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改土归流”的改革,虽然利在千秋,但毕竟严重侵犯了当地土司的权力和利益,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古以来的特权,因而蠢蠢欲动。土司叛乱此起彼伏。
清政府为了平叛频繁用兵,耗费钱粮不可计数、
雍正十二年,贵州黎平人包利在古州以“苗王出世”号召苗民反清。
第二年,官吏滥征钱粮,古州地区的八妹、高表等寨苗民蜂拥而起,聚众2万余人。古州总兵研勋率兵镇压,苗民大败。于是包利又转移到台江,队伍得以发展壮大。
随后,贵州巡抚元展成、提督哈元生等下令古州、清江(剑河)的几百清军前往镇压。然而,苗民反而包围了台拱番招坉汛城。于是元展成调集5000人去解围,结果在半路被苗民包围。
事态发生后,雍正帝立即调动6省2万余清军进入贵州平叛。然而,清军在贵州并未迅速平定叛乱,苗民趁机进攻清军空虚的营寨,叛乱范围涉及整个黔东南,苗民攻占了凯里、黄平、余庆等地,向镇远、思州等府推进。
在这个关键时候,雍正帝去世了,乾隆帝上台。这是乾隆面对的第一个挑战,他将平定苗乱作为当时最重要的事情,
弘历说:" 苗疆用兵,乃目前第一要务。"
当时,朝廷的许多大臣攻击鄂尔泰,主张停止改土归流,甚至提出放弃“苗疆。还说雍正晚年也有放弃苗疆的想法。
乾隆继位后,首先将主张放弃苗疆的大臣张照拿下,给他安上一个“假传圣旨”的大罪,说雍正帝
弘历说:" 绝无放弃苗疆之意。"
如此,朝廷大臣就不敢反对乾隆帝了。
随后,乾隆任用湖广总督张广泗为贵州巡抚,总理苗疆事务,并将元展成、董芳、哈元生等革职拿问。
为了规范清军纪律,乾隆下令禁止清军滥杀,提倡以德济威,以争取民心。
在平叛方略上,采取先安熟苗,后捣生苗,再惩熟苗,各个击破的战术。
当年十二月,张广泗在凯里兵分三路挺进苗疆,总兵力达到了1.2万人。三路清军以围攻的方式对清江发动了进攻。在清军的猛烈进攻下,苗民不断失利。清军在年底就攻破了几十个较大的苗寨,苗民死伤惨重。
乾隆元年三月,清军已经攻破了200座苗寨,包利被迫退守雷公山。
雷公山盘亘数百里,是贵州四大名山之一,这里地势崎岖、森林密布。包利将雷公山的道路挖断,以图据守。张广泗则扼守各个路口,然后四面搜剿。
到四月,包利被俘,苗民士气大落。五月,清军结束了雷公山之战。到九月,清军平定了整个苗疆。
这场打了近三年的平叛战争,是整个雍正朝改土归流过程中,规模较大的土民叛乱之一。此战共毁苗寨一千二百二十四所,斩杀一万七千余人,俘掳二万五千余。
平定苗乱后,乾隆下令“永除新疆苗赋”,以安定苗疆。除此,乾隆还规定
弘历说:" 一切自相争讼之事,俱照苗例完结,不必绳以官法。"
如此则为“以苗治苗”。
对于派遣到苗疆的官吏,乾隆必定严加审核,一定要选择清官前往,以免激烈阶级矛盾。
乾隆还在贵州推行屯田政策,大大减轻了苗民的负担。
在张广泗治理时期,苗疆屯军垦田总数在七万亩以上。垦殖活动的大力开展,促进了地主经济对原土司地区领主经济的取代。清查、没收和变卖土司土地,进行新的土地分配,客观上在民族地区扶植了一批新兴地主,一些原本无地的夷民也获得部分土地,逐渐转变成为自耕农。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