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唐回眸
  4. 第3章 封爵
设置

第3章 封爵(1 / 1)


张守珪擢升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领了金银赏赐,风风光光地回幽州去了。

张九龄事后得知李林甫参与的始末,通过这事,察觉李林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副小人做派嘴脸,媚主求荣,心中对他的鄙夷一日胜过一日,甚至不愿正眼瞧他。

崔希逸接任牛先客河西节度使之职,牛仙客即将调任朔方。

临行前,二人对坐闲叙,牛仙客道:“河西军民团结,今后就靠崔将军守护了。我在的这些年,各郡县皆有所积余,还望崔兄以后诸事顺遂。”

崔希逸道:“近几日交接军务,我见牛兄无论政绩还是胸怀,皆可入朝为相,来日若有任何需要之处,牛兄尽管开口。”

牛仙客道:“崔兄谬赞了,三省岂是我等愚人能够妄想的。”

崔希逸道:“牛兄谦虚了,我以为,三省就该牛兄这样的贤能之才担任才对。”

三个月后,崔希逸已将河西情况掌握清楚,上奏朝廷,称牛仙客在任时厉行节约,积蓄大量财物,政绩可观,满朝上下,无有可比。

李隆基看过奏书,命刑部张员外郎前去河西考量实际情况,可有夸大喜功之嫌。

崔希逸远迎张利贞,几日之内,带其访遍河西各地仓廪,处处盈满,器械精劲,百姓安居乐业,纷纷叩拜朝官。

张利贞回朝后,如实禀奏,李隆基大悦。

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李隆基细细思虑,欲任命牛仙客为六部尚书。他叫张九龄丞相来紫宸殿议事,刚一提出拔擢计划,张九龄当即反对。

“陛下,臣以为不妥。自开国以来,尚书之职乃德高望重者才可担任。”张九龄道。

李隆基道:“牛公在河西,若不是德高望重,何以接任之官,为其奏功。”

张九龄道:“牛仙客乃边陲小吏出身,陛下若骤然将其提拔到清要之位,恐遗羞朝廷,且满朝功绩卓著之人甚多,何以单独提拔这一个。”

李隆基被呛得在腹腔中哼了一声,道:“那给这等边陲小吏出身的功臣加封爵位如何?”

张九龄对皇上不肯罢休的架势表示不解,他道:“陛下,封爵乃为奖功赏劳之计。牛仙客身为边疆将领,其充实仓库,修理武器械备,是其本职,不足以论功行赏。陛下若非要施恩,赐金银钱帛即可,臣以为,不可封爵。”

李隆基黯然,忽而想到什么,又道:“张相口口声声说牛公出身低微,难道你是出身名门吗?我朝自恢复科举,多少寒门、胡将身担要职重任,边陲小吏如何,何以不能重用?”

张九龄刚还言辞凿凿,此刻脸色顿时铁青,他答道:“臣确乃岭南寒门,不如牛仙客出身中原,但臣当年进士及第,身在朝廷中枢,执掌文诰多年,几经沉浮历练,而牛仙客此前只是边疆之吏,不在朝中,其目不知书,职有所限,如提拔为六部之长,加以重用,恐怕难孚朝廷众望。陛下,其固然确为清流人士,储财出众,可朝廷选人若不注重文德高贤,引起满朝非议,到时怨声载道,恐失陛下贤明,还望陛下三思啊。"

李隆基说不过他,心里清楚张九龄表面看似事事为朝廷着想,为他着想,实则又事事反驳自己,要自己迁就退让。这江山社稷,也不知道到底是姓李,还是姓张。

李林甫又为定赏之事奏请陛下明示,李隆基气还未消,见李林甫来,正好与他抱怨道:“朕论功行赏,张相理论颇多,人人都要论资排辈,岂不让英才寒心。”

李林甫宽慰道:“臣以为,只要有才识、有能力、有功绩,皆可按照前朝先例,破格录取,何必满腹经纶,非要文治武功。”

李隆基道:“朕与爱卿同感。可张相死活不同意为其封相;朕退让一步,封爵犒赏,张相依然不依不饶,只肯让朕赏赐金银。朕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林甫进言道:“陛下,朝廷天子用人,有何不可之说,但张相如此不待见牛仙客,若他入朝为相,想必日子也不好过,到时非但无法发挥才能,为陛下分忧,朝中反而又失去一位贤能大臣。”

唐玄宗点点头,李林甫接着道:“臣以为,牛仙客既有宰相之才,又有宰相之贤,张公为书生出身,免不了酸腐之气,未能体察圣上对朝廷用人的思虑。”

李隆基道:“爱卿所言甚是,正是如此。那爱卿以为,牛仙客该如何封赏为妥?”

李林甫道:“回陛下,臣以为,可先赐爵封赏,留待后用。”

李隆基心情豁然开朗,仿佛堵死的心口终于打开了一道缝隙,他点点头,道:“不错,像他这样的人,先赐爵观察一下,再让其入朝也不迟。”

一个两面三刀、时常背后在皇帝跟前出言献计、专门献媚与他唱反调的李林甫,已经够叫张九龄头痛了,他无法想象,再来一个靠积蓄有功而直接一步登天之人,该如何与其同朝共事。

李隆基赐封牛仙客为陇西郡公,食封三百户。牛仙客不知,整个中书省为了他,风云何等变幻。

牛仙客受封所得,差人拿出一半,分与崔希逸,剩余皆留存不动,节俭非常。后得知李林甫为其争取爵位,寄书致谢,表达感恩,至此,李林甫囊中,多了一位忠实可靠的追随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