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作弊,绝对不能允许有!
否则的话,又会产生新的'世家门阀'。”
隋文帝坚决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九品中正制里面的“门第”,就是一种明面上的“作弊”。
门第越高的人,最终被授予的官职就越大。
而那些门第低,或者没有门第的人,顶破天,也只能当一个小官。
最后,那些门第高的人抱团在了一起,垄断了官场,形成了门阀。
若是科举也存在“作弊”的话,那么靠着“作弊”上位的人,一定也会抱团在一起,形成新的门阀,阻止“反作弊”。
这也是为什么北周、北齐等意识到了世家门阀的威胁,却没有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了。
因为世家门阀的势力太大了,废不了。
只有大隋由于统一,皇权达到了巅峰,这才一举废了。
而好不容易废了九品中正制,可不能再让科举走“老路”!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这......辛苦房爱卿了!”
听着电台,唐太宗李世民知道自己还是想得太简单了,只好慰问几句房玄龄。
“谢陛下,臣不辛苦。”
房玄龄言不由衷地说道。
亏他之前还偷着乐呢!
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烫手山芋。
作弊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手段,想要一劳永逸杜绝,恐怕难上加难。
唯一的办法,恐怕只有见招拆招。
只要出现了新的作弊手段,就得立即针对性进行反作弊。
这样一来,他要干的活,可就多了。
......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干得漂亮,唐朝科举舞弊最大的源头就是考官。
如今我大宋后面,把考官给关起来了,断绝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提前联系考官的事情发生。”
赵匡胤十分欣慰道。
就比如,唐朝著名的长庆科场舞弊案,就是因为当朝宰相被人贿赂,于是提前委托主考官照顾贿赂的人。
结果放榜之后,那位考生根本没有在上面。
事没有办成,这就激怒了宰相。
同时,他发现中举的十四个人,也都是权贵子弟,似乎明白了什么。
于是他二话没说,直接向皇帝告状,说科举舞弊。
皇帝令白居易复试这十四个人,结果只有三个人勉强及第。
最后,涉事的主考官等官员,都遭到了贬谪。
并且由于中举的十四个人,都是朝中权贵子弟,涉及面大,这件事也成为了晚唐“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牛李两党为此争斗了四十多年,这加剧了唐朝的社会矛盾,让得统治出现危机。
而若是当时确定了考官,就把他们关起来,宰相都联系不到,那就没有后面那么多的事了。
至少,牛李两党不会那么快开始斗,能给唐朝一些喘息的时间。
“锁院制,咱们大宋不久的科举,就要施行!”
赵匡胤十分坚定道。
如今的科举,除了偶尔二三年一次,其它时间基本上都是一年一次。
像誊录制,还需要准备相关的人手,时间上可能有些来不及。
但锁院制,就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直接把考官关起来,提供食物就够了。
当然,即使是这样,同样可能存在提前联系考官的事。
例如提前预判考官的人选,在考官确定之前,进行联系。
但这么做的难度,无疑更大,成本也更高,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
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这么做。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再怎么反作弊,也总有人会找到漏洞,进行作弊。
想让他们不作弊,只有严惩作弊之人,让他们不敢作弊!
就像咱大明,这么多年来,就没有出过大的作弊案,未来估计也不会有,因为他们不敢!”
朱元璋如此道。
他十分清楚,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若是有人想要钻漏洞,总会找到漏洞。
想要杜绝这个现象,只有让人不敢钻漏洞。
而这就需要严厉的刑罚了,并且负责的官员也得受罚。
只有这样,这些考生才会老实,不敢去作弊。
......
画面继续。
【而说到科举作弊,影响力最大的,那莫过于明朝的“南北榜案”了。】
【公元1397年,明朝开始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经过反复斟酌,最后选定了大儒刘三吾为主考官。】
【会试的过程,一切正常,并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然而会试结束后,放出的录取榜单,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一共录取了五十一人,结果这五十一人,竟然都是南方人,所以这个榜单,又被人称为“南榜”。】
【这个榜单,一经放出,就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鸣冤告状,说刘三吾是南方人,搞“地域歧视”,偏私南方人。】
【消息传到朱元璋这里,他也很生气,要求彻查,并且从落第试卷中,增录北方人入仕。】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这就是那所谓的文官集团?比世家还要嚣张啊!”
唐太宗李世民,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如今大唐的科举,主要录取的是北方人,但实际上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北方世家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世家的人垄断了科举。
而根据电台所说,后面已经没有了世家门阀,但科举还是被南方所垄断了。
那只能说,南方出现新的一个势力。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电台前面所提的“文官集团”。
但就是现在,世家门阀也不敢将科举完全垄断,还会分给其它人一些名额的。
可那个文官集团,竟然敢完全垄断科举,未免也太跳了!
这简直就是嫌命不够长,踩帝王的“雷区”,逼帝王对其出手啊!
......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这后面的朝代,也太乱搞了吧?
连个北方人都不录,生怕人不造反么?”
赵匡胤也有些咂舌道。
科举制,最初的目的,是用来选拔人才。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又拥有了不同的用处。
例如在唐朝,它被用来压制、削弱世家门阀。
而到了他的大宋,它又被用来笼络人心。
毕竟他的“黄袍加身”,确实有些得位不正。
那么该如何控制相关的言论呢?
