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乡道往事,小河旁边是故乡
  4. 第14章,整合并村
设置

第14章,整合并村(1 / 1)


从土地改造到互助合作,再到人民公社,遇到不少灾害,战胜了许多困难,集体化制度深得人心。接下来人民公社建设,需要改善环境,整合并村,把王屋村组建成生产队,开荒造田,扩大生产规模,实行按劳计酬,多劳多得,集体化分配机制。

大生产不仅要人多,还需要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找到更好的方法,解放劳动力,发展生产力。振兴大集体,必须土地统一规划,把房屋建得井然有序,整洁宜居。

由县级以下部门组成的一大队人马开到村里来,他们是来指导工作的,不是来吃干饭的,是来为村里办实事谋发展而来的。

土改队员驻进村来,做群众思想工作,一起下地参加劳动,同甘共苦,主要是传达上级下达的指示,执行整合并村的任务。

万事开头难,要开展工作,就要召开会议,调动全村的人来参加讨论,大家聚到一起才好找到头绪,听到大家的看法,再加以研究分析,集智广益,群策群力,才能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然后找出贫穷落后的真正原因。

生产队农忙时劳动,农闲时开会,十天一小会,半月一大会,把旧社会不合理的事情说出来,再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谋划新路子。几次会议下来,王裕堂和簸箕奶奶被任命为村里的一把手和妇女主任。

选堂爷做领头人,是因为他经历多,熟悉村里的情况,比其他人更懂农活,全村就他出过远门,嘴巴子交流起来也还行。更主要的是他帮当时的区公所运送过货物,跟工作队的一些人也认识,总之有多方面的原因。

选簸箕奶奶为妇女主任,则是她跟村里的妇女关系不错,懂得的道理比一般人多,能积极的组织起来搞生产,更主要的是她各方面表现不错,能力到位。

当然也有其它原因,开会的时候能积极发言,控诉旧社会的种种弊害,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提到要建立学校,她母子俩都没念过书,受够了没文化被欺负的苦。

搞集体化生产,就是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让更多的子孙后代学到文化知识。

堂爷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把村里的生产搞好,首先要把人心聚起来,人多力量大,人多办法多,人心齐了,没有干不成的事。”

工作队的领导说了,“必须先把村子周围一些单家独户,零零碎碎的住户,迁居到一起,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宅地。这样方便生活也方便生产,居住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哪一方面都有利无弊。”

簸箕奶奶说,“搞生产就是要种好地,除了要有干劲,大家扭成一团,更重要的还是水源,没有水,就等于担石头上山坡,白费劲。现在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要什么没什么,靠天吃饭不行,要靠我们自己啊。”

村里人也都说,种水稻没有水,一切都是空谈,解决了水源问题,一切都好办,得想出个好办法。

现在村里拿得出手的就那两头牛,靠人工耕地又苦又累,还做不了多少事,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一点都不夸张。

大家都说不能靠天,也不要信天,一切财富都是经过劳动创造的,要干事创业,就不要怕苦怕累,自力更生,勤劳也能白手起家。

开了许多会议,主要是整合并村的话题,树立新文化风尚,建成整齐美观的家园。最后工作队的领导拍板决定,先规划好宅基地,整顿好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农村文化风气,新思想和新观念,把认识统一到劳动生产上来。

被整改的对象主要是九爷的家族,他们在全村是兄弟姐妹最多的一家。

原来九爷家也是王屋村人,他父母生了九个孩子后,就想开枝散叶,独建新村。在清末民初时举家迁了出去,在村后的上岭坡盖了几间草棚房,说是离那儿的田土近,便于耕作。

后来发生许多诡异的事情,九个人只剩下三人,着实令人吃惊。

碌爷家在全村只是子女最多,但儿子不是最多,有的家庭四个儿子。

在一次秋季的会议上,山背奶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她说“我们整合并村,家家都要打许多许多的土砖,就把村前那几口小池塘合并了,在里面挖土打砖,再挖深一些,建成一个大水塘,养鱼灌溉,一举多得。”

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一来解决了建房用砖的需求,二来扩建一个大鱼塘,蓄满了水,可以灌溉一大片稻田,这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啊。

地球人都知道,水是宝贵的,世界上任何生命都不能缺水,离了水就没有动物植物之分,水稻庄稼更需要水,每家每人每天都要用水,煮食做饭,洗衣洗脸洗碗,洗什么都要水。

总之,没有水就无法生产和生活,解决用水问题是头等大事,水是第一生产资源。

丫头奶奶的膝下已是三儿两女,她深知,人多了就有物质上的追求,她与山背奶奶的处境相似,十分赞同扩建池塘,打砖建房,垦荒造田,她们两个在这方面比簸箕奶奶更有体会。

当然,簸箕奶奶也很赞成这样做,她正在想办法为儿子娶媳妇,有了儿媳才能抱上孙子。人有什么希求,什么就最重要。不过,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人才是决定因素,她还是坚持以人为先的观点。

堂爷听到山背奶奶说的很有道理,拍了一拍脑门,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也支持“打砖扩塘”的方法。

驻村工作队与大家经过一番研究,也决定下来,就在池塘上和旱地上做文章。

会议最后宣布了两个消息,一是动员大家利用打砖的办法来挖塘,池塘越大越好,蓄水养鱼,灌溉水稻,二是创建一所小学校,解决大家期盼学文化知识的热潮。

最后领导还说“现在我们刚迈出第一步,将来还有许多许多的事要做,还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我们要团结起来,群策群力。俗话都说了,一人一心无钱买针,团结一心可以买金,现在就做好这件事。”

在政策牵头,群众动手的积极筹建下,一所“长陵小学”运应而生,选定好日子,聘请到老师,就揭牌开学了。

山背奶奶的小儿子,赶上了去新学校上学的年龄,遇上这样的好事,真是生逢好时代,活该他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有机会更需要努力,爷爷奶奶嘱咐他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喔,不要贪玩,要学出一点名堂来,给家里争光,给自己争气,为将来谋一条好出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