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从排核废水开始的人类抗战
  4. 第36章 寄寄
设置

第36章 寄寄(1 / 1)


2012年12月,获得当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在瑞典学院做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他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那一年,文学之风和“诺贝尔奖”“莫言”等等陌生而遥远的词语一起,吹到了焦典所在的云南边陲小镇。

还在读高中的焦典,买下了莫言所著的《天堂蒜薹之歌》。这其实算莫言相对冷门的著作,但正是这本书,给予了焦典启蒙般的冲击——“居然还能这样写?”

焦典从小就听故事,多少次在地质勘探队工作的父辈们讲述的传说中入眠;她也开始讲故事,故事里充满了云南山寨的魔幻色彩。

一头扎入文学土壤的焦典,仿佛乘上了长有翅膀的骏马,文学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花城》《星星》等刊物,2018年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就读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导师为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后通过博士考试至北师大攻读文学创作博士生,导师为著名作家莫言。从本科到博士,焦典在北京师范大学度过了十多年,读完本科,保研到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跟着导师欧阳江河写诗。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对于热爱文学的写作者而言,可谓是朝圣地一般的存在。

1988年,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合办作家研究班,莫言与余华就是在这里师从童庆炳教授,成为了如今在文学圈被津津乐道的“上下铺的兄弟”。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导师童庆炳的动员下,回到北京师范大学,并于2013年出任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此后,莫言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通过驻校、研讨、讲座等方式,引进了贾平凹、余华、韩少功、迟子建、苏童、格非、阿来、叶兆言、欧阳江河、西川、毕飞宇、李洱、东西、艾伟等一系列名家,像当初童庆炳培养他一样,薪火相传一般为中国文学界培养更多年轻作家。典就是在这里受到了系统的文学训练。研二那年,毕飞宇来讲“文学创作方法”,让文学创作几个班的同学,把自己的名字隐去,匿名提交自己的一篇,由他来当堂点评。

这堂课,挑选的就是焦典的《黄牛皮卡》(该篇被收录在《孔雀菩提》中)。由于之前一直跟随欧阳江河潜心诗作,《黄牛皮卡》其实是焦典第一篇正儿八经创作的。

焦典喜欢写她的家乡——云南小寨的那些神秘故事,儿时,在地质勘探队工作的爷爷,总是会给她讲述许多关于金沙江、山林、大蛇等等带有魔幻色彩的传说,焦典对那样一个超现实世界的存在深信不疑。

《黄牛皮卡》也是这样,在她广阔而自由的想象空间里,地丢出来。黑色背包走了很远,拉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