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教授斜睨了孙招娣一眼,说道:“孙老师你说,程思宁能考多少分?”
孙招娣没好声气地说道:“我怎么知道!”
柯教授继续说道:“依照孙老师的惯性思维来看,如果程思宁考了满分,那势必是出题的考官被程思宁收买了!”
“如果程思宁没考满分,那就是程思宁为了不引起怀疑,故意写错一两道题……对吗孙老师?”柯教授笑眯眯地问道。
孙招娣涨红了脸。
围坐在孙招娣身边的教授们也跟着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
大家都是读书人,特别看不起孙招娣这种剽窃别人科研成果的人;且他们又都是满腹经纶知识渊博的长者,骂起人来引章据典的还不带一个脏字。
孙招娣想要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柯教授又道:“好啦好啦,这样吧,还是赶紧让人拿了标准答案过来……”
说着,她吩咐了一下那位考官,“答案也拿来,然后再拿十张空白纸和十支笔过来。”
监考官应下,不一会儿就把答案、白纸和笔拿了过来。
柯教授把答案纸扣下,却把白纸和笔发给了现场的教授们,“来来来,问卷在这儿呢,你们就着问卷先做一次题。好歹要让孙老师见识见识我们这些没评上博导的老头老太太们的真实水平……”
教授们轻笑,接过纸笔,然后又看了问卷,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柯教授没做题,只是笑着对孙招娣说道:“我刚才已经看过程思宁的答案了,所以呢我就不做了……免得日后有人说我抄袭!孙老师你说,是吧?”
孙招娣都快被气死了。
很快,教授们就做完了题。
柯教授将众教授们的答案收集起来,连着程思宁的答案、官方答案一块儿递给了孙招娣。
孙招娣认真核对过,发现除了作文之外,教授们和程思宁的答案是一模一样儿的!
也就是说,程思宁的选择题是全对的,教授们也做全对了!
柯教授笑问,“孙老师,可能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也收买了出题的考官,对吗?”
孙招娣抿着嘴儿不说话。
这时——
终于轮到程思宁上场应对考官的口语测试了。
柯教授立刻说道:“孙老师你说,程思宁她有没有可能……买通了那几个给她打分的口语考官啊?”
孙招娣再也忍不住了,低吼道:“你还有完没完了?!”
柯教授愣了一下,冷冷地说道:“难道我说的,不就是你心里想的?”
“按照国家下发的文件,青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是内部选拔,不需要向社会公开。”
“可在你的偏执之下,内部选拔变成了公开选拔……”
“这并没有关系,我们青大的学生要是没点儿真材实料,也不好意思跻身一流学府,对吧?”
“怕就怕,即使今天一切如你的愿,你也依旧不满意。”
“因为你真正的想法,是想打倒程思宁。只要她没被涮下去,你就会认为她是凭关系上位的……”
“你根本不尊重事实,也不尊重任何调查结果!你所有的认知,全都建立在对你有利的方面。这让我非常怀疑你的专业知识,和你的实验室……这些年跑出来的实验数据。”
孙招娣正要反驳——
旁边一位教授突然说道:“嘘,请二位安静一些好吗?我想好好听一下程思宁的演讲。”
柯教授再也没有理会孙招娣,而是开始认真倾听程思宁的演讲。
台上的程思宁正面带微笑,自信满满地按照既定程序,开始了她的演讲。
开始的两分钟,她先以中文演讲,说了一下她的科研论文主题——论经济型农作物与家禽养殖业生态圈的建立。
这其实是两门学科的融合。
一是家禽养殖、一是经济型作物种植。
而程思宁还提出了“生态圈”这个概念……
放在七十年代末,这绝对是个非常新颖的论题。
台上的几位考官正在认真听取程思宁的演讲。
台下的教授们也在认真的听,还在柯教授引以为荣的骄傲表情里连连点头。
孙招娣也在认真的听。
说实话,这还是孙招娣头一回知道程思宁的论题,她听得相当入神……
诚如柯教授所言,孙招娣的认真劲,是带着审视意味的——她迫切地想知道程思宁是不是也抄袭了别人的思路。
否则,到底要怎么解释,身为一介农妇的程思宁,是怎么想到这样的论题的呢?
