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两太子
  4. 第261章 山海城里有银库
设置

第261章 山海城里有银库(1 / 1)


“原来吴三桂将家丁武装,这最强战力都集中到山海关城里了。”李自成说道:

“这就难怪这场攻城战打得如此惨烈了。不过,相比于宁武关……”

说到这里,李自成停住口,将目光投向朱慈烺:予感激、欣喜、表彰等多种信息。

然,这时的朱慈烺心境已有微妙变化。

但,不露声色的他,这时关心这个:

“谷子杰将军,大顺火枪部队现在还剩多少人?枪支呢,还有多少可以继续使用?”

对于朱慈烺此问,谷英却是看向李自成去询问:要不要回答?

“子杰啊,之前唢呐传达的指令,几乎都是大明太子,直接让李祥给各战场发送出来的。所以……”李自成讲到此,直接就给众将命令道:

“以后,凡太子殿下相问军中情况,不论是谁,都要无条件给予如实回答!”

有了李自成这命令,谷英这就对朱慈烺讲:

“就在肃清了山海关城里所以关宁残余之后,我大顺火枪队全部归队。”

“目前全队尚有人员五百二十一名。”

“天黑前,打扫战场,收集到可用燧发枪二百七十七杆。”

“另外还有关宁军战场遗弃可用火绳枪五百余……”

“这么说来,现在可用燧发枪尚有八百杆,火绳枪五百余。比我预料的要好太多!”

朱慈烺接过话来,说过这些,又问道:

“火药、弹丸呢?尚可支持攻取山海关城,这样同等规模的一战不?”

谷英回答:

“火药嘛,山海关城里,东、西罗城关宁军火药库里多有储备。”

“火绳枪弹也是不缺。”

“因燧发枪管口径略小,而大顺火枪部队原来每人携带定制药包五十粒。”

“战后清点下来,全队剩余就只万余了。”

“所以,现在最缺就是燧发枪弹了……”

“这么少啊!”李自成也插进话来,甚是担忧。

习惯使然,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朱慈烺。

避开李自成目光,朱慈烺向谷英问道:

“山海关城里有铁匠铺、军械所这样的地方吧?”

谷英回答:“应该有!”

“今晚,马上派人去找到这样的场所。还要于军中召集会点铁工、熔铸技术的人员,立即予制造燧发枪弹丸!”

朱慈烺这就像主帅,给谷英下达了任务了。

谷英再看过李自成,得到点头回应后,即抱拳行礼后准备去安排了。

“子杰将军啊。”朱慈烺喊住谷英又说道:

“请还要给全军下令:明天天一亮,所有将士立即于城里去捡拾燧发枪弹丸。”

“凡捡拾到十颗完好、二十颗缺损弹丸者,奖励白银一两。”

“多劳多得吧,希望一个上午可以收集、制造出来又一个五万发燧发枪弹丸!”

“可以吗?”李自成表示怀疑。

朱慈烺这时看着李自成,“只要你舍得花银子,一切皆有可能!”

李自成就说道:

“可惜来得匆忙,没带来多少!”

“不然,加大奖励。连熔铸出十颗标准弹丸,都奖励一两银子。这事也就不难了……”

“银子嘛!吴三桂的银库里就有哇!”谷英接过话来,兴奋而言道:

“这个山海关城,像各聚宝盆!”

“战斗那么激烈,唢呐传达指令:着意保护好火药库、粮库等重要目标。”

“咱就刻意留心于此了。”

“ 战斗还在进行时,咱就派出得力人员寻找,保护这些地方了。”

“天黑前查明:城里地上、地下多个库房里共有粮食约有五万石,火药二万斤……”

“最最惊喜是银库!”

“这个吴三桂啊,太贪!”

“当初崇祯皇帝调他入卫京师,他竟要勒索崇祯百万两银子才可动身。”

“万众认为他吴三桂缺银子嘛,没银子怎么驱军、移民?”

“可是,当我看到他在这山海关城银库里那么多银子,咱都要骂他吴三桂一万句娘希匹了……”

“哎呀,子杰将军,快说到底有多少银子嘛!”

大顺满朝皆财迷,李自成都非例外哦,他也是急于要知道银子数目。

“目前正在清理计数中。”谷英说:

“不过咱大致看来下,估计都有五百万两以上吧。”

“这么多!”李自成都拍案站起,发出惊叹声。

他这一站起,即看到了案桌前的笼子和笼中人:吴襄。

立即地,李自成感叹道:

“追脏拷饷,追脏拷饷……原来大明朝最大的贪官是他吴襄家!”

听闻李自成此说,吴襄当即嚷了起来:

“不要乱说哈,那是公款好不好!”

“公款?”李自成不屑道:

“有这么多公款,吴襄你还去敲诈崇祯皇帝?”

“一接圣旨,吴三桂立即率军民启程……他到达北京城时,咱大顺军该还在宣化府驻留。”

“那么,咱及时退军……大明朝仍在,崇祯皇帝死不了……”

“那么,我中军老营则没多大损失;这山海关,咱也就不会来了……”

“你知道吗?咱在宣化府驻留七天,就是在等探报,看他吴三桂是否能不能及时赶到。”

“若能赶到,咱就撤军回去陕西,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培育国力、后图发展……”

“李岩军师一路苦谏啊,终于将朕都说动了心!”

“就是探报告诉朕:吴三桂不是来不来,而是不想来。还有要投降我大顺的迹象。”

“这样啊,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朝北京奔去了。”

“唉!谁知道他吴三桂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害死了大明朝;害苦了咱大顺朝;还害他自己成了汉奸,遗臭万年。”

“万一咱大顺军不能将满达子军打败……这后果啊……”

“皇上,咱这就要去办理刚才商定的事啦!”

谷英这样断了李自成,告知一声后即离开了府衙大堂。

目送谷英离去,李自成稍有停顿。

因仍不见有报信兵进来,他又继续教育起吴襄来了:

“吴襄,朕刚才已经讲了那么多,就是说明一个事实:你们吴家父子,其实才是大明朝覆灭的罪魁祸首!”

“你还别硬起脖颈不予承认!朕哪句话有冤枉你们吗?”

“ 说句大实话哈,咱虽被尔等明朝士大夫官老爷们骂作是反贼。”

“可是,咱反官府、杀污吏、诛皇族肥猪们……”

“但是,咱不想反大明朝皇帝!”

“就皇帝来说,他也希望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平平安安过生活……”

“可是,就是你们这些蛀虫,时时、事事、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都在为私利而带给百姓疾苦,不让天下太平……”

“所以,咱最恨尔等!进京追脏助饷,就是我大顺国策。”

“ 将大明朝官员们抓了、拷了、掠了……”

“放过你吴家。不就是要让吴三桂率军投诚吗?可是,他吴三桂不识好歹,非以螳臂挡咱大顺巨车。”

“落到如今下场,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现在,说说你吴家怎么这么多银子!说不清楚来历,朕不会让你看到明天的太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