很简单,用科举!
大力推行科举,那些读书人自然会归附大宋朝廷,不会乱说话,从而就控制了舆论。
这也是他大宋基本沿袭唐朝的科举,不轻易废除某些科举科目的原因之一。
毕竟若是冒然废了一些科目,势必会触怒一些读书人,到时候他们乱说话,容易败坏他赵匡胤的名声。
而如果他大宋出现了只录南方人,不录北方人的情景,那恐怕北方的读书人会极为不满。
这样一来,人心就会尽失。
进一步会导致北方地区的动荡,甚至出现造反等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科举绝不仅仅只是用来选拔人才。
经历了唐朝几百年的发展,科举已经具有非凡的意义。
乱搞它,很容易出乱子。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这......”
听着电台,朱元璋的脸色十分地不好看。
他刚刚还说“未来不会出现大的作弊案”,结果转头就给他来了一个“南北榜案”,并且还是在他的任上。
这不是在打他的脸么?
对于科举的认知,朱元璋的认知与赵匡胤是一直的。
不过他想的不是“北方人造反”,而是:
“刘三吾......江南这是想造反么?”
自唐朝安史之乱开始,北方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战乱情况,发展陷入停滞。
于是,这引起了新一波“衣冠南渡”,许多士人跑到南方避乱。
而到南宋中后期,皇帝开始没有实权,士人集团开始疯狂发展。
在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官商一体,开始了最早的海洋贸易。
最后以江南一隅之地,掌控了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的财富。
而后面元朝,由于存续时间短,并且元朝皇帝也没有太管南方,所以这些士人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
而到了元末,朱元璋是从南方起家的,所以朝中很多大臣同样来自于南方。
这就导致了,朝中的江南势力十分庞大,威胁到了皇权。
大明建立以来,发生了好几个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
而这些大案,都是那些南方乱臣贼子想要作乱,最后被他朱元璋重拳出击,狠狠地打击了这些南方文官势力。
到现在,虽然朝中的江南势力,依旧是最大的,但都被打服了,老实得很。
朱元璋本以为他们会这么一直老实下去,没有想到后面,他们竟然又开始搞事了。
实在是不长记性!
“爹,不必为这些人气坏了身子。”
看着朱元璋难看的脸色,旁边的朱标不由出声安抚道。
听了这话,朱元璋不由看了一眼朱标,随即又似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
虽然不知道“公元”是何种纪年法,但根据电台之前所透露出的各种时间点,他们可以推出如今大明应该是“公元1390年”。
而电台提到的“南北榜案”发生的时间,是“公元1397年”,也就是过去了7年。
这就不由让朱元璋,深思了起来:
“那个时候,咱竟然还当着皇帝,朝中的'刺'有这么多吗?”
七年之后,他都六十九岁了,早就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怎么还在皇帝的位上?
其实本来,现在就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
不过朝中的威胁还有不少,他打算再当两三年,把这些威胁给除了,再让位于朱标。
这样一来,自己这个儿子当皇帝,也当得舒心一点。
结果没有想到,七年了,他还没有让位。
朱元璋能想到的可能,就是朝中的“刺”还有很多,他还不适合让位。
而且“南北榜案”的发生,似乎从侧面验证了这一可能。
想到这,他的目光越发冰冷起来,望向朝堂的眼神变得极为寒冷。
看来还是他下手太轻了!
......
画面继续。
【然而,调查的结果,再次让朱元璋瞠目结舌。】
【调查小组表示,所录的五十一人,都是真材实料,无任何问题。】
【并且北方人的试卷,文理不佳,且多有犯忌,挑选不出可以入仕的。】
【这个结果,让朱元璋震怒不已。】
【当年朱元璋已经年老,第二年就死了,所以这次科举,是他主持的最后一次科举。】
【但是这些人是真当他,提不起刀了吗?】
【让你们增录北方人,结果你们来了一句录不了,真以为他不敢杀人么?】
【于是不久,朱元璋下诏,说主考官刘三吾曾为胡惟庸鸣冤,所以是“反贼”,将时年84岁的他,发配西北。】
【除此之外,调查小组的其它人,不是被处死,就是被流放。】
【只有两个人得以免罪,因为他们在复阅试卷之后,列出的中举榜单中,还是有北方士人的。】
【之后,朱元璋再次组织了一场会试,并且亲自策问。】
【最后选出了六十一个人,并且都是北方人,所以又称为北榜。】
【这就是“南北榜案”的由来。】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这死了也活该,妥妥的有鬼啊!”
刘邦撇了撇嘴道。
原本中举的五十一人都是南方人,还能说一句赶巧了。
但皇帝都让你们增录北方人了,你们竟然还不录,这里面要是没有鬼,那才怪了!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有人想要试探这个朱元璋的态度。
若是朱元璋的态度不明确,并没有处罚这些人,那么恐怕后面他们行事,会更加肆无忌惮。
这就好像,当初韩信在封地“陈兵出入”,就是想试探他刘邦的态度。
若是他刘邦没有做什么的话,那恐怕韩信会更加嚣张,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