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石头坡上梨花开
  4. 第1章 迁居塘洼子
设置

第1章 迁居塘洼子(1 / 1)


1965年2月,我出生了。我出生的那个村子名叫木樨村,这是一个连名字都带着花香的村庄。

木樨村南边有一条河,名叫木樨河。木樨河呈弧形,自东向西流经村边,流了十几里后流经县城,再流十几里就流出县境了。木樨河流出县境后不久,汇入建溪,建溪是闽江的三大支流之一。村子的北边有一条水渠,终日流水脉脉。村子的北边原来是没有水渠的,1958年,县里要建一座小型水电站,地址选在木樨村的村尾,也就是当年我父亲开荒种豌豆的溪骨山边。水渠是为水电站发电而修建的。

水渠东起瓦厂,西至溪骨山,全长约二千米,渠水引自木樨河。渠水缓缓流过村庄,流到水电站,则奔腾而下,发完电后,又回归木樨河。木樨河与水渠之间有一道水闸,就在瓦厂的边上,小时候去瓦厂玩我见过。水渠建成后,人们在渠上搭了三道简易木板桥,其中一道就在我家新厝附近。

我是在旧厝出生的,旧厝在江厝巷。我6岁那年,父亲在村东头盖了新厝,于是我们家就搬到了新厝。我家新厝离水渠不远,打开后门进入菜园,菜园的篱笆墙一直伸向水渠边。 出了我家的菜园子,沿着渠边逆流而行,走不到半里地,就到了石头坡。

石头坡长约一千米,宽约五十米,不很高。坡上生长着野草和灌木 ,其中有一种灌木枝条细细长长的,到了春天枝上缀满小小的白色花朵,远望像是落了一层雪,长大后我才知道,这种灌木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一一雪柳。这是石头坡留给我的最初印象。这里原来是一片沙地,和果园的沙地是连成一块的,1958年修水渠时,来自莆田的民工,把修水渠挖出的泥沙石头,全部堆积在这里,就形成了后来的石头坡。

石头坡东西走向,坡的北面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紧傍水渠,沿着小路一直向东走,尽头处是水闸,跨过水闸边上的石梁,就到了瓦厂。小路的尽头,也是石头坡的尽头,再往前就是木樨河了。坡的南面是一片沙地,面积很大,沙地上种了许多果树。下了石头坡,沿着沙地一直向南走,走了大约一里地,下了一道斜坡,就到了木樨河的河滩了。

石头坡和沙地归村里的果队所有,村民们把这一大片的地方统称为果园。

在我家和果园之间,是一块狭长地带,北起水渠,南至窄广子巷。这一片区域原来是一片荒地,七十年代初期,随着人口的增长,村庄也在扩大,这里也就开始有人建房居住了。人们给这个地方取了个名字一一塘洼子,因为这里有一大一小两口池塘。

父亲在塘洼子盖的新厝是闽北乡间常见的民居一一黑瓦黄墙,土木结构。房子坐北朝南,共建了两层,一层住人,楼上放东西。1970年冬天,刚搬到新家时,院子还没有建围墙。大门进去是堂屋,堂屋进去是后阁,后阁里开了天井一一采光用的。上楼的楼梯在后阁靠北墙而建,向上呈曲尺形。北墙紧傍楼梯处开了个小门,出了小门就到了我家的菜园。菜园很大,有两百多平方米,呈长方形,从我家屋后一直连到北渠。

堂屋和后阁的两边是房间,东西两面各三间。东面第一间是我和二姐的卧室,中间一间是我父母亲的卧室,最里面一间用作信用社办公室。西边的三间房间,从南到北依次是大姐的卧室、杂物间和厨房。用作信用社办公室的那个房间,靠东墙也安了一张木板床,晚上哥哥就睡在那里。

我家门口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小路的两边各有一口池塘,南边一口池塘比较大,北边的一口池塘稍小一点,塘洼子的名称就因这两口池塘而来。池塘里的水常年浑浊,白鹅、鸭子喜欢在池塘里悠游,水牛也喜欢在那里打滚。夏天的傍晚,池塘里总传来“呱呱一一,呱呱一一”的声音,我知道那是青蛙在叫,但外公说那一片热闹中,除了青蛙的叫声,还有田狗也在叫一一田狗是一种类似青蛙的两栖生物,村民们喜欢捉田狗炖汤喝,青蛙却是不捉的,因为是益虫。外公的话让哥哥听了心里痒痒的,总想着钓池塘里的田狗,但最终也还是没钓成,也不知道为什么。

池塘的边上长着几棵桕树,六妹和七妹小时候头上毒气大,一到夏天就长疖子,母亲折了几枝桕树枝煎水给妹妹们洗疖子,每次都把她俩洗得哇哇直哭,但洗了几次疖子也就消了。到了秋天,桕树的叶子全红了,红得透亮,很漂亮。

当我们家搬到塘洼子的新厝时,这里还比较荒凉,只住着十几户人家。虽然住户不多,小孩子却不少,在这里,我认识了两个最好的玩伴一一蓉子和阿玉。

从6岁开始到13岁去县城读书之前,这八年的时光,我都是在这一片区域度过的。这里,是我童年时期的摇篮,少年时代的乐园。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塘洼子住户不多,孩子却不少。在众多的孩子中,蓉子和阿玉和我最要好。

阿玉比我小一岁,单眼皮,活泼又可爱。她家离我家不远,走一小段路就到。阿玉是家中长女,下面有两个妹妹,那时她父母还只有二十多岁,祖父母都还健在。

蓉子家在果园边上,她家菜园与果园只隔一堵墙,果农到果园干活,都要从她家门口经过,因为果园的门就在她家附近。蓉子家离我家稍远,从我家出来左拐,走二十几步到阿玉家,从阿玉家门口向右拐,穿过一条曲折的小巷,才到蓉子家。

蓉子姓王,与我同岁。她眼睛大大的,容貌姣好,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蓉子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她的父母亲和我父母年龄相仿,我们两家关系密切。

蓉子父母和我父母年龄相仿,但蓉子的哥哥却比我大姐小了五六岁,这是有原因的。据母亲说,蓉子的母亲原来是村里一户人家的童养媳,丈夫懦弱,婆婆凶悍,蓉子的母亲常常被婆婆虐待。全国解放后,政府宣传婚姻法,蓉子的母亲是村里第一个提出离婚的人。蓉子的母亲离婚后不久,就认识了王叔叔,他们是那个年代的自由恋爱者,勇气着实可嘉。

忘了是怎么认识阿玉和蓉子的了,只记得当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们都带着弟弟妹妹。我们三个一起玩捡石子,一起跳房子、跳橡皮筋,每次我们都玩得很投入。当我们尽情玩耍的时候,我们就任由弟弟妹妹们在地上爬。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