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风见掌柜真心挽留,且心里又确实惦念凌霄安危便也不再客气。
“那就叨扰掌柜的了。”长风再度抱拳表示感谢。
“谈不上,谈不上,你能在我这里修养,是我的荣幸。”掌柜双手托起长风抱拳。
掌柜给顾长风的药的确别有成效,加上修真之人身体素质显著好于常人,每日吐纳天地灵气,炼精化气行数个小周天,不几日伤势就已经痊愈了,只是凌霄还没有音讯。
对于凌霄的手段掌柜自然是十分了解,所以并不担心,但见到长风每日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的样子,便与长风谈起了凌霄的身世。
但说起凌霄的身世就绕不开北晋先王那人尽皆知的“三箭之仇”。
当年南梁王朱权忠灭擎羊、诛阉党、攻凤翔、迎昭宗,本是功勋卓著,如果尽忠竭力匡扶前朝必能成为一代名臣。
但朱权忠大权在握之后自立之心日渐膨胀,因此效法魏帝曹梦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未平之际迁都汴州,杀昭宗立幼帝更是人神共愤,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为巩固势力排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杀害当朝大臣三十余人并投尸黄河,一手酿成“白马亭之祸”,随后更是缢杀前朝哀帝和太后夺权篡位,建立南梁并成为南梁开国皇帝。
北晋先王李德庸迫于形势遂与北魏开国皇帝拓跋雷发下宏愿,相约共击南梁匡扶前朝社稷并结为异姓兄弟,但怎料拓跋雷其实早已心怀异志、首鼠两端,私底下竟与朱权忠暗通款曲,趁北晋与南梁大战之际向南梁上表称臣,同时背盟挥军数万进攻北晋。
毫无准备的北晋在两面夹击之下被打的措手不及,急向东燕求援,李德庸本对燕王刘恭谨有救命安身之恩,且在南梁数次攻伐东燕之时皆派兵援救,两国实属唇亡齿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但怎料燕王不仅背信弃义不发兵援救,反而恶语相向并扣押使臣。
孤立无援的北晋腹背受敌,凌霄父亲作为北境守将誓死抗魏,城破之际率领亲军跃下城头,手持长枪杀敌无数,城头之下更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最终仍是寡不敌众以身殉国,凌霄母亲与凌将军伉俪情深,在得知夫君败亡的消息后不愿独活于世,让府中老仆带走凌霄之后便殉情而死。
虽然最终北晋稳住局面并收复失地,但也正因此战元气大伤,李德庸悲愤交加、怒火攻心染上重疾,临终之际嘱托世子李纯旭:“南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魏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北晋以归南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北晋先王悲叹一声口吐鲜血留下“嗜血三箭”之后便与世长辞,哀叹之声绕梁三日而不绝,世称“三箭之仇”。
左射军指挥使师棠见凌霄孤苦无依,感念其父母忠君爱国坚贞不屈,便将凌霄收为义子并传授武艺。
数年前,燕王桀骜自恃、目空一切乃中北晋计谋,自负称帝引得天下共讨之,正与南梁酣战之际,凌霄跟从义父随晋王出征幽州,兵锋所指势如破竹一举平定东燕,晋王于雁门关上手刃燕王父子并削首剖心祭奠先王,方得报了一箭之仇。
而凌霄此行任务正是为那其余二箭。
魏梁两国虽表面上相互依仗互为奥援,但实际上却是貌合神离相互利用。北魏本就觊觎中原大地人口财富已久,无论是与北晋结盟还是与南梁勾结,其目的都是一步步蚕食中原领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问鼎中原。
出于这一目的,北魏在南梁也布下了大量的暗桩,从而策反当地属官并收集情报,这雷州李氏便是其一。
反观南梁,虽然对暗桩之事心知肚明,但满朝上下不思进取、卖官鬻爵、贪墨腐朽、朝纲败坏、国力日消。虽然南梁所占国土是北晋几倍有余,但在与北晋争霸的过程中仍然逐渐感觉力不从心,财力入不敷出,兵力捉襟见肘,因此妄图以行绥靖之策依靠北魏牵制北晋军力,得过且过而未能采取任何行动。
现如今,如果能够借南梁朝廷之手铲除暗桩,那么北魏定然对南梁合作之意生疑,嫌隙陡升,长此以往离间之计频施,则本就同床异梦的脆弱联盟便可不攻自破。
本来这雷州李氏与北魏沟通行事缜密不漏破绽,多年来难于下手,怎料李氏与东海倭寇密谋之时竟被长风意外当场撞破,而当地官府又参与其中,为摆脱通倭证据只得痛下杀手,反倒歪打正着帮了忙。
顾长风每日清晨养精炼气之后,都要在茶庄后院练剑,茶庄掌柜偶尔也来观瞧。
掌柜以茶商身份走南闯北多年,阅历十分丰富,江湖上排的上号的名门大派的武功绝学,以及江湖高手的成名绝技也了解一二,但长风所练剑法却从未见闻,观其招式神韵又断然不是不入流的下等武学,真是啧啧称奇。
约过了四日,庄上来了一对老年夫妇。老翁风尘仆仆须发花白,手里牵着一头毛驴,老妇戴着斗笠坐于驴背之上。
而老翁对庄内情况仿佛了然于胸,也没跟谁打招呼便把毛驴牵到后院拴好,扶下老妇后,便慢悠悠的进到后堂,取来了一个凳子让老妇坐下休息。
随后老翁又弓着腰走到毛驴身侧取下挂于驴身上的长条状油布包裹,一抖,油布散开,一柄短枪展露眼前,一按枪柄,短枪飒然伸展,一杆雕龙亮银枪闪着熠熠寒光。
老翁猛吸一口气,身形顿时舒展开来,型如壮年,双目精光四射,杀气凛然,一抖长枪便向长风急速刺来,老妇仿佛没料到老翁此举,吓得一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