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在明初有个家
  4. 第17章 何不用水车
设置

第17章 何不用水车(1 / 1)


“老大人,快快里面请,快快,里面请!”丁易想明白了宋濂身份,激动无比,十分恭敬地说道,“老大人,咱一直对老大人的学识崇敬无比,今日老大人光临寒舍,可真是蓬荜生辉啊!”

屋内,丁易把宋濂连拖带拽的按到上座,恭敬的问道,“老大人不知此来所为何事啊?”

话说,为啥丁易对宋濂如此客气。并不是因为对方当过大官,而是因为丁易缺乏人才,心想着,如果这老大人,对这里印象还不错,随随便便推荐两个人才,那么丁狐目前遇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听说你要建学堂,老夫受人之托,来你这里做个夫子,还望永福侯不要嫌弃老夫年迈。”宋濂笑呵呵的说道。

“哈哈,老大人您是太谦虚了,您是老当益壮、老骥伏枥、老而弥坚…”丁易一听宋濂受人之托,就知道是便宜大哥朱彪出的力,看来朱彪的身份推测值得再大胆些,同时,他也特别激动,宋濂能来他即将办的学堂当夫子的话,那是再完美不过了!

“哈哈,侯爷过誉了,”听到丁易的话,宋濂高兴得大笑,“不知,侯爷能否带老夫去看看,这丁家村的那些砖瓦水泥之类的稀罕物?”

“没问题!老大人,咱们这就出去转转,不过,就是村子里目前到处都在搞建设,容易弄脏了老大人的鞋帽衣服!”丁易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无妨,无妨,老夫幼时也是穷人家的孩子,苦读多年,宦海沉浮,虚度了这几十年的光阴,却从不敢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哪有那么多讲究!”宋濂无所谓的说道。

在村子里转了转,宋濂看到红砖、红瓦、水泥等,老泪纵横,“这都是好东西啊,都是好东西,有了这些东西,足以改变整个大明朝建筑行业啊!永福侯,你之功绩足以青史留名!”

“老大人,小子当不得您如此夸奖,咱作为大明朝的一份子,应该为这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不知道老大人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丁易笑着说道。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宋濂咀嚼着这句话,心中有如惊涛骇浪,这年轻人不简单呢,不简单!宋濂冲丁易一拱手,“永福侯,老夫佩服!”

“哦,对了,老夫听说,永福侯还种了十亩冬小麦?可否带老夫去看看?”

“好的,没问题,老大人,说起来这麦子也种上不少日子了,都是隆叔找人照料着,小子还没得空去看看,正好咱们一块过去。”丁易说道。

“永福侯,这就是冬小麦?长势不错嘛,不过现在天气还不是很冷,就是不知道冬天,寒冷的时候,能不能熬过去?”宋濂弯下腰,用手抓把泥土闻了闻,然后,又仔细的端详了下麦苗说道。

“老大人,这冬小麦呢,其实在秋冬之时长得都很慢,而冬天的时候呢,如果说没有下雪,那么冬小麦是不容易熬过冬天的,这雪就是小麦的被子,还有就是如果冬天下雪不多,就必须灌溉,缺了水分,这冬小麦熬不过冬天。”丁易说道,“如果,这冬小麦熬过冬天,开春的时候,这小麦就会一天一个样,长势飞快,一般来年五月份就可以收成了。”

“哦?永福侯真不愧是农民的儿子,对于农事真的是非常熟悉,老夫佩服!”宋濂笑道。

“哈哈,咱就是对这冬小麦,稍微熟悉一二,毕竟这东西别人不敢种,而小子却种了,并且,小子有把握,咱这冬小麦亩产能有六七石,真希望将来咱这冬小麦可以迅速在咱们大明朝普及开来!”丁易说道。

“哈哈,永福侯,如若这冬小麦当真可以熬过冬天,而且如此高产,那么永福侯,当真功德无量!”宋濂亦是激动无比。

“对了,隆叔,咱们这田地灌溉的时候,就只能像上次一样麻烦吗?不是有水车吗?为什么咱们这里不用水车,之前我就想问你来着,这段时间倒是忙忘了。”丁易问丁大隆。

“少爷,别处倒是有水车,但是咱们丁家村没有呢,因为咱们村子太小了,没有会这门手艺的工匠!”丁大隆说道

“哦,主要问题是什么?咱们村的丁鲁班木工活不是非常不错吗,该用铁匠的地方,丁大锤的铁匠活儿不也是拔尖儿的吗?为什么做不了这小小的水车呢?”丁易问。

“少爷,您是圣人心肠,有个什么好东西,精盐法了,红砖了,水泥了等等所有的东西都免费的交出去,您是生怕别人学不会!”

丁大隆抹着眼泪说道,“而别人呢,都藏着、掖着、防着,有个什么好东西,哪怕有丁点儿的技术都防备着别人偷学去,甚至连教徒弟都留后手!咱们村里,丁鲁班木工活厉害,丁大锤铁匠活儿拔尖儿,但是他们没有水车图纸啊,这图纸被他们藏着,一代代传承着,都立着家族规矩呢,所以,没有图纸,他们再有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丁易,听完丁大隆这段陈述,愣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这是两种观念的对碰冲击!丁易,并没有像后世人那样,对这种所谓“敝帚自珍”的观念加以批判,毕竟他们靠这技术吃饭,看看后世有多少人因没有专利保护而损失惨重!古代国家没有保护专利的法律法规,那么搞发明、创造新技术的人用自己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技术,这实属无奈之举。总结起来说,这种“敝帚自珍”带来的技术革新发展缓慢的弊端,非创新发明人之过,而是国家之过!

“老大人,怎么看刚才隆叔的话?”丁易问宋濂。

“哎,这都是几千年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老夫佩服永福侯的大公无私,却也并不能批判他们这些家族规矩是错的,因为我们崇敬大公无私之人,却不能要求全天下的人都大公无私!”宋濂轻轻叹了口气,“这技术革新发展和这种敝帚自珍式的传承,这个对立的问题,就像是矛和盾的冲击,至今依然无人能解决。”

“老大人,这个问题其实,要想解决,其实很简单,前题就是,强有力的稳定的国家做为后盾,就像咱们这洪武爷治理下的大明朝。有了强有力的国家做后盾,就可以制定专利法。那些特有的技术啊、发明创造啊都可以申请专利,其他的人可以用这些专利牟利。但是必须给专利所有人缴纳适当的专利税,就跟种田交租一个道理。最后国家规定好一个专利保护期限,规定专利人作为专利受益人有一个适当的收益期限,这样就形成了完善专利法!”丁易简单跟宋濂讲了下专利保护的事情。

听到丁易的话,宋濂震动不已。这几千年来无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丁易三两句话就解决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千古奇才,这奇才却是太子朱标的结义兄弟,将来太子继承大统,有此等人才辅助,何愁大明不兴呐!不行,永福侯的这番话,老夫一定要记在心里,然后汇报给太子殿下,让太子奏疏陛下,出台这“专利法”…

“永福侯,当真是绝世奇才啊!”宋濂说道,“老夫一辈子读书,自以为学富五车,而今却找不出一个能够准确形容你永福侯词儿,老夫词穷了!”

“老大人,过奖了,刚才只不过是小子偶发感慨而已,当不得真,还望老大人不要介怀!”丁易说道,“隆叔,你让丁鲁班和丁大锤做好准备,并准备好木材和生铁,少爷我去搞图纸!”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