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楼中的一间空间密室内。
陈怜独自盘膝而坐,剑青霜在他旁边抱着双腿,把螓首置于膝上静静地看着他,少有的沉住了气,静若处子,看着少年的目光中带着许多不断转换的情绪,有迷恋,也有贪醉。
她这副乖巧安静的样子突然让陈怜想起了归墟神境中的那个神秘的女孩,到现在他都有些怀疑那口混沌中内发生的一切究竟是不是一个美丽的梦,他在梦中与那个白衣少女竟然···
如果只是一场飘渺的梦,可为什么是那么的真实与美妙。
他有三次难以忘记的经历,第一次是与叶惊仙,他没有想到人竟可以有那般的欢愉,她可以令他身心全部放松地感受快乐,第二次便是与剑青霜,那种屈辱被动又似乎乐在其中的感觉真的是想忘都忘不掉,第三次则是与白衣少女,灵识的相融比起肉身更加令人身心俱醉,若飘若荡,只是回想一下整个灵台都不断地颤动。
混沌钟内究竟有什么秘密,那个女孩究竟又是不是真实的呢?
陈怜定下心来,不愿意再多想,做正事要紧。
两人身前放着跟小山堆似的神符材料,如玉心木,玄铁,星钢岩,银晶等等。
陈怜已经得到截天塔大肆宣扬的消息,所以他需要炼制出能够支撑长庚楼应对半个月后那场盛会的神符。
他的确只是会单纯地运转灵识,但是他脑海中有传承。
神霄百炼以及长庚仙帝的传承中都有着灵识的操控之法,以他恐怖的悟性自然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
将掌握之术记于脑海后,他的视线转向了那一堆材料。
神符!
种类有着千百种,效用各不相同,有些可以简单地增幅速度,力量,防御,有的神符自带武道神念的属性,如雷霆,飓风,寒冰,有的神符可以精炼灵气,甚至能够影响到空间,或是震慑武者心魂。
他需要炼制的神符是四种基础神符。
兵法有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所以他要炼制疾风神符,徐林神符,掠火神符,不动神符,分别代表了四种方向的增幅:速度,气势,爆发,防御。
这四种神符虽然只是基础神符,但融入了先贤兵法理念以及神霄百炼的功法特性,定然会有不同于一般神符的表现。
更关键的一点便是神符质量,那需要观察其蕴含灵力的比率,毕竟神符虽然是灵识纂刻而成,但其内需要注入灵力来驱动,所以一道神符保留的灵力越多,它发挥的效果就越强,使用率也会大大提高。
一般的神符若是蕴含有三成灵力便是正常标准,一般都是一次性消耗品,若是有五成,就可以称为优质,可以使用二十次到四十次,若是有七成,便已经是绝佳之品,可以使用一百次到三百次!
陈怜静静盘坐,开始炼制疾风神符,第一次炼制他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一步一步按照着记忆中的手法开始操作。
分化,凝练,融合,失败。
意料之中,他脸色没有变化,仍旧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按照着操作进行第二次炼制,循序渐进,精确到每份材料的每一个部位。
失败。
继续。
失败。
再来!
如是数度重复,他已经对于炼制神符的过程驾轻就熟了,一刻钟后,陈怜失败了九次,在第十次终于炼制出了第一枚神符!
不过还不待他仔细研究这枚炼制成功的神符时,剑青霜便拉住他的手臂摇了摇。
“公子,先给霜儿看看。”
“我还没看呢,你一个小侍女就想看。”
“给霜儿看看嘛。”
陈怜拗不过她,于是把神符递给了女子,剑青霜始一触碰便捂住红唇,看向陈怜的目光中满是崇拜,兴奋道:“公子,这神符竟然蕴有四成灵力!嘻嘻,我家公子真是绝世无双的天才。”
不怪剑青霜如此惊讶,因为这件事若是传出去定要惊掉一群人下巴,正常神师初学炼制神符起码得练个三五天,失败数百上千次才能炼制出一个粗劣的成品,灵气可能都不足一成。
陈怜不过炼制十次便已经成功,灵气储存程度竟然还是四成,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枚不错的神符了,简直是惊人的成就。
“四成吗,我觉得还可以再多一点,把神符拿来,我再研究研究。”
剑青霜爱不释手地把玩着神符,轻笑道:“不要,这是公子炼制的第一枚神符,有着特殊的意义呢,我宣布,从今天开始这枚神符就是本姑娘的啦。”
陈怜淡淡道:“拿来,看来你这小小侍女是忘了本公子的神威了。”
剑青霜将神符放进了衣衫里,展开莲藕似的玉臂,像是要拥抱一样,吐气如兰道:“公子自己来拿吧。”
竟敢如此挑衅,她真以为自己不敢出手吗?一介小小侍女罢了!
陈怜脸色沉下来,一把将剑青霜拽进怀里,在女子的娇呼声中近乎粗暴地扯开她一层衣衫。
衣衫单薄,抹胸以及沟壑已经是若隐若现,但陈怜却脸色微变,他发现神符并不在他以为的位置。
女子身材傲人,罗衫半解,肌肤晶莹,活色生香,眼波流转,她的喘息有些急促,温热的鼻息都打在了少年的脸上,于是陈怜的呼吸也紊乱了起来,不复稳定,他感受着怀里触感软腻的娇躯,嗅着她身上诱人的香味,想要再次出手,可若是再扯,她可能就要与自己坦然相对了。
这个女人总是能够挑起自己内心的火气,怒火或是···欲火。
陈怜轻轻推开女子,在她挑逗的目光中咬牙切齿道:“我现在很忙,先不与你计较,但是你可不要以为这样就完了。”
狠话放出,他便开始专心炼制起第二枚神符,不出一会儿,便又炼制成功。
经过仔细研究陈怜对神符的了解更深,他发现长庚仙帝传承中的神符炼制之法来自远古时期,而神霄百炼中的炼制之法则是来自太古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