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新汉情,恨不逢时
  4. 第161章 明堂合祭
设置

第161章 明堂合祭(1 / 1)


刘邦说过,汉家天下,非刘氏不得称王。

自己虽然没有称王,如今却封了地位尚且在诸侯王之上的宰衡,刘氏的各个诸侯王的心底会是个什么态度呢?

王莽决定,在正式试探王政君之前,要先试一试各诸侯王对自己现下的态度。

第二日,他找到了刘秀,提出想重建明堂的想法。

明堂,传说在远古时代始于黄帝,是专为祭祀昊天上帝而特地设立的。夏朝叫“世室”,商朝改“重屋”,周代设“明堂”之称。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天称明,是 “天子之庙”。

有道是:“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

“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

明堂的主要意义在于借神权以布政,宣扬君权神授。

这一世所学,王莽算得上饱读诗书。他在几经思索后决定以承古制之名,重建消失许久的明堂。

尔后在自己主持修建的明堂上举行合祭,把所有刘氏宗亲都请来一同举行大祭。明面上是承古制,聚刘氏血脉大祭祖先,以佑刘家血脉绵延,不要再总是一任接一任的皇帝无子嗣。

实际上,明堂是天子之庙,却由自己提建更主持修建,建完又是自己率先使用以号召刘氏宗亲过来祭祀,这可都是皇帝才应该并有权干的事。

然皇帝尚小,自己身为护佑幼皇与辅政的宰衡,还是皇帝的岳父,再加以自己的名声,即使这般行为有逾矩之嫌,却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实质性的麻烦。

顶多让人说自己关心则乱罢了。

相反的,正因为这一份逾矩,才能让他摸出各地诸侯的真正态度。

如果他们都领自己的号召积极而来,说明他们并不反感于自己目前的权势。 不论是切实被自己收买了人心,还是真心臣服于自己的声望,亦或是顺势而为,都说明大势所趋,他们愿意顺从自己的号令。

甚至还潜意识的也把自己当成了半个皇家中人,有资格替幼皇行许多皇家之事。

承古制,明礼教,奉天命,这种事自然需要刘秀的参与。

早就是王莽铁杆迷的刘秀,一听说他想建明堂,那是很热情积极地替他奔走着,选了地址,与王莽一道去请得了王政君的点头,尔后更亲自查阅古籍,亲自绘出了明堂图示。

明堂选址在长安城外,东南方向的一处郊外空地。

那日的一早,王莽亲自捧着文书亲临施工现场,高宣吉时动工,更身先士卒地动土开工,与一众劳力有模有样地一起劳作了小半日,才在三公的催促之下离去。

继王莽之后,被他提为大司马的是王音之子王舜,加上大司徒平晏,大司空甄丰,三公悄然间都是他的心腹。

他都下地干活了,三公自然也免不了跟着他一起累了半天。

国丈、安汉公、宰衡,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王莽亲临现场,更领着三公亲自与低贱的劳工一同劳作,所有参与修建明堂的苦力皆是忍不住地深感荣耀,群情激昂地库库干,不觉疲累。

难得的休息时间,大家更忍不住宣传着自己与当朝宰衡一同劳作的光荣事迹,很快便到处流传开了王莽亲临现场破土开工,更是亲自劳作了半日的消息。

以王莽如今的地位,还愿并能为这种事率先亲力,果真是如传闻中的平易近人,谦和怜悯,心系百姓。在他的带领下,连三公也是争相效仿,朝堂何愁不清?天下如何不安?

这是个真能与天下百姓同甘共苦之人!汉朝天下有王莽,幸甚至哉!

民心振奋,连王莽自己也没想到,在他的示范之下,第二日,长安城及周边居然涌来了无数的百姓与儒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免费干活,非要为修建明堂尽一份义务,卖一分力。

陆陆续续还有人从更无处闻风而来,前后涌来帮忙的义工,竟有十万之数。

汉朝经过刘骜的不断下坡式治理,又经了刘欣在位期间的混乱难堪,人心思安,此时的王莽真的是人心所系向。

民众齐心,神乎其速。不足半月,偌大的明堂便已竣工。

明堂落成之后,很快便派上了用场。

王莽以宰衡之名,召各地诸侯与刘氏宗亲来明堂合祭。

那年的正月,在王莽的主持下,于这新建成的明堂中举行了隆重的合祭大礼。

响应王莽号召的各地诸侯王有二十八位,列侯一百二十多位,以及分散各地的刘家皇室血脉亲贵近千人,皆携亲眷风尘仆仆而来。再加上长安城中的宗亲贵族,数千人齐聚于明堂,无数百姓闻风而远观,这一场合祭比之新皇登基还要壮观。

