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医科大学的魔幻宿舍
  4. 第24章 月票(下)
设置

第24章 月票(下)(1 / 1)


在寻找解决月票难题的日子里,偶尔也有人想借用一下王老六的月票出去溜达一圈。但老六原则上是不愿意借的,他真的怕被没收了,毕竟那六个人没有办法说出字正腔圆的本地话“月(这里发第三声)票(这里是轻声)”。

王老三和马老五,一开口就有一股大葱味,肯定是售票员重点甄别的对象。所以,虽然老六可以把月票借给王老三,但老三从来没有敢尝试过到公交车上蒙混过关的。

这期间,只有老幺成功的从老六那里借到过月票,并且能够全身而退归来了。回来后,老幺洋洋得意的给大家分享了他成功的经验:

“上车之前要做好准备,一定要把大拇指牢牢的捏住有相片的位置。这样售票员就不会看到相片跟本人不一样了。”

“上车一定要从后门上,尽量站在离售票员较远的地方,这样她就看不见了,也一般不会过来查票的。”

每每说到老幺得意的时候,他基本就不结巴了,并且越是复杂的话,他说的越是流利。后来大家总结,老幺基本属于“你我他”三字结巴,每次他说到这三个最简单的字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结巴起来。

当然老幺的南省本来就跟W市是邻居,语言的发音也有很多类似之处,最大区别就是同一个字的逻辑重音的不同而已,这是老幺先天的优势,是老三和老五不具备的。

老幺这次能够逃票成功,除了他的胆大心细之外,他的结巴还是帮了大忙的,那简单的“月票”两个字,他结巴了半天也没有说全,非但影响了售票员对他是否是本地人的判断,而且还阻碍了别人上车,于是他就被一群人给直接挤到角落里了。

老幺的成功只是个例,不具备推广价值,只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比如用大拇指捏住照片,比如尽量站在远离售票员的位置,但结巴却是很难学会的。最关键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月票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要一劳永逸的解决的。

老六一个高中同学的来访,终于让大家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和方向。老六的这个同学,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画的一手漂亮的工笔画。在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困扰505-1-17宿舍的月票问题。没有想到老六的那个同学语出惊人:

“正规渠道是办不出来的,但你们不能画一张月票吗?”

画一张?这是505-1-17宿舍的所有人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一个办法,当然主要是根本就不具备基本的绘画能力,所以从来就没有人想过。现在,有专业人士提出了高见了,一下子就拓宽了大家的思路。于是,6双12只眼睛齐刷刷的看向了老六的那个学美术的同学。

老六的同学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期待,当然也知道那6双饱含深情的眼睛的殷切的期望,更深深感到了自己身上的重任。绝对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那一刻,他的耳边似乎响起了电视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歌:

“为了同学的微笑

为了友情的丰收

峥嵘岁月

何惧风流”

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掉链子,坚决不能给老六丢脸,于是他毫不含糊的一拍胸脯,自信的说:

“交给我了!下周给你们送来,但这次只能提供这个月的,下个月新的月票出来之后,再画那一张。”

然后话锋一转:“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去画,不保证是否能够蒙混过关,那就要看你们自己的了!”

众人齐点头,“没有问题,只要你画出来,剩下就看我们的发挥了。”

于是老六跟他的同学走后,大家都开始掰着手指头计算老六同学下一次到来的时间了,即将拥有了跟本地人一样的待遇了,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月票了,以后乘车终于可以免费了,虽然还没有看见成品,但想想也能兴奋的几晚上睡不着觉。

下一周,老六的同学没有食言,还真的又一次来到了学校,随身也携带了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精心画出的月票作品。大家把画的月票跟老六的真实月票进行了360度无死角的对照,虽然还是略有不同的,但如果不仔细看,尤其是在灯光昏暗的地方,更是看不出差别的。基本验收合格。

接下来就是这张山寨版的月票归谁使用的问题了,因为归谁就要贴上谁的照片,还要用蓝色的蜡笔画出一个类似章子一样的圆形的轮廓,这样才能更逼真。

老三胆子小,不敢用;老五比较清高,不屑用;老二根本置身事外,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老四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也是只敢旁观而不敢亵玩。只有老大和老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最终,这张山寨版的月票就归属了老大和老幺了,也只有他们两个的心理素质可以面对售票员严厉的审视的目光的时候,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可以做到面对任何情况都处变不惊的。

至于他们俩如何分配使用权的问题,他们可以自行协商。谁出门要用的时候,就临时贴上谁的照片,就是一支蜡笔画个圈的事情。虽然无论是老大还是老幺,画一张月票是做不到的,但在自己的照片上画一个模模糊糊的半圆还是绰绰有余的。实在画错了,老大那里还有剩下的小半瓶“退字灵”呢,上次在羽毛球网上更改主权的时候,没有用完。

从此老大和老幺就过上了幸福的公交车生活了,出门必坐公交车,哪怕只有一站地的距离,也不能浪费享受月票带来的福利。奇怪的是,他们从未被抓住,一直都是平平安安的。

看来,售票员基本都是责任心不强的。老大既不结巴,“月票”两个字说的也不标准,他的“月”字还是能够咬准第三声的,但“票”字本来应该是轻声的,他一般会说成第二声,难道这是郊区的方言?难道售票员不但眼睛不好使,耳朵也有毛病吗?百思不得其解。

其他人,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从头至尾就没有享受到免费公交车的福利,只能还是悲催的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一张张皱巴巴的毛票买票乘车。朝思暮想的月票的到来,并没有改变这四个人的命运,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的一切还是照旧的。他们手里的那些旧车票,从来没有办法登上新开来的公交车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难道结巴和出生地的不同,也是区分是否能够享受一个城市免费公交福利的标准之一了吗?伦敦郊区音居然也是正宗的英语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