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彩霞的事。
沈槿卿道,“还有一事,想麻烦大伯母帮忙。”
“这么客气做什么,能帮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姚氏笑道。
“我打算开一家首饰铺,缺个掌柜。想找大伯母借个掌柜用一年,我会派人跟着学学,一年后归还……”沈槿卿道。
沈素儿不擅长与人交际,铺子需要一个掌柜的主持大局。
而姚家是商户,掌柜有不少。
“你要上学,这生意上的事,确实要一个妥帖的替你打理才行。”姚氏深以为然点点头,看向沈槿卿道:
“我有几个得用的人,送你一个。李嬷嬷,取纱娘的契书来。”
姚家这样的商贾之家,往往会从家生子中挑选一些培养他们识字算账,将来去各个铺面做掌柜。
姚氏也培养了四五个留用。
片刻后,李嬷嬷拿着一个锦盒从里屋走了进来。
姚氏将锦盒打开,取出里面一纸契书,递给沈槿卿:
“纱娘是自小学的算盘,做了十年管事,前两年升的布庄掌柜,行事很是稳妥体贴,往日时常与城中那些世家管事打交道,如今去你那做掌柜,想必能得心应手……”
“我将她送与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助益。”
沈槿卿微微惊讶,这可是一份大礼。
能独当一面的掌柜,还忠心耿耿,都是商贾之家花费十几年时间精心培养出来的。
这不是花钱能买到的。
沈槿卿原本只打算借用一下,没想到姚氏直接送她一个。
“多谢大伯母!”沈槿卿也不与她客套,感谢收下。她正缺人手用,姚氏帮了大忙。
姚氏见她收下,心中也高兴,她早就想帮沈槿卿一些,只是没有发挥的余地,顺念一想,她又连忙道:
“我在东街点翠坊还有一处铺面。李嬷嬷,去把地契拿来。”
说着,对沈槿卿详细介绍道:
“东街点翠坊,是长洲县卖首饰与成衣的坊市,想必这名字你也猜到,这里有点翠阁,因而卖首饰的颇多。你既是打算卖首饰,那最好是能在此处有一个店铺。”
“可惜位置不算特别好,只能算中等,胜在宽敞,你要是觉得铺面不算合适,就留下收租吧。”
说着,李嬷嬷拿着地契过来了。
姚氏将地契也塞入沈槿卿手中,“甭管用不用得到,这是我的一番心意,你务必收下。”
沈槿卿心中微暖。点翠坊是东街最热闹的坊市,铺面很难买,她原本打算租一个……
“大伯母,这铺面便算作入股……”
沈槿卿话还没说完,姚氏便笑着打断:
“我可不是要与你一起做生意送你的铺子,是大伯母的一番心意。你便是不做生意,我也要给你准备铺子,给你添妆的。莫要与我算这么清楚。”
“对了,你这原料进货,可有着落了?我们姚家倒是认识一些玉石商人……”
两人细细说了一些生意上的事。
姚氏把姚家的人脉介绍给沈槿卿用……
……
东街,点翠坊市。
沈槿卿将姚氏送她的铺子上下转了一圈。这是一座两层的高楼,原本是做成衣买卖,生意不景气,但愿意高价租铺子的人很多……
因为长洲县的公子千金,买首饰成衣,都会来点翠坊。这里聚集无数首饰成衣铺子,所谓货比三家,若货做的差一些,那自然不景气。
反之,生意爆火。
“妾身纱娘,见过小姐!”纱娘给沈槿卿行礼请安。
她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妇人,模样清秀,说话行事都十分沉稳。
姚氏将她给了沈槿卿,她以后便是沈槿卿的人。
“起来吧。我要在这里开一个首饰铺,以后你就是掌柜的。”沈槿卿看着她,安排道:
“首先这铺面要重新装修,外面要看起来富丽堂皇,里面精致典雅,用好料子,店铺前悬挂的避风灯要订做,订最贵的。”
纱娘瞪大了眼睛,“主子,那成本不少……”
“因为我们要卖最好最美的首饰。若要人相信你的货物,这门面不能寒酸。”沈槿卿淡淡道。
纱娘深以为然点头,眼神炫亮,没想到这一位深闺千金,说起生意经,竟然是一套一套的。
没错……
他们卖的是首饰,起码这铺面要看起来是买得起好料子的……
“去牙行买一批丫鬟,再去请个很会梳头的嬷嬷来教她们。”沈槿卿又道。
纱娘连连点头。首饰铺里卖的发饰尤其多,若要试戴发钗,那必然是要梳头的……
“铺中雇一批匠人,两位大师傅,再去寻几位老前辈,花重金去请,有独门手艺优先,教给我三姐姐……”
沈槿卿一件件事吩咐下去。
纱娘全用心记下了。
她最担心的便是遇到不懂做生意,却要瞎指挥的……
但眼前这位新主子,插手的事并不多,给自己很大的决断权。而她安排下来的,又无一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与细节……
跟这样的主子,不怕吃力不讨好。
自己做的好与不好,对方看的一清二楚。
“以后这铺子里的事,便交给了,你一应决断。若遇到什么麻烦事,派人传信与我。”沈槿卿最后说道。
纱娘恭敬行礼,“妾身一定好好筹建!”
沈槿卿直接将铺子交给她,她必然要好好表现。
交代完铺子的事,沈槿卿看向冬棋,吩咐道:
“冬棋,你留在这里学习两个月再回来。”
冬棋一直是替她管账的。
精于算数。
但她不懂首饰铺的买卖……
她要在这学习一段时间,明白首饰铺的收支,才能看明白账本。
“奴婢领命。”冬棋心底很不舍得离开小姐,但她是小姐的管账大丫鬟,总不能看不懂首饰铺的账本吧,她重重点头。
纱娘也立即道,“妾身一定会全力教冬棋姑娘!”
留下四千两,沈槿卿离开了首饰铺。而纱娘和冬棋,都开始忙的热火朝天……
……
时间如流水,很快便到了四月初一。
这是鹿溪书院的新生入学日,亦是秀君的册封大典。
五更天。
沈槿卿便坐上了去书院的马车。
冬画领着四个二等丫鬟,两个是沈家的,另两个是从外面新买进来的。
上次从牙行买婢女,沈槿卿便让冬棋挑两个识字的送过来。
她不能不带沈家的丫鬟,但也不能信她们。
冬棋留下后,她身边只剩下冬画与刘姑,能用的人手太少,正补上两个。
再加上刘姑,与新买的厨娘,共带了七个。
这一行人不少,但书院每个学生可带十人,还不算满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