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七零跳河后,我被村里糙汉捡回家
  4. 第273章 青二代
设置

第273章 青二代(1 / 1)


新来的技术员叫熊杰松,二十出头,工农兵大学生出身。

戴着一副圆眼镜,脸也圆圆的,长得很有福相,很可爱。

聂源把熊杰松交给唐晚吟他们带了。

唐晚吟把西厢房原来的那个小教室给熊杰松住了。

正好熊杰松喜欢写写算算,连黑板都是现成的。

东厢房这边唐晚吟自己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

反正房间都大,等孩子们大了,直接从炕上再砌个矮墙,将房间一分为二就行。

不过眼下倒是不用,三个孩子年纪还小,感情也好。

唐晚吟有一回偷听到子敏悄悄对子清说:“姐,咱们带着子礼睡这边,这样爸回来的时候就能跟妈一起睡了。”

子敏说:“不然每回爸跟妈都要折腾一遍,假装分开带我们睡觉,然后半夜再把子礼抱过来……太折腾了。”

唐晚吟听着就是老脸一红。

看看孟宇祁这做的什么事儿!

丢脸丢大发了!

唐晚吟想说你们妈我虽然是颜控,但是也没有到那份上。

唐晚吟本来想澄清澄清的,但是很快又改了主意。

因为,子清答应了子敏:“好啊,那我们三个一起睡。”

出了一趟门,子清好像胆子也大了一些。

来回辗转好几趟车,子清在火车上也跟着折腾。

虽然不舒服,但是精神却好了很多。

现在睡觉安分了,轻易也不会再做噩梦了。

唐晚吟觉得让她从跟大人睡,变成跟孩子睡,应该是件好事。

所以就没出面。

默认了子敏的安排。

三个娃睡一间,她睡另外一间。

至于孟宇祁……等他回来再说吧!

养猪的活儿就这么开始了。

刚开始想的好,但是干起来那是真累。

不算知青点里的那几头大猪,光三十头小猪崽,一天就要吃掉七八十斤的猪食。

孟玉英带着孩子在河边割猪草,何云平一趟一趟地运送。

唐晚吟上午上完课,下午就得跟熊杰松一起各家各户地跑。

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在自家原有的猪圈里养猪的。

交钱建新猪圈的,只有唐晚吟家,老村长,也就是聂源跟苏江红家,还有卫家、葛家等十来家人家。

其中除了李家本家的三户人家之外,其他的都跟唐晚吟关系不错。

平时晚上就让各家出两个男丁值夜。

熊杰松因为住在孟家,所以也算是孟家的一员。

他跟何云平两个人换着来,差不多十天会轮上一班,也还好。

孟宇祁中间又写信过来了,他为了多赚些钱,没有休假,而是直接被借去了另外一家单位,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

一趟下来,能多赚十多块钱。

孟宇祁零零散散地往家寄钱,孟玉英跟何云平很本分,不多打听。

唐晚吟这边找瘦猴出了点东西,拿了些钱。

另外知青点的猪也越发地长大了,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先出栏了一头。

出栏都是要统一送到国营屠宰场去的。

养了半年,只有一百五十来斤。

虽然没办法跟约克夏猪比,但也算是土猪里的佼佼者了。

唐晚吟自己知道,她的空间水肯定起作用了。

这还是她省着用,没敢用太多的情况。

前期为了怕小猪崽生病,差不多三天就要加一点空间水。

后期就是十天半个月才加一次了。

免得这猪长得太厉害,太扎眼。

但即便这样,他们养猪的事儿还是得到了公社的表扬。

先前副社长拉了两头走,这回又出栏一头。

除掉他们抓猪崽的钱,剩下一共返还了六十斤肉票,还有八十块钱。

当天晚上就在陈东跟付月梅家里分钱了。

参与养猪的一共六个人,陈东付月梅,唐晚吟孔秋露,柴永兵程浩,

每人分了十斤肉票,十块钱。

剩下的二十块钱,暂时放到陈东手里,留着买饲料或者打针吃药用。

养了半年了,终于看到收获了,大家都很兴奋。

付月梅说:“这可算是头一回见到钱了!”

他们都是比唐晚吟早来的知青,安置费早就用完了。

十八九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天天吃红薯,吃得烧心放屁。

一点儿出路跟希望都看不到。

这回好了,总算是看到钱了。

被副社长拉走的那两头不算,也就赚了个成本钱。

但是他们这儿还有十七头呢。

算到今年年底,一头猪返还三十斤肉票,四十块钱的话,那一共有五百一十斤肉票,六百八十块钱。

每个人能分到一百多块钱跟大几十斤肉票!

唐晚吟倒是不在乎这些钱,但是这肉票好啊。

肉票倒腾出去也能一比一地换钱。

差不多相当于人均年收入两百块。

像陈东跟付月梅这样的,两个人一年养猪收入四百块。

再加上陈东还下地干活,还给别人帮忙赚点儿零花钱。

一年下来怎么也得有六百块钱了。

这在这年头可就是一笔巨款了!

柴永兵也高兴:“太好了,太好了!就算夏天咱们不卖猪,我也能让我妹上学,到年底我总能给她还上债的!”

唐晚吟看着激动不已的小伙伴们,心里也很是感动。

哪怕环境再艰难,依然有人奋斗不息,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分钱让人高兴,还有两桩喜事让人高兴。

一个是孔秋露。

孔秋露一贯的咋咋呼呼,这会儿倒是显得有些害羞腼腆了。

“我跟戴彦亭定了五月一号劳动节结婚,到时候我就去下河村了。”

结婚之后,户口就得跟着戴彦亭走了。

虽然是好事,但是一想到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就要去别的地方了,大家都有点儿不舍。

唐晚吟安慰道:“没关系的,下河村离这里也不远,戴彦亭家不是有自行车吗?骑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半个小时路程在现在的人看来,那都不算事儿!

孔秋露点点头:“嗯,我娘家那么远,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娘家人了,可不许不让我回来。”

大家都笑了:“谁还能不让你回来啊!你不回来,我们去接你!”

这种一同下乡培养起来的感情,深厚得令人感慨。

第二件喜事就是付月梅怀孕了。

他们俩其实早就住一起了,真要说没点儿事,那肯定也没人信。

两人能拖着跟家里通了气再怀孕,已经是十分地克制了。

付月梅说:“才两个多月,还没显怀。”

大家又惊又喜:“这算是咱们这批知青里的第一个孩子吧?”

唐晚吟笑着道:“没错,第一个青二代!”

“青二代?这名字有意思。”大家咂摸了一会儿,觉得很是那么回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