刘家王侯及一众分支血脉,还有那一群列侯,皆如此赏脸,自己再不给点好处继续稳固人心实在说不过去。他撺着王政君,于明堂之中一口气封了三十六位尚无爵位的皇族之人为列侯。

除了封王拜侯要经王政君点头之外,其它的事他这个宰衡便可一人独断。在封侯之后,他依然未忘大赏。不论王侯将相或是已然成了空有皇室血脉之名而无身份的普通人,但凡到场的刘家人皆有不同封赏。

明堂中人,尽皆由衷欢颜,唯独一人难掩脸上的不悦。

已然向十五岁逼近的刘衎,最近在王嬿身上逞过男人威风的他,心中对掌权有着急剧愈浓的渴切。

不让自己亲自掌权,也不让自己涉权,可这集所有刘家血脉一同祭祖一事,总该是自己这个真正的刘家皇帝来主持参与吧?

结果还是让王莽一个人在那出威风,自己只能与王政君一起坐在所谓的主位上当着花瓶。

年少轻狂也好,心性浮躁也罢,从头到尾端坐发呆的刘衎再也掩不下心中的不满,不悦之色尽显在了那张尚且稚嫩的脸上。

更令他气不打一处来的是,那些个刘氏的王公、列侯们似乎是忘了还有自己这个真正的同宗血脉,在得了王莽卖出的人情恩惠后,更是齐齐领先行礼谢恩。其它刘氏各支脉见状齐声相附,跪地谢恩。

我刘氏一脉居然给他王莽行礼谢恩?

越看心情越不爽,他一时没忍住地与身旁的祖母王政君抱怨:“朕说不来不来,祖母非要叫我来。往年祭祖都在皇宫中,偏偏这次要修这什么明堂,搞得如此招摇。说的好听叫王侯齐力、聚天下人心,你看,最后还不是他王莽一个人的威风。”

王政君微微一愣,转过头认真瞧了刘衎一眼,瞧见他脖间刚要长出那若有若无的喉结,忽然有些恍然。

是啊,转眼间这孩子快十五岁了,也成家了,或许是该给他接触一些粗浅事务的历练机会了。

望着刘衎脸上明显的不悦之色,王政君安抚一笑:“不是我偏袒王莽,你瞧瞧眼前,连这皇室各脉宗亲都真心诚服,当今大汉可有第二个能有此威望?能如此得上下人心?陛下你也算成人,既有想法,便该多向安汉公学习,不要过于注重权柄风光,要得人心,服人心才是正途。”

说到此处,王政君又将目光移开,投向人群中的焦点王莽的身上,继续道:“若非他有那令人人皆赞的名声,确实得了人心,那一个个眼高于顶的王侯们如何愿意这般热情地千里迢迢跑来俯首称礼?你既有心,回头我与他讲一下,给你些尝试的机会便是。但要记着,不要光看威风,要向安汉公多学学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他在你这个年纪时,还在埋头苦学。”

一番话,讲得刘衎哑然无语。

他望了望人群中的王莽,又偷偷瞧向王政君,发现她脸上的慈祥真诚,忽然对她说的话充满了期待。

她说回头要让王莽给自己一些机会,她的话,王莽总是要听的吧?

她好像还是站在刘家这边的,只是也被王莽的名声骗了吧?

只是正如王政君所说,王莽如今是上下归心,如此威风的他,自己可不好夺权啊。

再度望向人群中满脸笑意的王莽,刘衎的小脸上凝出了郑重的眉目,不悦的脸上透着一分思虑之色。

人群中的王莽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怀着心思朝王政君这边望了一眼,目光所及,却望见了刘衎不悦的脸色中掺着的若有所思。

带着笑意的他将目光一凝一顿,与刘衎四目相交地对视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收回目光。

只一眼,刘衎也吓得将目光望向它处。

王莽那一眼幽深无底,幽冷异常,配着他的笑脸,格外诡谲。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