两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程思宁结束了演讲。
坐在孙招娣身边的教授们议论纷纷:
“柯大姐,你这个学生不得了哇!她很有想法……”
“这得是对生活多有爱,才能想出这么好的想法——生态圈!柯大姐,你这个学生一定下过乡当过插队知青,对不对?”
“对对对!她当了四年的下乡知青!”
“柯大姐啊,以后你这个学生要是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们的话,你只管让她来,别怕难为情!”
“是啊,能找到一个想法多、脑袋瓜子聪明,还踏实肯干的学生可太难了……”
不知哪一位教授还不忘拉踩一下,“踏踏实实搞科研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总比年纪轻轻三十来岁就要当博导,结果项目全靠剽窃、连鹰语都听不懂的那些沽名钓誉的假正经强……”
大家全都轻声笑了起来。
孙招娣已经被这些大佬们的讥讽给折磨得羞愤欲死!
直到有人小小声说道:“嘘——”
“你们安静点,小程马上就要开始用鹰语来演讲了。”
霎时间,四下一片寂静。
孙招娣敏锐地觉察到,连电视台记者扛着的摄像机也对准了程思宁!
她觉得有些不太对。
——她费了那么大的劲儿,才把上级原本准备让青华大学搞的内部选拔赛,给搞成了公开选拔,赌的就是程思宁不行、是靠走后门儿才能拿到公费留学生名额的……
直到现在,孙招娣看到了程思宁的笔试答卷,以及刚才的中文演讲,她才意识到,如果程思宁是真的有本事……那她孙招娣所做的一切,岂不就是在为程思宁创造出一个极宽极广的表演平台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孙招娣倒抽一口凉气!
她心想,这么一来,她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孙招娣正准备站起身,去阻止电视台那个扛着摄像机、将镜头直怼着程思宁的脸的记者……
这时柯教授幽幽地来了一句,“孙老师你说,那几个记者……是不是被程思宁给收买了啊?要不然,他们怎么全都围着程思宁呢?”
孙招娣咬着下唇又重新坐下了。
收买个屁!
还不是因为她孙招娣的举报信惊动了媒体……这些媒体全都提前知道了“程思宁可能涉及走后门”一事。
可以说,今天来到现场的所有媒体,全都是为了程思宁而来!
所以轮到程思宁上台开口说话时,所有的记者们全都扛着家伙上前去,把程思宁围了个水泄不通!
或者其他的考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因过于紧张而发挥欠佳。
但程思宁丝毫不受影响。
她带着自信的笑容,先用中文阐述了一下自己的论题观点之后,在考官的示意下,开始用鹰文来演讲。
程思宁的鹰语口语腔调极佳,她声音又大,语速不快不慢……
虽然现场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鹰语,但还是能被她抑扬顿挫的口语吸引住。
孙招娣也听不懂。
但坐在她旁边的大佬们开始点评:
“柯大姐,你这个学生的鹰语是在哪里学的啊?口音怎么这么好听?”
“关键是她语速好,不快不慢的,很容易让人听懂。”
“不瞒你们说,我这个……当年在霉帝留学了七八年的老家伙,说起鹰语来可能都还带点儿口音,柯大姐你这个学生怎么发音这么标准,一点口音都不带的?”
“我的这个学生程思宁啊,她不仅仅当过下乡知青,她还在首都机床厂工作过……那时候她的工种就是翻译,专门负责招待从米国赶来的工程师!她做的还是专业翻译,我就问你们吧她厉害不厉害?啊对了,程思宁还会鹅语呢!”
“哎这小姑娘厉害啊!关键是她还年轻……前途无量啊!”
“对对对,这么有潜力的年轻人,是该让她出国去,学好了知识再回来……她就是我们的种子选手啊!”
大佬们的话,让孙招娣心里又酸又涩。
作为原周家的养女,她不是不知道程思宁的遭遇——程思宁打小儿起就要照顾菜园子;二十岁时下乡插队,去农村务农;二十四岁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凭着扎扎实实的两门外语技能,被成功地招工进入首都机床厂……
所以?
