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嫣心里也知道,古代人对于年龄的认知与现代人有很大差别,十三四岁在陆嫣看来还是初中小屁孩,在古代其实已经可以议亲了。
古人对于结婚年龄的要求也十分突破陆嫣的底线,尤其是对于女性的结婚年龄。
汉惠帝六年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如果女子15岁了还不嫁人,要加倍征税,最高加征5倍。晋朝时期司马炎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女子到17岁不嫁人,地方政府会强制给你婚配。
今朝没有这种变态规定,民风也比较开放,街上经常看到结伴游玩的少年少女,盲婚哑嫁的情况没有那么普遍。但女孩子基本还是都会在二十岁之前出嫁的,十六到十八岁是默认的最适婚的年龄。
可是陆嫣这具身体才十四岁,而且因为之前一直营养不良,月经都没有来。这意味着这具身体现在甚至都没有生育能力,多久之后会有,陆嫣自己也不知道。
而张昶已经二十了。虽然读书人不考上功名不成家的多的是,整体结婚年龄也是各行各业里最大的,但他毕竟已经不是陆晟一样十四五岁的小孩了,家庭压在他身上的传宗接代的压力要大得多。
总之,陆嫣并不是抗拒谈恋爱,但她不能接受谈比她大好几岁的。现在这具身体太小了,她就是谈也是谈个和自己差不多岁数的,柏拉图个三五年,再谈成亲的事。
不过让陆嫣现在找个十四五的小少年谈,她也十分不乐意。这具身体小,她本人可不小,平心而论,你从社畜时期突然穿越回自己初中,会跟你们班男生谈恋爱吗?谈个屁啊谈!
陆嫣默默想了一会儿,觉得即使自己没那意思也不好直接跟人家说,人家也没表白。就先这样吧,反正他回家他父母就该逼他成亲了。
“就这样吧,他没说我就当不知道。”陆嫣说:“我以后尽量避免单独和他出去玩就得了。不过我以前也没有过呀,以前也都带着你。”
陆晟:“......”
“怎么啦?你带我还不情不愿的呗?”陆晟扬起眉毛。
“情愿,情愿。”陆嫣纠正道:“不是我俩带个你,是咱俩带个他。以后不带他了,就咱俩,行吧?”
陆晟这才满意了:“行。”
陆嫣抬屁股准备走人,陆晟又拉住了她。
陆嫣回头:“你还有什么事?”
陆晟:“既然你不喜欢张昶,那你喜欢什么样的?”
陆嫣想了想又坐了回去:“爱情这个东西吧,说不准,主要看感觉。有感觉就行,没感觉就不行。”
“别说那个玄玄乎乎的,你就说条件。”陆晟说。
陆嫣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开始胡说八道:“非要说个条件那就是能给我生孩子的。性别不限,男女都行我不挑。”
陆晟:???
陆嫣还在胡说八道:“只要能生出我的孩子,彩礼要多少我给多少。”
陆晟:“你给多少也没人能生出你的孩子。”
陆嫣:“那我就不管了。我只是提了一个最普通男性的最基本要求,我甚至都不要求性别,连这都做不到,那也怪不着我。”
陆晟:“我再跟你讨论这个问题我就是狗。”
陆嫣拍了拍陆晟的肩膀,终于满意地走了。
陆嫣在感情上像个傻子,一点不耽误她做生意精明。这么折腾了几天了,就到了九月,再有几天就到重阳节了。
现代社会重阳节好像存在感不如其他传统节日高,但是在古代重阳节还是很重要的。
重阳节的重要,一方面来自于古人对日月相重之日的看重,其中节日又多落在奇数月上。很多节日都是如此,像正月初一过年,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都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节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于数字九的喜爱。《易经》中认为九是阳数,两个九相逢,这一天的阳气最为旺盛,所以这一天要登高,畅清气驱浊气。同时九也是最大的数,又与久同音,因此被赋予了长久长寿的含义。
这么大的节日,陆嫣会放过吗?必然不会。她老早就叫来宋博文,商量着重阳节这几天办个什么活动可以再薅一笔。
看着陆嫣和陆晟,宋博文想起去年也是他仨在那琢磨,这一年发生了不少事,一年过去还是他仨凑一块。
宋博文还有些感慨:“去年留芳宴还历历在目呢。”
“今年也可以办宴。”陆晟说:“去年他们抢先办了菊花宴,咱们今年直接办菊花宴。”
“好主意。”陆嫣说:“今年菊花宴用菊花入菜。”
“请谁吃呢?”宋博文问:“这次我能起什么作用?”
陆嫣沉思了一会儿,一拍大腿:“请食客吃!继续搞比赛,这次举办菊花主题诗词大赛,跟端午那个差不多,在你店里举行。在店里买任意物品可获得参赛资格,拿个大本子放门口,让他们在大本子上写诗写词,写到重阳节前两天截止。重阳节前一天,所有陆记和一点墨的客人,可凭任意消费换得一张票,投给自己喜欢的作品,闭店前统计票数,得票数最高的前三名获胜。三名胜者将被邀请参加重阳菊花宴。”
“陆记这边,邀请五名食客参加菊花宴。邀请谁,抽签决定。做一个箱子,里边放一堆签,只有五个中,在陆记消费可获得抽签机会一次,每人每天只能抽一次。抽到中的食客,将被邀请参加重阳菊花宴。”
陆晟已经对陆嫣的各种营销策略见怪不怪了,宋博文还是第一次听,简直震撼心灵。
陆嫣接着说:“你家最近弄点带菊花样子的信笺、刻着菊花的毛笔啥的,可以做成礼盒,高价卖,不要钱给诗词大赛前三名做礼物。”
“多来两次这种联合活动,人们就会把咱们两家店建立一个链接了,吃惯了我陆记的人想买文具肯定会想到一点墨,经常用你一点墨的书生饿了也会想到我陆记。”
宋博文佩服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