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英便拿了十来个烧饼放到馍筐里,给主屋的老头老太太送去。
她算好了,每人都可以吃一个,剩下的就留给老头老太太吃。
没一会儿,她就出来了,脸色不是很好看。
陈行叙就知道老太太肯定又说她了。
总之,李翠英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老太太说。
“娘,下次别给他们送吃的了,讨不到好。”
陈行叙淡淡说一声。
李翠英叹了口气,“若不是想着你爹哪天突然间回来,怕他怪我对你爷奶不好,我真不想理那俩人。”
陈行叙沉默。
“若你爹真死了,我也就死心了,死心的不理会那两老的,可是,唉。”
李翠英又叹了口气。
陈行叙不知道说什么好。
爹是个孝顺的人,但也算不上愚孝,他会把委屈自己扛着,把老婆孩子护在身后。
他记得打工临走前,爹对娘说过:“听说外面很好挣钱,我出去挣钱,等挣到钱我带你们去城里住,离开爹和娘,不让你们受气,英,先辛苦你照顾一下爹娘,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不必尽心尽力,等我回来。”
谁曾想,这一别便是一辈子,生死不知。
傍晚时,李静芳来到陈家。
明天一早,她要和陈行叙一起去城里卖烧饼。
爹娘非要她给表哥帮忙卖烧饼,说一天可以挣个三四块钱,比在家里闲着好。
见到陈行叙,她有些不好意思。
爹娘想把她说给陈行叙,她死活不同意,幸好姑姑李翠英来了,婉转地表达两人亲事不可能,小叙不愿意,又说了个什么婚姻法规定近亲不能结婚,才把这事给揭过去。
虽如此,她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陈行叙一点尴尬的神情也没有,看到她来就吩咐:“帮着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先说好,一天三块钱,包你吃住,干一天算一天钱,不干没钱。干半天就半天钱。”
找人做事,先得把工钱谈好,他可不想因为是亲戚就弄个糊涂账,到时候大家都不开心。
让李静芳帮忙,纯粹是想把她和那个油嘴滑舌的恋人分开。
想必现在两人已经热火朝天了,再不分开,就出大事了。
给这么多钱,在这个年代,真不少了,工人工资平平均也就六七十块一个月。
“我知道,我爹和我说清楚了。”
李静芳对工资没有意见,一天三块钱真的好高呀,一个月就可以挣九十块钱,还可以给喜欢的人买东西,想想都开心。
她本就是农家女,又不怕吃苦,这可比下地干活轻松多了。
她知道陈行叙对她没有一点男女方面的意思,便也放了心。
好怕爹娘硬把她和这个表哥凑到一起。
第二天早晨吃过饭,陈行叙和李翠英李静芳把炉子给抬上板车,还有一个高高的案板,几个玻璃罐子。
全部装好之后,陈行叙便和李静芳往城里走去。
三十多里的路,拉架子车走路也走了两个多小时。
到红星中学门口时已经十点左右,学生们都在上课,门口很是安静,只有一些行人路过。
陈行叙先把炉子放到红星中学门口,炉子比较重,他扶着炉子,让炉子从板车上滑到板车最末端,然后一点一点的把炉子给挪个要放的位置上。
放好炉子,在上面盖上一个雨布,才往租的房子那边过去。
他打算下午再来试卖一下,先回去和面发面。
面粉他已经买好,是从代诚义所在的粮油站买的,一次买了十袋,一袋五十斤,十块钱一袋。
拿出准备好的大盆,倒了一半的面粉,倒入温水开始活面。
烧饼要发面的才好吃,所以和好面后他要等发面开。
李静芳在旁边看着,和发面农家姑娘都会,但这个和面揉面也是有讲究的。
好多人做饭做菜,步骤对了,但做出来的味道总是差强人意。
这除了步骤对以外,还有一点的关键的是个人的经验和感觉问题,比如火候了,时间了等因素。
这说不清道不明,要自己去慢慢领悟。
陈行叙和她讲了个方法,就让她去和面了。
他自己开始熬制油酥。
先烧热油,面粉和油的比例10:8.
他倒入二斤菜籽油到锅里烧热,二斤半面放到盆里,放入五香粉,食盐(这年代食盐都是大颗粒状需要擀碎)。
油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冒烟即可,太热面会发苦,太凉油酥不香,这要自己控制。
把烧热的油一点一点倒入盆里,慢慢搅拌均匀无颗粒状即可。
随后配制甜酱和辣椒油。
等他把这些弄完,李静芳的面也和好了。发面需要三到四个小时。可以赶上学生放学,居民下班路过的高峰时期。
下午三点的时候,一切准备就绪。
把面和调料等装好,便向红星中学而去。
陈行叙开始生炉子,等炉子热时,他开始揉面,揪剂子,李静芳就在旁边看着他做。
第一批烧饼烤出来时,学生还没有放学。
香味四溢,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吸了下鼻子:“好香。”
“小伙子,烧饼多少钱一个?”有人上来询问。
“大的两毛,小的一毛。”
他做了两种,一种大的,一种小的,有甜有咸,看顾客喜好,然后再决定做哪种。
“这么贵,别人家才一毛五。”顾客撇了下嘴。
“重量不一样,我这还有一毛的呢,比别人一毛五的也小不多少,大姐,如果你觉得贵,要不你买一毛一个的吧,大姐身材保养的这么苗条,饭量肯定不大,一毛的够你吃了。”
陈行叙温声说道。
那顾客一听这俊小伙夸自己苗条,心里很是舒服,又觉得自己嫌大的贵,倒显得自己太抠了,便说道:“唉,我要两个两毛的吧,看着这烧饼就好看,肯定好吃,吃不完给我家旺财吃好了。”
手里牵着的旺财“汪汪”叫了两声。
李静芳就给这个顾客拿烧饼,包在牛皮纸里。
有一个买,陆续就有人过来买烧饼了。
大多都是买两毛钱一个的。
五点多的时候,放学了,学生们一窝蜂的涌出了学校。
“好香,我闻到烧饼的味道了。”
“饿死了。”
一群学生涌过来.
“大的两毛,小的一毛。”李静芳说道。
“我要大的。”
“我要小的。”
李静芳慌乱地给学生们拿烧饼。
“好吃,芝麻也多,一层一层的,又酥又软又香。喂,打烧饼的,你打的烧饼还不错。”
有个十五六岁的学生冲陈行叙喊。
看他的样子,和陈行礼年纪差不多,穿得是皮尔卡丹的羊绒衫,这牌子在颍川这个地极小城根本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