她孙招娣为什么就是不相信程思宁是个厉害人物呢?
是因为她不行、她才认为程思宁也不行吗?
这时,又有人阴阳怪调地说道:“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了,人家下乡插队也不忘学习,有了机会更是连既体面又实惠的国营单位铁饭碗也不要,一门心思地转行搞这个又破又穷的农学……凭什么这么上进的人会遭到质疑?又为什么不学无术的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迫害上进的人?”
孙招娣烦闷地闭上了眼睛。
这时,台上的程思宁已经用两分钟的时间,完成了她的鹰语演讲。
接下来进入考官口语问答环节。
面试程思宁的考官一共有三位,每人向她提出一个问题。
第一个考官问道:“听说你怀孕了是吗?养育孩子是否会增加你的负担,让你在工作上无法全身心的投入?”
程思宁答道:“养育孩子目前不会成为我的负担,家中老人会帮忙照顾。”
第二个考官问道:“众所周知,米国是个经济极其发达的国家,我想知道,假设你得到了出国公费留学的名额,学成之后你会心甘情愿的回来吗?”
程思宁答道:“我曾经是机床厂的四级机工,年纪轻轻就拿着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的工资,甚至超越了青华大学大多数教授们的收入。如果我贪图金钱和享受,那么现在我根本就不会站在这儿学习农学、以及竞争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了。假设我有幸得到这个名额,那么将来学成以后,我会毫不犹豫地回到国内。”
第三个考官问道:“你能告诉我你最想做的事,或者你的梦想吗?”
程思宁答道:“我已经在做我最想做的事情了。我的梦想,就是打造出合理化、理想化的养殖、种植经济型的生态圈,让农民致富,让全国人民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现场九成以上的人都听不懂鹰语。
但听得懂的人全部自发为程思宁鼓掌。
掌声稀稀落落,却经久不衰。
不住地有人问:“她是谁?她刚才说什么来着?”
不少人耐心地回答、转述……
慢慢的,现场响起了雷鸣一般的掌声,热烈、诚挚,且发自肺腑!
站在台上的程思宁非常惊讶。
她甚至不理解观众们怎么就突然鼓起掌来了。
面试程思宁的考官们激动地红了眼圈,但还是对她说道:“程思宁,你的考核已经结束了,可以回到台下,不要耽误下一位考生的考核。”
程思宁点点头,礼貌性朝着考官们鞠躬行礼。
没想到,她一鞠躬——
台下的掌声更加热烈了。
程思宁愣了好一会儿,下意识朝着台下的观众们鞠躬行礼。
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这一回台下的观众们竟然齐声叫喊她的名字:“程思宁!程思宁!程思宁!……”
后来,程思宁连连向观众们鞠躬道谢,直到她晕头转向地被师弟陈鸿鑫给扶到了后台。
紧跟着,十数位电视台记者、报社记者、广播电台记者纷纷赶来采访程思宁,直把她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场面,程思宁活了两辈子也没见识过。
但她还是好脾气的、一五一十地回答记者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至于她都没机会观摩靳野的口语表演。
再说柯教授和孙招娣那边——
工作组的人带着孙招娣过来观摩程思宁的演讲,本来就是为了让孙招娣亲眼看看程思宁的实力,才能心服口服。
现在看完了,柯教授他们就带着孙招娣离开了。
几天后,青华大学本年度公费留学生名单公示出来了——程思宁和靳野的名字跃然出现在喜报上!!!
这就意味着,再过几个月,程思宁和靳野就要出国读书去啦。
很快,新闻联播就播出了青华大学的这场公开选拔赛,播音员还认真地用中文宣读了当时程思宁回答考官的三个问题,并号召全国的学生都要向程思宁同志学习……
一时间,程思宁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全国闻名!
而造成这一切的孙招娣却气歪了嘴。
可这件事,还不是最让孙招娣感到气愤的事。
因为最最最让她觉得难堪、且生气的是——调查小组即将宣布对孙招娣项目的研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