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在大唐当津王
  4. 第33章 沙俄的毁灭
设置

第33章 沙俄的毁灭(1 / 1)


话接上回说道,沙俄趁着大唐帝国东征西讨之际,借机吞并大唐王朝的北部。

回想起那些事,耻辱的《尼布楚条约》让华夏国失去了大量领土。

津王阿才思考了沙俄(今俄罗斯)的发展史以及如何对待华夏国的

千岁千岁千千岁啪啪啪

16世纪中后期,俄国在东欧大地上迅速崛起,与此同时,瑞典也在北欧地区日渐壮大。17世纪初,“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让瑞典跻身欧洲一流强国之列。17世纪上半叶,瑞典和俄国围绕波罗的海霸权,进行了几次博弈,结果多以俄国失败告终。1617年的《斯托尔博沃条约》,以及1661年的《卡尔迪斯和约》,皆阻断了俄国通往波罗的海的道路。

控制波罗的海,是俄国历代君主的梦想,雷帝伊凡曾说:“波罗的海的海水,值得用金子衡量。”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俄国对波罗的海的野心,不会因瑞典这个“北欧帝国”的遏制而收敛。18世纪初,俄国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完成改革后,随即和瑞典展开了大北方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瑞典损失惨重,霸权衰落;而俄国占领了波罗的海这一“黄金水道”,实力猛增。

俄国尚未对外扩张之时,就屡受南部克里米亚汗国的骚扰。克里米亚可汗之所以能“以弱欺强”,是因为其背后有奥斯曼帝国撑腰。17世纪之前,克里米亚在奥斯曼的支持下,时常派兵窜入俄国南部,掠夺物资,捕获人口。1558~1596年,克里米亚汗国对俄国领土的大规模进犯记录,达到了30多次。为此,俄国不得不在南方边境部署6万“边防军”,以做防备之用。

17世纪以后,俄国军队经过新制军改革、彼得大帝改革的洗礼,实力进一步增强。17~19世纪俄国为了解除南部边患,进而控制巴尔干、黑海等地区,而和奥斯曼进行了10余次俄土战争。241年间断断续续的战争,令俄国版图日益扩大,同时也让奥斯曼版图逐渐缩小。1774年第五次俄土战争结束后,黑海成为了俄国舰队的天下,克里米亚半岛也成为俄国女皇的囊中之物。

俄罗斯人和波兰人同属斯拉夫民族,但宗教上的差异,和地缘上的竞争,却让这对“亲兄弟”势同水火。16世纪后半期,波兰和立陶宛签署《卢布林合并条约》,共同组建了一个强大的联邦帝国。波-立联邦的崛起,影响了俄国向西扩张的计划。17世纪初俄国动乱时期,波兰又频频干涉俄国内政,更令俄国对这个西部邻居产生警惕之心。

17世纪中期,盛极而衰的波兰,也进入了“大洪水”时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内乱与起义。趁此机会,俄国于1654年发动了俄波战争,进而兼并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1667年战争结束后,波兰丧失1/3的人口与大片土地,大国地位岌岌可危。在此之后,俄国继续蚕食波兰领土。1795年,俄国联合奥地利、普鲁士共同瓜分了波兰,攫取了原波兰62%的土地。

四,打败波斯帝国,东进中亚地区

波斯是西亚和中亚地区的传统大国。近代俄国崛起之时,波斯大致处于萨法维、阿夫沙尔、恺加这几个王朝统治时代。几个世纪以来,俄国试图南下印度洋,获取暖洋出海口,由此与波斯产生了冲突。1653年,俄国和波斯曾在高加索发生战争,结果俄国战败。1722年,俄国趁萨法维王朝衰落之时,出兵侵占了波斯的里海沿岸地区,但不久又被波斯纳迪尔沙驱逐。

18世纪起,俄国又对波斯控制之下的中亚地区产生了兴趣。19世纪以后,波斯日渐衰落,俄国便趁机对波斯进行入侵。1813年和1828年,俄国通过两次“俄伊战争”,迫使波斯签署《古利斯坦条约》和《土库曼恰伊条约》,割走了波斯大片国土。1881年,俄国又强迫波斯签署了《阿哈尔边界条约》,将波斯势力逐出中亚。与此同时,俄国则向东扩张,并控制了中亚。

这一年对俄国来说,无疑是大获全胜的一年。因为他们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为沙俄立下了盖世之功。

沙俄在西方,每夺取一寸土地,必然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可是在东方,穆拉维约夫首次采取了威胁的方式,轻而易举夺取了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事儿不仅让俄国人喜出望外,更是在日后震惊了全世界。

