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区区不到两年时间,昨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臣,今日却上赶着去执行皇帝的命令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新大明蒸蒸日上,皇帝手中握着只听他话的大军啊!
这就是“术”!
帝王之术。
为君王者,可以缺心眼,却唯有两物不可缺。
其一曰:法。
其二曰:术。
这两个缺一不可。
法术,就是真正帝王术。
这个法术,可不是玄幻里那种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仙家妙法。
法者:律也。
即法律。
实乃国家制度。
也就是规章制度。
搁后世,这叫“有法可依”。
而术,则是驭人之术。
法术不但相辅相成,前者更是后者的根基。
宛如千丈之树,“法”是根须。
能否长存,全看法的完善程度。
而后者,则是前者能够实施的保证。
用句通俗易懂的话,术就是一个集团抵抗风浪的经验手段。
对于帝王,从重要程度上来讲,后者更甚前者。
有术无法——五代十国时期的枭雄们,多有这种类型。
纵然无法长治久安,只要善于用“术”,也能称雄一时。
而有法无术……
当法律没了威慑力,又有几人会遵守呢?
帝王无“术”,最先破坏“法”的,就是朝廷公卿!
术无高低,能够达到目标,就是胜利。
比如魏忠贤。
他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术”。
甭管魏忠贤如何,在天启手上,终究是帮他凑到了军饷,不使国家崩盘。
这便是帝王术。
换了后世一句众人熟知的话,需要点阅历才能明白:
——那就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警局入眼四句,前者是“法”,后三者就是“术”。
天启多多少少,还是接受了帝王教育的。
甭管“术”之高低,总归是有一些。
换了原主——想屁吃!
——因为朱由检是被当做藩王养的。
总有人拿嘉靖来对比朱由检。
说这两个同样都是由“藩王”入继“大统”的,手段却如此差异。
实际上,这两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朱由检从未就藩,不过是京师一闲王。
纵然朱由校善待这个弟弟,然而,终究是藩王。
朱由检接受的,都是“帝王术”下的“藩臣教育”。
说粗鲁点,这是被当做猪来养的。
而嘉靖皇帝朱厚熜……
他可是兴王朱佑杬的独子!
虽然不是凤尾,却是鸡头。
这是兴王府的唯一继承人!
大小,也是个独掌一面的老板。
帝王心术,说白了就是“法律”加上“驭人之术”。
朱厚熜虽然没学过如何管理一个国家,却接受了如何管理一个王府的教育。
更何况,这是一个12岁就接管了王府,掌握兴王藩这个公司的家伙。
并且,还成功掌握了两年之久!
换句话说,朱厚熜已经实操过。
甚至,还过了“实习期”!
这就是为什么杨廷和本想找一个“小娃娃”,好“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却翻车了的原因。
别拿小老板不当人看——
小老板再小,也是老板呐!
甭管咋地,人家也是要上手实操的,也是要管着一大群人的。
麻雀虽小,还五脏俱全呢!
小公司咋了,小公司就不要决策了吗?
人家朱厚熜,可是过了实习期,能上高速滴老司机……
半年前,刚刚过完13岁生日的朱厚熜,还没进入北京城内,就摆了杨廷和一道。
逼得杨廷和不得不退让,群臣在北京城郊上“劝进表”。
换句话说,朱厚熜还没进入北京城呢,就拿到了大明公司董事长的“印章!”
至于其后的“大礼仪”之争,不过是董事会内的话语权之争罢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
嘉靖这个老司机,上手自然很快。
而崇祯皇帝……
他有个屁啊!
赶鸭子上架的一“富贵闲王”,在盲目“爱臣”,自废武功后,能支撑大明十七年才倒,已经是人尖子了。
仔细研究崇祯的一系列执政,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的。
盲目相信大臣——文臣个个可杀……
自废武功——恩宠保皇党,组建勇卫营……
废黜太监监军——重用太监监察各方……
而驱使崇祯如此改变的,却是他相信的人们,一次次,又一次次的伤害了他。
说他尖酸刻薄……
但凡所托是人,谁特么不愿意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还不是——“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让一个成年人做出改变的,是环境所迫!
扣扣哥也曾保家卫国,也曾亲恩前是孝子……
是什么让他拿起了刀?
是环境!
是什么让老人倒了,没人敢扶?
是环境!
就好像“订h事件”,都知道是骗h,都知道会让本就全世界no·5的某个最低率,会再次下降……
结果呢?
……
全网请愿——“请先生赴死”。
说什么“先生不死,后世不醒,先生当慷慨赴义,以引警钟长鸣”……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
是环境!
同样的道理,是什么让崇祯开始猜忌大臣?
是大臣!
就比如——
崇祯十三年,河南、陕西、山东,粮价高达一两多白银,一斤口粮。
崇祯刚刚想让勋贵首富武清侯李国瑞,捐献点银子,填补国用……
就十万两!
只有区区十万两白银!
对于以富裕著称的武清侯家来说,算个屁!
要知道,当时武清侯李家,可是号称北直隶巨富之家。
甚至,李家是当时明面上最富有的勋贵。
十万两……
随便露个手指缝,就砸死朱由检了。
结果,转身——皇五子朱慈焕就死了……
死了亲儿子,崇祯还不得不屈服,安抚李家——变相承认自己做错了……
崇祯十五年的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黄景昉,在他编著的《宦梦录》卷三中,说:
“皇五子临死前,言万历李太妃{武清侯李国瑞的姑奶奶},死的时候脖子上有勒痕。”
这就是装神弄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