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七零跳河后,我被村里糙汉捡回家
  4. 第272章 新品猪种
设置

第272章 新品猪种(1 / 1)


“啊?”唐晚吟回头,“大队长喊我吗?”

聂源点头:“你这猪崽的数量太多了,我要跟你商量商量。”

旁边的村民也都连连点头:“是啊,太多了,小唐老师冲动了。”

唐晚吟刚想说不用商量,这是她跟孟玉英、何云平已经沟通好了的。

但是看到聂源的眼神,突然明白过来,聂源是有事儿找她。

孟玉英也看到了,笑着拍了拍唐晚吟的手:“放心,聂源哥是个好人,云平扶我回去就行了,孩子们我也带回去了。”

唐晚吟这才留下来。

那边聂源解答完村民的问题,总算是找到时间跟唐晚吟说话了。

才初春的天气,聂源的脑袋上一脑袋的汗:“不好意思啊,让你久等了。”

唐晚吟连忙道:“没事没事,大队长找我说什么啊?”

聂源笑了:“你是小祁的媳妇儿,你就跟小祁一样喊我聂源哥吧,都是一个村里从小一起长大的,不用搞那些套路。”

聂源说话挺朴实的,唐晚吟也笑了:“可你到底是大队长啊。”

聂源道:“大队长也没啥,就是个名头,村里的日子能好过起来才是正经事。”

“要是别人能让村里富裕起来,这个大队长给别人当也是一样。”

聂源说这话,真诚,也霸气。

三年的学习不是白学的。

他是真的有把握让村子富起来的。

唐晚吟也很高兴:“那可就太好了。”

知道新大队长没有那满脑子的官腔本位主义,一心想让村民致富,这可太对唐晚吟的胃口了。

聂源这才说起自己找唐晚吟的事儿:“是这样的,小祁写信都跟我说了,我这回能官复原职,你跟小祁帮了我大忙。”

唐晚吟受宠若惊:“没有没有,其实……其实也不是为了谁,就是为了我自己。”

在李山手底下,可真没什么好日子过。

聂源笑道:“我知道,但我不是受益者吗?所以还是要跟你说声谢谢。”

“聂源哥太客气了。”

聂源表达完感谢之后,才说起正经事:“小祁把家里的情况给我介绍了一下,你这边护校出身,现在也拿到毕业证了,属于知识型人才。”

“玉英妹子跟小何又有放牧的经验,而且小何还是畜牧专业出身的,看着是个文化人。”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村今年不是搞试点吗?但是上头也有顾虑,目前还不能公开,所以只能悄悄派一个技术员下来,剩下的,还得我们村里自己想办法。”

“目前报名的已经有两百多头猪了,应该还有些人会回家商量,陆陆续续增加,我估摸着最后的规模应该在四百到五百之间。”

聂源做过详细的计划跟设想:“按照科学养猪理念,最少一百头猪就要配备一个专业技术人才,咱们村应该设立四到五名。”

唐晚吟点头:“这是好事啊,重视科学重视技术。”

现在的人养猪普遍也就两三百斤。

虽然有品种跟饲料的限制,但是着实也太少了。

因为后世的猪,普遍都在四五百斤,还有超级大猪,六百到八百斤的。

都是可以尝试的。

(小科普:我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约克夏猪,是英国跟中国品种的杂交猪型,分为大中小三种,国内习惯称为小白猪、大白猪等,成年公猪体重为300~450千克,母猪为200~350千克。因为长得快,出肉率高,下崽多,很快就在国内推广开了。

本文设定的试点生产队养殖的猪就是这种大约克夏猪,也称大白猪。

大白猪的三个优点如下:

1、成长快:成长期一天能长750克,六个月体重就可以达到90公斤;

2、出肉率高:尤其是瘦肉率高,屠宰率为72%,瘦肉率达60%~65%;

3、下崽多:正常8到10个月就可以配种下崽了,产崽数量在9-11头。

大白猪最高可以长到六到八百斤,但是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为了保证肉质鲜嫩,所以通常在两百多斤的时候就出栏了,并不是只能长到两百多斤哈。)

唐晚吟对猪肉有执念,养得越多越好,那样她吃肉也就越容易。

聂源听见唐晚吟很推崇科学养猪,也很高兴。

笑道:“没错,要科学养猪,我也给你放个话,这回上头给我们下发的猪种是新引进的约克夏猪。”

“前两年已经小规模试验养殖过了,跟单纯的本土猪相比,长得快,出肉多,耐病性也强。”

“这一回全国一共选了二十多个地方做试验基地,进行预推广,我先前就对养猪感兴趣,加上之前那事儿……也算是我的一个执念吧,所以看到上头有这样的政策,就立刻报名了。”

唐晚吟明白:“这是好事啊!”

“所以”,聂源跟唐晚吟商量,“我找你有两个事儿。”

“第一,以我的名义,你扩大养殖规模。”

“第二,我想聘请你跟玉英和小何,做咱们村的技术员。”

“技术员?太好了啊!”这个唐晚吟真没想到。

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好事等着她!

玉英姐跟小何都不用下地了,太好了吧!

聂源见唐晚吟高兴,连忙又道:“但是你回去找玉英他们商量一下,这个技术员也不是好当的,我能够给你们一些帮助,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推广实验,养猪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聂源的语气有些沉重:“猪是村民的命根子,要是猪出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对技术员有意见的。”

有意见都是轻的。

动了人家的命根子,不把技术员给生吞活剥了就算是好的。

唐晚吟明白过来了。

技术员这活儿可不轻省,压力大,还容易遭骂。

唐晚吟点头:“我明白了,我回去找大姐他们商量一下。”

聂源点头:“行,就这两个事儿,你们商量商量,我的想法是再给你们加十五头,你们奔着三十头去。”

听到这个,唐晚吟连忙道:“三十头这么多的话……自家院子肯定是养不下了,村里能不能有点儿扶持,比如给建个猪窝什么的?”

聂源笑道:“放心吧,肯定会的,我这边已经拿到了上头给的技术图纸,里面就包括科学化养猪的猪窝图纸,我接下来就会找人开始建窝了。”

唐晚吟听了,大为高兴:“那就太好了!”

从老村长家离开,唐晚吟一回去就跟孟玉英跟何云平商量了。

这等好事,孟玉英跟何云平都看得很明白。

风险是伴随着收益的。

全国才二十几个试验点,这是很容易做出成绩来的。

他们这种几经波折的边缘人,缺的就是这种机会。

还商量什么啊。

果然,三人很快达成一致。

为了这事儿,唐晚吟还特地去镇上给孟宇祁寄了封信。

孟宇祁的回话只有三个意思——

第一,听聂源的,聂源人品可靠,思想先进,尤其这三年的学习,对上头的政策了解更加透彻。

第二,两张机械图纸已经经过审验,随信寄回三百块钱,其他的缺口他再想办法。

第三,想她。

前两件事写了一页信纸,后面想她,单独写了一整页。

这家伙,分明是知道唐晚吟会拿第一页信纸给孟玉英他们看,所以语气无比正经严肃,仿佛一点儿私心都没有。

可是后面一张,那叫一个缠绵暧昧。

唐晚吟看得都面红心跳。

难怪说以前的人会写情书呢,啧啧,这遣词造句,让她看了三遍心里还是小鹿乱撞。

几人达成一致,自家领了十五头猪,聂源单独以自己的名义,又领了十五头。

一共三十头猪,就在村外的野地里起了猪圈。

正好孟家的屋子在村头,离野地不算远,方便照看。

(PS:本章内有科普内容,但是放心,本章超长,正文字数已经超标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