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两太子
  4. 第260章 吴襄煽动朱慈烺
设置

第260章 吴襄煽动朱慈烺(1 / 1)


“太子殿下,您得活着啊!只有您活着,才是我大明不灭的载体和希望……”

吴襄之言真诚啊,令朱慈烺一时感动,不禁说道:

“我们都应该活着!不然以我孤家寡人,怎么去振兴大明?”

“哎呀,太子呀,如今情势,三桂败了。”

“他之败,咎由自取。”

“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投降清廷。”

“他这一投清,天人共愤。太子怒而帮助杀父仇敌,欲灭他而后快。”

“昔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今我说:太子之怒,虎贲变犬戎,喋血石河中。”

“哎呀,日当午,又有邪崇围当阳,白虹贯日天相来警示。”

“祥解正如太子殿下当时所说:人间君主大凶已过,这才来昭示天下:新主当立!”

“懂的都懂:太子殿下鸿鹄之志!”

“我,一老朽也!太子需拯救者,像我儿那种青年才俊。”

“死则死尔。我最后愿望,仍是求太子殿下于悬崖边上,将三桂给拽回正道上来。”

对吴襄这样的央求,朱慈烺表示怀疑:

“事到如今,有这个可能吗?”

“太子殿下啊,三桂降清,不过捕风捉影事尔!”

“不是吗?谣传变箴言之事,于历史上冤杀了多少能臣良将?”

“远的不说,十几年前的袁崇焕,忠心耿耿,却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事后呢?连清廷皇太极都亲口承认:是施用了反间计……”

“吴襄!你这是要为袁崇焕翻案乎?”

因为被指责,朱慈烺不服,才有这样的恫吓和质问。

然而,吴襄仿佛无所畏惧: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于臣子来说,不过就是讲出心中对君上施政之误的不满。”

“而施政有误尚可纳谏改之,此明君风尚也。”

“我承认太子殿下睿智。”

“然,因傲生怪癖:以梦解现实;将猜忌当事实。”

“哪怕李贼探子,探明多尔衮率军奔山海,怎可就说是三桂他勾引而来?”

“您说多尔衮封三桂平西王,拿出真凭实据来!……”

“太子殿下啊,您老说历史上怎么怎么样。”

“其实,您之行径就是在有意改变着历史!”

“不是吗?三桂本没降清心。”

“就算之前,可能真就像您的细作所说:派遣部将去跟多尔衮有过接触、求援、借兵……”

“那也是要灭大顺军啊。”

“大敌当前,利用外力有何不可?”

“多尔衮想招降三桂久矣,带话封个口头的平西王,那也是满清一厢情愿而已。”

“三桂不是还没受封而剃发易服嘛!”

“之前不降大顺,举大明旗帜,为崇祯发丧……”

“今又被大明太子,您所抛弃。”

“还失去了山海各关城堡垒作为倚仗,率军去关城之东游荡。”

“那么,他真就只降清这么一条路可走了!”

“他这一降啊,大明复国彻底无望。”

“所以我说:这时清军未到,也许您拉他一把,让他远离山海,也就不能跟多尔衮有所接触。”

“降清?那不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了吗?”

“若他以关宁军现有剩余人马,拱卫太子殿下去往南京……”

“大明犹在,振兴亦有望也!”

抓紧时间哦,吴襄趁此机会,将他这一天的思虑都给说了出来。

也就是刚刚说完,李自成等人已经返回到这府衙大堂里来了。

李自成一来大堂,即是在那挂上大红云纹锦缎桌围的公案后,那把披有椅披的交椅上高坐而办公了。

非常时候,举非常之事嘛。

皇帝要于夜间办公,大顺朝的文武百官们,就不敢不奉陪了。

首先听取山岗上实际指挥使用火焰箭、散弹枪对关宁铁骑攻击的战果。

虽然李自成本人就在现场,可是:

下午时候,李过、谷可成兵分两路,朝山海关城南北进军,到这时,还没传来战果;

李自成最为关切的西边:李双喜、李友,他们俩率领的八千大顺骑兵军,一整天来,一直没有任何消息。

从山岗上下来,李自成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去寻找。

可是,那些人马就像打出去的石头样,一去不复返……

等着呗,要有事做,估计都是长时间的等待。

那么将这时间用于总结战斗过程、成果,倒是消磨时间,解烦降躁的不二选择了。

“我军于山岗之上有可战斗兵员一百六十九名;火焰箭发射架,九具;散弹枪九十杆;火药、羽箭、弹丸等无数……”

在李自成目光鼓励下,李强继续汇报道:

“于关宁军骑兵,学着亳侯李将军,采用单列冲击方法,进击到山脚下前。”

“经过火焰箭数次发射,估计给敌予三千骑左右的有效杀伤。”

“总结使用弓箭配合散弹枪,对三拨爬山敌人的打击,效果更佳。”

“关宁军在山坡、山脚下丢下近三千具尸体后,狼狈逃遁。”

“最后,号称天下无敌的关宁铁骑,只剩数千残军,从北边阜门关出长城,向东而去。”

“我的汇报讲完了。”

说完这句,有些无趣的李强,自己退回武将班列中去了。

这种汇报,主要讲给皇帝听,有邀功请赏的语言衬托,它就生动形象了。

可是,皇帝就在现场,李强就不能添油加醋。

这没有了调料的菜,成色再好,它也没有味道不是……

“我军出动,战士们动若脱兔,奋勇向前……”

你听嘛,谷英这讲述,讲得有声有色,让人一听,就倍感振奋。

实际上呢,三万多人的大顺部队,这一场攻坚战打下来。

虽然实现了战略目标,却是损失兵员七千五。

杀敌呢,也仅五千之数。

“别的不讲,于山海关城中,杀死吴家家丁有多少?”

李自成插进谷英讲述中去,这样问过,又说道:

“对这个,唢呐传达指令,你子杰将军当有过统计吧?”

“初步统计:那些穿特别制服的吴三桂家丁,被我火枪部队打死有二千多。”

“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那些人也有几百被砍杀。”

“当然了……于这样的战斗中,我军战士几乎是以三四条命,去换取杀死他们一人……”

说到此,谷英的声音都低沉得几乎只他自己才可听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