为啥?这可是6个江苏省大小的地盘啊!而且黑龙江以北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贫瘠,有不少可利用的黑土地,而且部分土地的产量率比黑龙江以南还要高。

至于后来的矿藏资源、旅游资源,那就更多了。

当时清朝正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同时南方还有太平军,根本无暇北顾。穆拉维约夫利用这个机会,开着战舰抵达瑷珲城,逼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这份《瑷珲条约》。

尝到甜头的穆拉维约夫别提多高兴了,立马写信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报喜,因此当时他们强占我国的海兰泡,被他们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思是“报喜城”。

1860年,沙俄以调停的名义下手。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当时英法联军正在攻打天津大沽口炮台。沙俄立马闻到了机会的味道。

他们找到清廷,表示沙俄愿意从中调停,清廷早就吓傻了,立马表示同意。

沙俄的代表到大沽口转了一圈以后,跑到英法联军那儿,直接把天津的布防一股脑全都告诉了英法联军,使得英法联军顺利攻克大沽口,直奔京城而来。

当时的慈禧太后腐败不堪,只顾的自己吃喝享乐,全然不顾人民百姓的死活。

(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载淳的生母。当咸丰帝驾崩后,慈禧便通过政变上位。她以垂帘听政的方式,辅佐起六岁的同治帝,成了清朝的实际掌权人。当同治帝逝世后,慈禧又将四岁的载湉扶上皇位,继续把控朝政。慈禧掌权的时间很长,她在同治与光绪两个时期,一共统治了清王朝47年。)

世人对慈禧的印象,更多来源于,她对待入侵者的态度。然而,慈禧并非一开始就是侵略者的工具人。

慈禧的一生经历过五场侵略军入侵清朝的战役,分别是一次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慈禧才五岁。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慈禧则成了咸丰帝的懿贵妃。而在后来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三场战役中,慈禧却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了。

1860年9月,在清军与英法联军的八里桥之战中,清军惨败。八里桥位于现在的北京朝阳区。战败后,咸丰帝决定跑路。跑路前,懿贵妃慈禧劝咸丰帝留下来,继续与敌军对抗。懿贵妃慈禧的行为,惹恼了咸丰帝,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二次鸦片战争,以奕?和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的方式,结束了。这个时候的懿贵妃慈禧是有耻辱感的。她对于朝廷的求和态度,是深感耻辱的,她甚至劝说咸丰帝,再打回去。但因为咸丰帝病危,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北京条约》签订的次年,咸丰帝奕詝就去世了,而慈禧正式上位,成了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中法战争爆发时,朝廷上吵翻了天,有人主战亦有人主和。而这时的慈禧,是想有所作为的。她还以“因循委靡”的名义罢了奕?的官,还连带免了其他四位军机大臣的官职。

中法战争期间,当1884年法国开始搞事情,使得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时。慈禧的态度是强硬的,她直接对法宣战,甚至革了坚持求和的张荫桓等人的职。但当1885年法国拿下谅山后,慈禧的态度就变了,她开始转而求和。之后,慈禧派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的巴德诺签了《中法新约》,使中国落得个不败而败,而法国不胜而胜的局面。

1894年,这一年慈禧60岁。正当整个清朝,都为慈禧的六十大寿忙活着时,日本开始搞事情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起初国内外舆论都认为,日本打不过清朝。此时,慈禧同光绪的态度一致,都主战。但有人提出要将颐和园庆典的费用,拿去做军费时,慈禧就不淡定了。她甚至放出狠话,“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要他一辈子不高兴”。当时,慈禧为了庆祝六十岁大寿,准备在颐和园大办庆典。

这样的领导人能有啥幸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那么类似的哈马斯也就应运而生。

义和团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清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包括太平天国运动都让清王朝走向了灭亡,而沙俄的崛起,进一步蚕食了清王朝的领土。

想到这里,津王阿才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把沙俄所有的人全部杀掉,但是他也明白要想更好的统治大帝国,必须重视人民

(这一点不像某以,抢人家地盘还屠戮人,丧尽天良,相信过一段时间某以会被群殴。)

就这样津王阿才心生一计,离间之计因为沙俄副首相柯金金斯夫不服从女皇的命令,从而被罢免他的职位,但是柯金金斯夫的影响力很强,很多人也服从他,津王阿才于是策反他,一顿思想沟通后柯金金斯夫同意了,很快沙俄女皇被杀了。

柯金金斯夫向津王阿才俯首称臣,就这样八国联军最后一个也纳入大唐的版图,至此全世界统一了一大半,津王阿才又会遇到哪些事呢?

(帝国篇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