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留着这些老臣,除了用他们做挡箭牌,还有就是繁杂的日常政务。
五世都是乱世,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何来的处理日常政务的能力。
不过崇祯朝的政务也简单,现在的崇祯可以提炼成两“没有”:要钱没有,要粮没有。
至于具体怎么回复,还是留给内阁吧。
“嚓,嚓,嚓……”
身穿盔甲的崇祯,走下宝座,来到三人组面前。
深深作揖:“不孝子孙朱由检,替大明谢过三位卿家。”
想到今年的确不是个好年份,李自成加上皇太极,放在原历史上就是大明在己巳之变后再无翻身可能。
为保证朝堂在自己出征归来之前,不能有大风大浪。
这才在内阁三人组面前再行示弱一番。
内阁三人组见状惊慌失措,李标也连忙上前扶起崇祯。
“陛下,万勿如此,臣等皆依陛下。”韩爌率先回礼。
成基命、钱龙锡同样深深拱手回礼:“臣等皆依陛下。”
除了李标,崇祯眼下选择保持内阁现状,也是看中三人组皆是东林党元老。
他们就算稳不住远在江南的钱谦益,对于北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三人组能量还是绰绰有余。
君臣这番深情,没持续多久,就被曹化淳打断:“皇爷,户部尚书毕自严现在殿外。”
刚刚在为取得三人组支持而上头的崇祯,瞬间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宣!”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尽管崇祯不想碰明末这笔烂账,但经不住毕自严连日来递帖请求面圣。
再加上自己也深知打仗打的就是钱粮,这才准了今日毕自严来乾清宫。
还是那个问题,倘若老天爷让自己来早一点,财政这个窟窿就可以早点开始补上。
“臣,户部尚书毕自严,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毕卿,快快请起!”
刚进进了乾清宫宫门的毕自严,就看到看到内阁三人组都在用袖袍擦着眼睛。
内心也一阵疑惑,这怎么像是哭了一番?
不过看到身穿盔甲的皇帝,心想还是户部的事情紧要些。
尤其是得知皇帝要御驾亲征,便在平台召对后不久又给乾清宫去了帖子。
“毕卿前来面圣,是否和此次战事粮草有关?”崇祯可以忽悠职能型官僚,却忽悠不了毕自严这个和数字打交道的技术型官僚。
穿越而来的崇祯,也知道明末户部的数字存在极大的水分。
可由于交通和通信的双重落后,高居庙堂的皇帝别无他法,只能采取认可态度。
毕自严见皇帝直入主题,也不废话:“陛下英明,臣面圣正是为了此次粮草筹措调拨之事。”
“毕卿可有什么难处?”
“回陛下,臣先有一问,还请陛下允准。”
“准!”
“陛下御驾亲征之事,是否定下,无动摇之可能?”
毕自严深知群龙无首的道理。
皇帝离京后,战时中枢一旦有必须请求圣断之事,京师与前线来回沟通,将对战时粮草运输效率大打折扣。
这才存了些劝谏之心。
“曹化淳!”
“奴婢在!”
“召工部尚书徐光启,兵部尚书王洽,兵部左侍郎李邦华,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何如宠,刑部尚书乔允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入宫面圣!”
“奴婢遵旨!”
“毕卿,御驾亲征之事断无动摇可能,今日朕便将你的难处一并了了。”
毕自严闻言,心中一怔,心想是不是被皇帝看穿了。
曹化淳走到宫门时,恰逢有东厂来人禀报。
旋即转身回到殿中,向皇帝汇报:“皇爷,方才东厂来报,孙传庭已到京。”
崇祯闻言大喜:“叫他立刻入宫!”
“遵旨!”
深知大明朝中枢体系的崇祯,自然明白毕自严的担忧。
说白了,就是个战时职级高低的问题。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午时三刻。
十月二十日穿越而来的崇祯,在乾清宫召开了第二次中枢会议。
和平台召对相比,人数大大减少。
这也是他第一次直面全体六部尚书。
为缓和气氛,崇祯也先换回了常服,并给来到的大臣都赐了座。
崇祯率先发言,先断了所有人对御驾亲征的劝谏念头:“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朕这个天子乎?今日只论战时事宜,御驾亲征一事无需再议!”
本来还想劝谏的刘宗周闻言也只能黯然打消念头。
崇祯扫视一遍群臣,随后开启议题:“此次建虏寇边,户部这边有难处,因而朕召卿等齐聚乾清宫,明确战时京城调度。
朕欲成立战时总后勤司,由李标担任总后勤司主事,毕自严担任司副主事,总管战时中枢一应人员调度,吏、礼、工、兵、刑五部人员皆听总后勤司节制。”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这又给李标加了一层权力。
作为六部大佬的吏部首先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可!”
对于王永光,崇祯脑海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群小欲翻逆案”。
历史上,由于魏忠贤权倾朝野,大明各地生祠蜂起,言下之意就是大明朝各级官吏都有阉党的背景。
这也导致前身崇祯对阉党清洗的不彻底,进而使魏阉逆案的余波一直延续到了南明。
崇祯收回思绪,对王永光追问原因:“有何不可,说来。”
“战时粮饷调度,户部已有成例,倘若户部缺人,陛下也只需下发旨意,让各部照遵,况且陛下已然新设军令司,为何要新立衙署,徒增冗余?”
崇祯环顾众人,问道:“是否还有卿家如此想法?”
却是无人回话。
崇祯对内阁及六部的安排,在这时候显现了效果。
内阁三人组,刚刚才君臣相知一番。
工部,赶快开完会,我还得赶回去造枪种田呢。
兵部,唉,皇帝您想干嘛就干嘛吧,反正兵部都拆得差不多了。
英国公,我的一门两国公,一门两国公!
成国公,我的京卫,我的京卫!
礼部,可还没有忘记追封景泰帝庙号的事情。
户部,求之不得!
刑部尚书乔允升,老子崇祯元年冲在灭阉第一线,就漏了你王永光!
都察院,刚刚才升官,就不要当出头鸟了。
至于孙传庭,踏入乾清宫时,一看,我靠,都是大佬,还是把嘴先闭上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