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李轩神清气爽的打开门,唤上范姜一起去吃早饭。
范姜一口气吞了五个包子,喝了一大罐水。
“哎,慢点,别噎着。”李轩在一边担心的说道。
范姜打了个饱嗝说道:“太舒服了,这家店的包子挺好吃。”
“我也觉得挺好吃,你要不要再吃点?”
“行,再给我来五个!”
“你吃的下?”
“吃不下留着中午吃呗。”
“李轩,衣服什么时候做出来。”
“两三天吧,怎么,想要新衣服了。”
“嘻嘻。”
“李轩,我听说永安附近有一宝泉很出名,到时候我们去哪里看看吧。”
“行呀,那叫什么泉呀。”
“叫九龙泉,很有名的,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原来两位是要去永安,这不巧了。”李济不知道从哪里走出来的,朱亥老老实实的跟在李济身后。
“在下也要去永安,正好顺路,不如一起前往,一路上还有个照应。”李济坐在了李轩的对面,好像他们是一对熟悉的老友。
“不用了,我们还要停留几天。”李轩语气平淡的说道。
“无妨,我们不急,可以等两位。”
“你到底要干什么?我们和你很熟悉吗?”范姜将两把剑拍在桌子上。
“别别,别动怒。”李济拱手说道:“我实在是太欣赏两位了,实不相瞒,在下在京城也有些实力,两位若到京城也可帮助一二。”
范姜看着李济那骄傲的表情就不顺眼,却听到李轩开口说道:“承蒙兄台厚爱,在推辞也就不妥了,那就仰仗兄台了,啊,还不知兄台姓名。”
“李济。”
“济兄。”
“轩兄。”
“那就请济兄等候我二人几日,到时候与济兄同行。”
“如此甚好!”李济欣喜的说道。
“那济兄先吃着?我们先告辞了。”
“轩兄随意,走时定要知会一声。”
“当然,当然,夜里便回访济兄。”
“当真?”
“当真。”
“静候兄台!”
李轩与范姜走回房间,范姜作势呕吐了一番,说道:“李轩你怎么回事,和他哪样作态。”
“哈哈,你觉得很恶心吗?我也觉得恶心,但是堂堂玄幽门的长老,能放低如此姿态招揽我,这样一看,他心思有些不同一般人,而且你奇不奇怪,他如此年轻怎么就当上了长老了呢?”
“这说明他很厉害?”
“嗯,有这种可能,但是他刚才说他在京城里也有些势力,我就想,是不是他是凭借着他在京城的势力才当上的长老?”
“嘿,你别说,真有这种可能。”
“所以嘛,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好心要给我们保驾护航,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到了京城,我看他有多大的势力能和我比。”
“你说的也是,除非他是皇子,不然谁敢和你比,可惜,当今皇上姓宋。”
“我们今天还要不要出去玩玩?”李轩兴致颇高的对范姜说道。
“当然!我还没玩够呢,哎呀,我的包子还没吃完!”
“哎呀,走了,带你吃烤鸭!”
李济回到房间,嘱咐朱亥在外面守卫。
李济拿出来朱亥夺过来的盒子,拿出来一卷竹简,展开来观看,看了几行字后闭上眼睛冥思。
许久后睁开眼,手不碰竹简上面的字,从上往下悬空划过。
李济语气充满无奈的说道:“这古文真是晦涩难懂,可恨。”
李济不服输似的想要强行解释,他半猜半蒙的想着这字的意思,这词的含义。
不出意外,他强行解释的话语狗屁不通,李济双眼酸疼,脑袋更是胀痛,无奈下李济卷上竹简放回盒子。
收起盒子,李济双腿盘坐床上沉心静气,开始修炼。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门外想起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李济睁开眼说道:“出什么事了。”
朱亥推门进屋,他低头单膝跪下语气悲戚的说道:“长老不好了,圣上……驾崩了。”
“什么!”李济神态失色,他猛地从床上下来,赶到朱亥面前问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朱亥低头忍不住哭泣说道:“已经昭告天下,如今才传到此地。”
李济直挺挺站起来,嘴里不停的念叨:“怎么突然,怎么会呢,发生了什么。”李济来回踱步,脑子不停思量如今局面。
“可是太子即位!”李济猛地回头问道。
“是太子即位。”
“那就行,局面还能掌控的住,只要太子即位,那些老臣拥护太子,局面还很清楚。”
朱亥稍微抬头说道:“长老,我们要不要立刻赶往京城。”
李济摇摇头说道:“不用,京城有爹在,不用我们着急,我们先等几天。”
朱亥低头称是。
“皇帝死了,哎,原来皇帝也逃不过死呀。”范姜坐在树荫下略带忧伤的说道。
李轩一时间也没有从皇帝突然去世的震撼中缓过神来,他说道:“我听师傅说过,宋渊是个枭雄,统一天下,结束战乱已经是功德无量,更何况让天下的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呢。”
“你敢直呼皇帝的名讳,不要命了。”
“没事,反正只有你听见。”
范姜没吭声,盯着地面发呆了一会后说道:“李轩,你说,这天下不会再乱起来吧。”
李轩笑笑,坐在范姜身边,摸摸范姜的头,范姜白了李轩一眼。
“放心,这天下乱不了,就算乱了,我也定能让归于安定!”
“哼,净说大话。”
“嘿嘿,就算我保不了天下,我也能保护你。”
范姜撇撇嘴说道:“别,我不需要你保护,你呢,还真有能耐,别用在我身上,还是保天下吧,那样我才佩服你,你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黎民泣血泪,野草埋荒骨。
天不见怜悯,人不存仁心。
雄哉齐圣主,庇此万户民。
九洲起风雷,一掌定乾坤。
酒楼里,一个穷酸书生喝醉了酒,借着酒性唤来小二取笔研墨,写下这样一首诗,写罢弃笔失声痛哭。
在坐众人皆鼓掌称赞,不是这个书生写的诗有多好,多绝,而是这首诗写出了他们的心声,特别是最后一句,听着就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