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在明初有个家
  4. 第18章 方孝孺归丁
设置

第18章 方孝孺归丁(1 / 1)


丁易,回到21世纪,用手机,从网上搜索水车结构图,下载下来,准备回去交于丁鲁班、丁大锤研制。

搜到水车,丁易又想起来各种利用水力的生产机械,水力磨坊,水力纺纱,水力车床等等类似机械。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的时代里,如果能把水力发展到极致,也是对生产力的巨大提升。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倘若水力车床如果能够成功,那么丁易就敢去制作无缝钢管,有了无缝钢管…这些东西暂且想想,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由于学堂没有建好,目前宋濂也没有事情可做,就每天跟丁易待在一块儿,看他带着丁鲁班和丁大锤研制水车,用于灌溉的水车,严格来说应该叫“水力筒车”。

“侯爷,这丁家村里各项事业,真是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呢,各行各业的人们虽然特别忙碌,也特别累,他是他们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这都是你的功劳!”宋濂笑道,“目前,这里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人才啊!”

“哈哈,老大人,既看出问题,可否帮小子推荐些人才,以解燃眉之急呢?”丁易满脸期待的看着宋濂。

“哈哈,侯爷,老夫这几天一直琢磨一个问题,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哦?老大人可否解惑?”

“哈哈,老夫一直疑惑,虽然老夫尚有几分学识,但是也并不值得侯爷你如此以礼相待,毕竟你我之前素未谋面!”

“哦,老大人你想多了,小子向来敬重长辈,况且,老大人您德高望重,小子尊敬您也是应该的。”丁易打着哈哈。

“你小子,就别在那里跟我打马虎眼了,你从一开始就打着让我介绍一两个学生来你这山沟沟的主意!”宋濂笑道,“不知老夫所言可对?”

“老大人,您是慧眼如炬,小子这点儿心思,从来也没想过要瞒过老大人!”丁易尴尬的笑道,“那老大人可有举荐呢?”

“哈哈,你这小子,我那学生方孝孺已经在路上了…”

“多谢老大人!”丁易,心里十分高兴,方孝孺可是明朝一大名人,更是历史上唯一个因为一个“忠”字的,而被诛十族之人,其他一切暂且不论,丁易认为此等人物必定值得信任!

丹河,从卧虎山而下,流经丁家村,最终汇入长江,终归大海。当丁鲁班、丁大锤他们将水车组装成功,并且成功的灌水入渠,流入农田的时候,现场一片人声鼎沸!

“侯爷,老夫这双老眼,真的是看不透你啊,这水车,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研究不明白的东西,而你只用了几天就搞成功了!”宋濂亲眼见证了卧虎山“丹河水车”从无到有的全部过程,所以他更是对丁易敬佩有加!来之前,太子说让宋濂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导丁易,可是现在看来,凭着丁易如此的智慧,他宋濂能够教导得了吗?宋濂心中不免对自己怀疑起来…

这天,宋濂在朱标小院边上的一座小院里,喝茶写字儿,方孝孺一到丁家村就来拜访。

“恩师,写信让学生前来,有何要事?”方孝孺给宋濂见过礼后,忍不住问道。此时,方孝孺年方弱冠,才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是桀骜不驯的时候。

“希直,来到这丁家村,有何感想?”宋濂喝口茶,问。

“老师,学生只见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象!”方孝孺恭敬的说道。

“哦?看来,希直,对这小山沟沟评价颇高,那你说说对永福侯此人的看法。”

“尚未谋面,学生不敢妄加评断,不过,听说此人,呆傻十八年,一朝恢复神智,据说行事颇为神异,反正学生不太相信,一则,此人未曾读书,怎能明智?二则,奇技淫巧,怎登大雅之堂?”方孝孺轻蔑的说道。

“哦?这就起你对丁易的判断?”听到方孝孺的话,宋濂满心失望,“希直,听说过牛二这酒吗?”

“回恩师,学生知道此酒,目前同窗聚会,多饮此酒。”方孝孺说道。

“哦?不说此酒口味如何,老夫只问你,丁易那小子为什么给此酒取名牛二?你有没有想过?”宋濂笑问道。

“恩师,学生也不明白为啥丁易会取这个名字,不过想来,可能也没啥深意吧,毕竟丁易此人只是一个小地主,并未读过书。”

“希直啊,仅凭这一番言论,你就比丁易差很远呢!”宋濂用手蘸着茶水,在案上写了个字儿,示意方孝孺看了过去,“你看看这个字儿,再想想牛二!”

方孝孺看到“朱”字,心中顿时如惊涛骇浪,牛二,牛添上两笔就是此字!这酒名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这是是国酒,只要是明白人,谁敢打它的主意?至此,宋濂的一番话,将方孝孺彻底打醒,仅凭一个酒名,还未与丁易谋面,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就彻底服了!

经过宋濂一番敲打,方孝孺与丁易见面之时再也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丁易当即就把丁狐叫了过来,让他把除卧虎山庄商行生意之外的事情,都交给方孝孺去管。目前来说,丁易封地上,分工大体为,丁狐管经商,丁豹管安全,方孝孺管行政,丁大隆管后勤,宋濂管教育…

丁家村基建工程最先完工的,是“卧虎山小学”,初步计划招生56人,不仅仅是丁家村的小孩儿、还有黑云寨的适龄儿童,其中就有之前丁狐送他一辆玩具车的谢小风,今年刚刚7岁。

在正式开学之前,丁易把他给准备好的启蒙书籍交给宋濂、方孝孺。方孝孺,丁易觉得他是人才,虽然干着行政工作,但也兼职学校夫子,所谓能者多劳不外如是。

宋濂、方孝孺,最开始对于拼音不屑一顾,可是经过研究之后,他们发现,有了这拼音,孩童们学习认字儿简单多了,所以这拼音的出现,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改革。

尤其,当丁易跟他们提出,编纂字典这个概念的时候,宋濂激动得当场就要拜丁易为师,他明白,如果真的编纂成功字典,那么这字典必定是文化人的认字学习的宝贝,同时他们也就成了天下文人的老师,这是青史留名的大事,他们怎能不激动!

在这个时代,拼音用于注音,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容易理解,至于,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九九口诀”,这些完全颠覆大明朝算术课程的《数学初解》,他们是真心看不懂!

宋濂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能对人言语,只能哑巴吃黄连…宋濂,原本是来当夫子的,可是现在,夫子还没当上,先当起了学生,目前看来还是不怎么聪明的学生,这让从小被称作“神童”的宋濂情何以堪?

“哈哈,宋老大人这是怎么了?”当朱标来到丁家村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宋濂、方孝孺在台下听课,并且时不时地做笔记,而丁易却在讲台上当老师。讲台后面,放着一块黑色的木板,丁易正拿着一支白色的笔在黑色木板上写着什么…

宋濂见太子朱标来到,尴尬的直想钻到桌子底下去,“哈哈,朱公子,好久不见,老夫正在学习呢,而且,老夫还得感谢朱公子举荐之恩,否则,老夫今天也没有机会学习这等大学问呢!”

“哦,这天底下,还有宋老大人您这天下文人之首不懂的、需要学的学问?”朱标诧异,他让宋濂来是教导丁易的,不是让丁易教导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