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明末两太子
  4. 第78章 痛哉,大明朝!
设置

第78章 痛哉,大明朝!(1 / 1)


“ 其一,徐老在广东一穷乡僻壤有何奇遇,致文益奇益富?”

“其二,徐老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国子监资格?”

“先讲国子监资格,其获得渠道有三。”

“一乃贡生入监。朝廷给各府、州、县规定名额。府学岁二人;州学二岁三人;县学岁一人,乃是永制。”

“各级学官根据生员户籍所在学里考试成绩,按名额选拔,推荐到国子监。“”

“当时的徐老户籍在上海,处广东深山里,根本不具此条件。”

“二乃举人入监。徐老当时还只是秀才!”

“三是荫子入监。这是皇上赏赐啊,徐老也不会有此殊荣吧?”

“ 徐老当时何以入籍成均?”

“ 既事已成,可以肯定:做成此事之人啊,他能量极大!”

“哦……”徐尔斗接过话来道:

“听家父讲,祖父入广东,居韶州,而韶州却是耶稣会在大明内地第一个传教点。”

“祖父在那里与传教士郭居静相识,逐渐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

“也就是这样的机缘,祖父看到了万国图,才知大明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世界;”

“又是听说人居地球之上,才知天圆地方之认知是错误的;”

“还第一次晓得有种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天上星体的运行……”

“当然,郭居静还向祖父传教。”

“可以这样说,在大明学子中,祖父可是第一个接受TZ教教义之人……”

方以智这时一拍手掌,吼道:“这就是了!我所说的巨大能量,就应该来自这个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

徐尔斗想了一会儿后,自语:“这就是耶稣会士对我大明渗透的开始?可他们为什么首先选择的是我祖父?……”

方以智拿起抄本继续念下去:

“……万历丁酉,试顺天。卷落孙山外。是年大司漪园焦公典试。放榜前二日,犹以不得第一为恨。从落卷中获先文定卷,击节叹赏。阅至三场,拍案叹曰:此名世大儒无疑也!拔至第一。”

方以智放下抄本,说道:

“徐老考取秀才之后,连试六场都不中举人。他乃上海人氏,因获得入籍成均,在应天府乡试也属可以。”

“ 更可以的是他本已落选,却又被焦竑拔至第一,圆了十六年梦想,高中解元举人。”

“然而,这次应天乡试,因被查出普遍作弊,震惊大明朝廷被作为反面载入史册。”

“据说发榜当日,考生们炸了,就连朝堂里都闹翻天。”

“主考官焦竑从翰林院修撰被贬到福宁去任知府。后来,还是众怒难平,朝廷只好再贬焦竑,让他回家养老。”

徐尔斗接连几声叹气后又说:“家父提起过:祖父入京参加乡试,是在由郭居静介绍,认识利玛窦之后。”

“唉……”方以智也是叹气一声后说道:

“众所周知,焦竑跟利玛窦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好朋友!”

“这个利玛窦,他可是耶稣会会长,能量极大!所以,徐光启他以后考中进士,就只是时间问题……”

徐尔斗说:

“是啊,时间长短取决于祖父对耶稣会的态度而已。”

“祖父也是犹豫啊。直到七年之后他终于答应全家加入TZ教。于是,于万历三十二年高中进士。”

“甲辰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管师唐公,极口称赞……举朝大奇之。”

徐尔斗都背出来《文定公行实》里的这段内容。

“是啊!”方以智说道:

“徐光启他位居三甲第八十八名,属中下水平,这年,他都四十二岁了。”

“然而,他脱颖而出,成为二十三名翰林院庶吉士中的一员。”

“同样要知道的是,主考官唐文献可是翰林院庶吉士教官,华亭人。”

“华亭恰恰是耶稣会士们传教之重要窝点,而且,利玛窦能够进京居住,这个唐文献贡献不小!”

“当然,若没有当时的当朝的内阁首辅叶向高支持,利玛窦也进不来京城见到神宗皇帝,更不可能将徐光启送进翰林院!”

“这样的入仕!”

徐尔斗将右拳砸进左手手心里,说道:

“之后,祖父虽历曲折,还是步步高升。”

“万历四十一年,又跟随叶向高做会试考官,选拔出大批以后可以跟随他们的骨干官员。”

“这些官员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我大明内阁首辅,大学士,及个部首脑……”

“ 嗵!”

方以智一拳砸到墙壁上,恨恨的骂道:

“就是这些狗贼,为灭亡我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骂,连李俊都是不可理喻地看着方以智了。

而爷爷倍被骂作狗贼,作为孙子的徐尔斗却是默受而无反击!

这又让人更不可理喻了。而就在李俊还在蒙圈之中时,徐尔斗却缓缓开口讲述道:

TZ教渗透我大明朝,所图者,首先火器也!

因为夷虏所最畏于中国军器者,火器也!

众所周知,火药和火器皆诞生于我华夏。唐代文献就有了制造火药的记载;宋代,国人就将火炮运用于实战了;是元代蒙古人西征,才将火药传去了西方……

我大明太祖尤其重视火器运用,由此建立大明朝。建国伊始即规定:明军一百户中要有铳手十名,致整个洪武时期,明军中火器比例达到了十比一……

而成祖时期大名鼎鼎的神机营,全部装备火器,成为全天下第一支热兵器部队,完全是所向披靡!

至成化时期,明军装备中火器占比已达三分之一。嘉靖以后更是已达半数。

看看崇祯八年,从兵部右侍郎位置上退休的毕懋康,在其《军器图说》一书中怎么描述之前的明军,是什么装备吧:

一,步兵使用鸟铳追风枪。此枪瞄得准、穿透力强:

“十发有八九中……悬一铁牌于四十步内,竟至射穿。”

二、炮兵的常见装备是翼虎炮。一发炮弹能消灭百十人:

“囊发广宁之役,西平堡击毙虏贼无数,即此器之功也。”

三,最大,最厉害的火炮,是神飞炮。可以实现五连发,射程十几里,杀伤范围达数十丈……

足以攻坚破阵、摧毁巨舰。

四,步兵近战火器,是随手操作的鞭铳、刀铳、火箭,梨花枪等等。

五,步兵推广轮班发铳战法,实现了对敌的连续射击。

毕懋康尤其将把神飞炮,拿来跟西洋弗朗机、红夷炮进行了比较。数据说话,也就将叶向高等吹上天的西洋火器踩得稀烂!

“由此,我可以这样说,在叶向高等玩垮我大明火器制造之前,我大明火器无论在制造,还是在使用上,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

徐尔斗最后说道:

“君不见三千明军打垮十万流寇吗?”

“怎不说万历二十一年,一月初八,我入朝明军平壤之战,以牺牲七百六十九人的代价,歼灭日军一万人的辉煌战绩呢?”

“然,从那以后,我大明朝火器制造逐渐衰落了……”

痛哉!大明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