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灭旧朝后,新朝的开国皇帝们追求最甚的便是正统性。
人称得国最正的朱元璋也要在檄书中说一句:“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
以承认前元正统来表明朱明乃是受命于天,正统合法。
这是礼法制度下的必然选择。
新朝建立后的一切法度,也要从礼法出发制定。
而拥有对礼法最终解释权的礼部,其在中枢六部中的地位是不成文的崇高。
嘉靖皇帝修仙,重祭祀,重鬼神,而礼部这个与神灵沾边的部门,自然是嘉靖最爱。
严嵩当过礼部尚书,徐阶当过礼部右侍郎,高拱当过礼部左侍郎。
可以说从嘉靖一朝开始,礼部是入阁的最好跳板。
放到崇祯朝,就是现任首辅韩爌,阁臣成基命,还有崇祯元年当上礼部尚书的温体仁。
还有一个在崇祯元年十一月被温体仁、周延儒联手打垮的钱谦益。
大佬云集的大明礼部,有谁会想到需要用给景泰帝上庙号的方式来收天下人心?
又有谁会去想?
如果要上庙号,那堡宗时为什么不上,宪宗时为什么不上?
偏偏等到建虏寇边,人心惶惶之际来上?
对于礼部官员们来说,崇祯此举是想翻旧账,还是一笔烂账。
因而周延儒在回到礼部衙门时,迎来的便是礼部众人的集体炮轰。
温体仁被崇祯调去了南京,现在礼部尚书是何如宠。
崇祯派温体仁到南京,除了要在东南布局,其次便是知道何如宠和温体仁向来不对付。
能减少一些高级官员之间的嘴上之战就减少一些。
“尔以谗言惑圣上,是何居心?”
“尔如今贵为天子近臣,见此等旨意不思劝谏,反而一味顺从,可是要置天子于不仁,让天子留下骂名?”
“尔曲意逢迎,是不是为了成你内阁首辅之愿?”
“……”
想在大明中枢当官,首要先把嘴炮功夫练好,不然想骂人都骂不利索,让自己憋屈。
礼部的官员是舒服了,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就难受了。
此时他很想回一句:“你行你上,你去看看现在的皇帝,你敢抗旨你就去!”
可他不能说,因为皇帝的旨意还需要礼部一起完成的。
不过现在他也只能暂时开溜,先给礼部一些冷静的时间。
后来内阁派人来找何如宠,文渊阁的人在谈什么,他周延儒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此时站在军令司,他是没有什么进展可以汇报的,只能擦擦手心的汗,让自己安定一些。
“周卿,礼部那边什么意思?”崇祯看向周延儒问道。
崇祯整顿了内廷和锦衣卫之后,接着就恢复了对整个京城的监视,六部自然包括在内。
所以崇祯这是在明知故问。
而周延儒心里知道这个问题在他这没有答案的,他只能强装镇定,出列跪伏于地,回道:“臣请陛下恕罪,礼部尚未议定。”
崇祯闻言,也不多说什么,随即看向了李标。
李标目光对上皇帝,连忙说道:“回陛下,臣昨日回文渊阁,与元辅、成阁老还有何部堂他们商议此事,他们,他们……”
“他们都不愿意?”崇祯问道。
“陛下圣明,内阁与何部堂都认为此时不应兴起礼议之事。”李标拱手肃然道。
“原因呢?”
“回陛下,臣等都认为此时以人心安定为好……”
“直说,别弯弯绕绕的!”崇祯挥手打断了李标的话。
李标听到崇祯的语气,心中咬牙跺脚,肃然道:“臣等是怕再朝中再起世宗皇帝故事。”
崇祯心中一怔,你们大臣们怎么是这样想的?
把大礼议抬出来,那不就搞得更大了吗?
况且大礼仪是父子,堡宗、景泰那是兄弟啊!
这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
歪得不是一星半点了。
还是先听听他们是怎么歪到大礼仪上面的再说。
“接着说下去。”崇祯说道。
李标此时也不再顾忌,继续说道:“虽说英宗皇帝、景皇帝是兄弟,与世宗皇帝大礼议不同,然倘若议景皇帝庙号,则势必要论起英宗皇帝。
英宗皇帝北狩之事,乃是,乃是……”
李标说到此处又吞吐了起来。
在场的大臣们都为李标捏了一把汗,因为他们都知道李标接下来要说什么。
崇祯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略带激动问道:“乃是什么?”
“陛下恕罪,乃是国耻!”
李标话音刚落,崇祯用力拍桌,站起身来,朗声道:“好一句国耻!”
众人以为皇帝是怒上心头,连忙下跪,齐声道:“陛下息怒。”
孙承宗接着说道:“陛下,李阁老所言过激,然也是公忠体国,还请陛下恕罪!”
“请陛下恕罪!”其余人附和道。
“李阁老,继续说下去,朕知道你还没有说完。”崇祯指着李标说道。
“倘若陛下要礼部在朝中翻起英宗北狩之事,则接踵而来的便是夺门。
此时如果给景皇帝上庙号,抬入宗庙,北狩结合夺门,置英宗皇帝于何地?
天家威严,臣等是不想再让天家再遭天下人耻笑,建虏也会轻视大明。
那时,大臣不肯礼议追封,陛下不愿收回旨意,则必有君臣对峙之局面。
倘若陛下如下发戡乱救国诏那般,动用皇权强行通过,则世宗朝大礼议之君臣不和,势必重现。”
李标停顿,挺起上半身,拱手继续肃然道:“请陛下三思!”
说完,便又恢复伏身之态。
李标的话,让众人再度惊惧起来。
这些话,也只有身为阁臣才能说得出来。
众人都等待着崇祯的回答,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你们都起来吧。”崇祯淡然道。
崇祯坐回龙椅上,望着众人,可是没有一人起身。
崇祯心中感慨,看来眼下真不是办这件事的时候啊。
昨天下发的旨意,纵然是绕过了内阁,阁臣们考虑到旨意都是为了打退建虏,便就帮自家皇帝压着六部、六科去干活。
然景皇帝这件事,却是内阁和礼部通了气,一致认为不能起头。
原因就在李标所说的大礼议。
其他旨意不执行,最多是丢官,但毕竟要尊重皇权,我们朝臣可以执行皇帝中旨。
但礼议这件事不能起,谁担保你崇祯皇帝不会像世宗皇帝那样,不高兴了就拉人去廷杖,还是要命的那种。
想到这一层,崇祯也顿感无奈,只能暂时选择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