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甩掉倒霉前夫,我成了旺夫小娇妻
  4. 第256章 扎根京城,黑作坊
设置

第256章 扎根京城,黑作坊(1 / 1)


虽然没有订下礼服,但几人对纪夏的设计却是非常认可的。

四人各挑了一套四件套,约定好下回上门的时间,江采蓉跟着三位男生愉快地走了。

几人一走,陈竞含笑抓着纪夏的手:“王府井开店的事情基本稳了。”

纪夏挑了挑眉:“他答应了什么?”

“他告诉我了,上面会议上已经通过开放私营,会在元旦开始生效,生效后他找人提一提,让我们先办就好了。”

八零年政策放松的事情,纪夏当然知道。

不过,她也清楚某些部门的办事效率,尤其像他们这种没有门路的,不知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办下这营业执照呢!

现在有谢桉帮忙的话,肯定可以放心一些。

国庆长假回来,所有人都忙碌起来了。

王府井的店铺装修已经确定,陈竞催促着林师傅加紧动作,尽量在十二月前把装修弄好。

小作坊设分两条生产线,一条负责婚嫁风,一条负责普通女装。

因为要准备两个月后的店铺铺货,只有一半的生产线供销京城的几十个小贩,缝纫机与女工便有些不足。

陈竞又让南方的陈小刚从电器市场下订了三十台缝纫机,让运输公司送到北方。

三十台新车与两台打边机再送到四合院,内院的空房间几乎摆满了。

陈竞唇角上扬,压也压不下来:“后院房间满了,前院还可以再来一批,这院子最多只能装一百五十台机车,再多便不行了。”

这语气与表情,纪夏真想说,装!

“担心什么?金鱼胡同还有一个四合院呢,那个比这个还要大一点。”

陈竞却一口拒绝了:“不行,用四合院作生产线,太吃亏了,那个院子有空收拾出来,给我们自家住的。”

“赚钱了,到时在城郊找找地皮,买下一块地皮建个大厂房,更省事。”

等她毕业出来,两人结了婚,也得考虑生孩子的事情了。

凭两人现在的身家,这么多房产,怎么不得生上三五个小子继承家产。

有个大院子,多少个孩子都有地方住,还有地方玩,孩子多点更热闹。

陈竞心底喜滋滋地想着。

幸亏他没把心底话说出来,让纪夏知道,也不知要不要把他脑袋打成狗头。

房产大概是国人最执着念想。

国庆过后,侯方便缠着陈竞带他去找房管局的同志,去看了上回陈竞所说的小房子。

小房子不大,大概八九十平方,加上入口十来平方的的小院子,全加起来也不过一百零七平方。

但侯方与侯小莲都非常满足,两人把所有的存款全都用掉了,还跟陈竞借了两千四百块,约定一年内还清,从工资内扣。

房本办下之时,侯小莲在集市上买了几斤羊肉和其他菜,在家做了一顿丰盛的一餐,请众人吃了一顿入伙饭。

看到侯方与侯小莲在京城有了自己的房产,陈秋雨也心动了。

她心中犹豫了许久,事后寻上纪夏:“夏姐,你说我要不要在京城买个房子?让自己也变成京城人?”

“买房子?当然好呀,有自己的房子,也是自己的退路,以后就算嫁了人,跟家人吵架了,自己也有地方可去。”

不过,买房要趁早了,经济开放后,房价是一日千里,工资的上涨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的。

纪夏闻言也对陈秋雨竖起了大拇指,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了,知道争取自己权益了。

陈秋雨还担心纪夏不赞成她的想法呢,闻言不禁一阵高兴:“我去找三哥,让他帮我问问,有好的房子叫我去看看。”

“等等。”

纪夏拉住了她的手,狐疑地挑了挑眉:“买房没问题,不过,你有准备好的户口本吗?”

侯方与侯小莲带着户口本,因为这两兄妹家中没人了,他们出远门的时候,陈竞提醒他们把所有重要证件带着。

但陈秋雨家中还有父母兄弟,所以只带上了大队证明与派出所开的证明,户口本是没有的。

“还要准备户口本?户口本在家里,现在怎么办?”

纪夏冷静地给她出着主意:“给家里发电报,找个借口说厂里要办居住证明,要户口本,让家里把你的户口分户寄来,另一方面,让你哥找房管所同志帮忙留意适合的房源。”

陈秋雨闻言高高兴兴地走了,至于房子买不买得起?有哥嫂在呢,大不了省吃俭用,借了尽快还就是。

……

刘津抱着一个文件夹迈着稳健的步伐去了到了办公室:“林总,这是我们最近谈下的合作商,有十三个厂家愿意跟我们合作,定期给我们供货。”

林琛接过文件打开看了看,里面是十几个厂家签下的合作协议书。

他把一份份协议书认真看了一遍,看到最后一个协议书,不禁皱了皱眉。

“这是什么?白马批发1303店铺?怎么是店铺?他们生产的厂家在哪里?还有公章呢?厂家的公章也没盖?”

“林总,我们查过了,那个批发铺的货品是江市下面一个公社的小作坊生产的,还是一个私人的黑作坊,连法人也没有,白马批发的负责人是他们对外的负责人。”

林琛吃惊地抬起头来:“黑作坊?没有法人?连负责人也找不到一个?这样的资质,你怎么会把他们加上的?”

刘津露出一个无奈的苦笑:“林总,我们从白马批发进货半个月,前后进货四千八百多件,基本能在一个星期内出完,出货率是最高的,目前来说,它占比不到百分之二十,但出货率占五成。”

林琛:“为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货更受欢迎?”

“大概是他们的设计师的缘故,她设计的新款跟紧港台流行风格,更受大众的欢迎。”

林琛无意识伸出中指在桌上轻敲着:“这小作坊是什么规模?私人办的,肯定有老板吧,老板是哪一个?”

“据可靠消息,国家很快开放私营执照,联系下他们老板,问问他们有没扩大的打算,如果是资金有问题,我们可以注资,尽可能让他们工厂正规化,再与我们签合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