罗的小伙子,17岁的时候就跟着他爸爸从半个地球以外的意大利来到元朝。
小伙子待了十多年才回欧洲,他的见闻被写成内容用作宣传语会违反广告法的《马可·波罗游记》。
这部游记把元朝吹得天花乱坠,从此引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无尽幻想,最后开启了整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不过忽必烈这个皇帝,厉害之处在于,他清醒而智慧地意识到一件事:
要在汉人的地盘上当老大,游牧民族style是不行的。
毕竟——
所以蒙古人必须汉化。
从此,元朝官员的设置、国家管理,都开始用汉人的制度,大家还学汉语、汉文化,连首都都从蒙古往南搬到了元大都(今北京)。
北京从此变成了中国的政治中心,直到今天。
汉人以农耕见长,蒙古人只会放牛放羊。而到了元朝,统治者也开始鼓励蒙古人种田、种棉花了。
不过在此之前,整个中原差点让蒙古人改成牧场,全部拿来放羊。还好这个决定被劝阻了。
因此在忽必烈时期,元朝不仅商业发达,历经战乱的农业也奇迹般地恢复得相当不错。
那么忽必烈还干了什么厉害的事?
对不起,没了。
蒙古人灭掉南宋,竟花光了所有运气。此后元朝再也没打过一场胜仗,无论对手是多么小的国家。
比如当时的日本:
蒙古灭南宋之前,就去打过日本,结果玩扯了。因为蒙古和日本之间——
隔了一片海。
蒙古人开船去日本,结果刮来一阵台风,舰队被卷得人仰马翻。
一次失败浇不灭蒙古人的野心。几年后,蒙古人灭了南宋,又重整旗鼓,向日本进发。
然后又刮来一阵台风。
这两场让日本幸免于难的台风,被日本人称为神风。二战的时候,日本的自杀式飞机就被命名为神风敢死队。
他们以为神风可以再次拯救日本,然而他们大概没想明白一个问题:
除了日本,元朝还打过越南、缅甸等,这些战争要么是蒙古人在海上被打翻了,要么是因为当地太热待不下去,最后都没有“收成”。
我们看到,原来蒙古人也不是战无不胜的。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草原上飞奔的,不一定是骏马。
它也有可能是大白兔。
这就是忽必烈时期的元朝。
然而这个时期一过,大家就发现:元朝真正的问题,可不是蒙古海军不够强这么简单。
二、元各种“宗”的元中期
元朝的汉化搞得还不错,然而也仅仅是不错而已。蒙古人搞汉化,只是为了统治汉人,并没有理解汉人的精神。元朝之所以存活不到一百年,是因为他们至少有两件事没汉化明白。
1. 皇位继承
汉人的王朝,基本都能维持三四百年,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很看重一个规矩:老皇帝没了,长子顶上;长子没了,长孙继续,依此类推。
这叫嫡长子继承制,从周朝就开始了。
这个制度的优点在于,谁是下一任皇帝早已说得清清楚楚,按规矩来。虽然篡位的事情不少,但多数时候,皇权交接都是平稳的。
但蒙古人不一样。如果大汗死了,全家人先坐下来开个会,选一个最厉害的人出来做下一个大汗。
元朝建立之后,大汗也开始指定接班人,但是蒙古人打心底里没切换过来,还是认为谁最厉害谁才能当大汗。
所以每当有新大汗继位,就会引发全家人的“骄傲放纵”,大家都认为自己才是整个蒙古帝国最靓的仔。
于是频繁地发动夺位政变。
因此在忽必烈死后的40年里,就这么连换了10个皇帝。
一般来说,汉人皇帝的继位是这么个路线:
看上去赏心悦目有没有?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而在元朝,11个皇帝是这么传的:
元朝是历史上罕见的能把皇位继承顺序玩成贪食蛇的朝代。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就不逐个介绍这些皇帝了,因为他们除了宫斗,值得重点介绍的事迹并不太多。
在元朝,几乎所有的皇帝上台,首先都要忙着宫斗,没心思治理国家;也几乎没有一个皇帝的政策,能被安安稳稳地执行下去,因为没几年就换风了。
因此在元朝中期,国家从来就没有稳定过。
2. 民族制度
如果说继位制度只是朝廷的内部矛盾,那么除此之外,元朝最大的问题是没搞明白——
汉人皇帝是怎么带着这么多民族一起玩的?
在汉人皇帝的眼里,中国所有的民族都应该被一视同仁。
唐太宗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具有伟大的帝国胸怀的皇帝。
但蒙古人的做法不同。元朝的百姓被分成四等,地位从高到低是这样的:
注意!这里的汉人指的是原金国人,包括汉族、契丹、女真等,他们大部分是北方人;而南人指的是原南宋汉人和其他民族,他们大部分是南方人。
鉴于蒙古人强大的战斗力和分类强迫症,元朝的百姓,活出了今天上海人的风范,他们每天被迫思考同一个问题:
色目人地位高,因为他们善于经商和理财,这些技能帮蒙古人积累了大量财富;南人地位最低,因为南宋是最后才被征服的。
等级差别意味着全方位立体式的不平等,比如汉人犯错罚得比蒙古人重,汉人科举难度也比蒙古人高。
还有更加重要的:等级越低,税越重。
元朝花钱的地方很多,比如:蒙古贵族不交税,朝廷还要不断地给赏赐;元朝对外拼命打仗,还老打败仗,连越南都干不过。
这些巨大的开销,几乎都靠剥削汉人而来,尤其是原南宋汉人。
不过所谓的四等人,并不是一项成文的制度,更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原则。因为要把人清清楚楚地分成四等,也是件蛮不靠谱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比如你怎么区分金国汉人和南宋汉人呢?
正是因为元朝社会充满了各种不平等和政治腐败,才把历史舞台上最狠的角色给逼出来了:
别人家的朝代,一般都是到了最后一百年,农民才登场起义,而元朝拢共一百年,一开场就弥漫着强烈的紧迫感:
所以元朝的农民,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的一届,他们从头到尾一直在起义。
就在这种朝廷不消停、国家不安定的局势下,元朝迎来了最后一个皇帝:
元顺帝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人就干了35年,顶了三分之一个元朝。
但我们接下来重点聊这个皇帝,并不因为他工龄长,而是因为他将为中国历史牵扯出一个重量级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