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
曾有史书记载,在冬季,农民们要去寻找蝗虫滋生地,发现后及时处理。古书《治蝗全法》里总结了“去除虫卵”的经验。其中写到:“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常有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
我这里研究出了几种专门对付虫卵的土“农药”,比如“百步草浓汁”、“陈醋混合液”等。做法简单易学,这书里也都有详细的记载,按照上面的操作亦可。”
叶知秋说着拿出一瓶“百步草浓汁”和一瓶“陈醋混合液”,供两人参考对比。
道,“做出来的农药与之相差不甚即可,若是把不准,可以先找一些蝗虫做实验,然后再大面积推广。”
叶知秋说起治理蝗虫的方法来,格外的认真专注。
周围一圈人都听傻了,对叶知秋再次肃然起敬起来。
整个过程,叶知秋都仿佛站在一道光里,天下安静,惟她最为灿烂耀眼。
只听她继续道,“……其次我们可以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再则我们亦可以从减少蝗虫的食物源处着手。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
还有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利用蝗虫天敌进行灭蝗等都可以防范于未然,从蝗虫还未起势时做好防护措施。
当然也可以效仿宋朝时期颁布一些“禁捕蛙令”这样的禁令,也是极好的。其目的可保护蝗虫在自然界里的克星,防止蝗灾的发生。”
她一边讲,一旁的老三便一直记,生怕错漏了任何一句话。
却不想叶知秋最后笑着直接将书册放在了他的笔记上,“这上面都有记载,若是三将军有兴趣,不妨背上一背。”
话落,老三赶紧讪讪的收起笔记,如捧珍宝一样捧起面前的那本书册。
“宋朝时期?何为宋朝时期?”这时韩主簿一脸疑云问道。
叶知秋一愣,这才发现自己刚才沉浸在讲解中,竟一时说漏了嘴。
永昌六年时,还没有宋朝。
赶紧搪塞过去,道,“哦,我这是在书上看到的,可能记错了,具体哪个朝代我也记不太清楚了。韩主簿若是有兴趣,下次待我查证后有缘再讲予韩主簿听,可好?”
其实叶知秋心里想的是,这一次离开,也许此生再也不会踏入黔州城了,又何来有缘再见。
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猜忌罢了。毕竟她不想让人觉得她身上有过多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痕迹。
如此,她才能更加贴合时代的去隐藏自己特异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