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变化的不仅是西北。
全球有五分之一的土地是荒漠,而改造荒漠需要的条件,很大程度上都有水这个条件。
当然不是仅靠水量的增加、就能将沙漠变绿洲,不少荒漠地带是因为土壤土质的原因,比如盐碱地,沙地,盐碱地可以靠水浸泡而有所改善,而土质问题并不是仅靠水就能完全改变的。
沙地、盐碱地,都需要其他的物质来帮助改善,黏土、肥料都是可用的。河水、湖泊面积扩大,淤泥可以找到。雨水增加、空气潮湿,森林里的腐败植物越来越多,这,正是好的肥料来源。
在水道发达的现代,这些所需的东西,源源不断地从森林密集的地方运往原本的荒漠地带。几年下来,效果显著,绿洲的颜色更加鲜亮,逐渐在向荒漠中心延伸。
世界中心、冈仁波齐神山所在的高原区域也在发生变化。这曾是人类生命的禁区,更多的就是雪山和荒原。
在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之前的几十年,全球温度早就一直在上升,虽然不如最近十年变化大,但对世界屋脊、冰川雪山纵横的地区,变化已经很明显。
这里的水量逐年成倍增加。因为土壤保水性较差,新增的水量造成湖泊数量和面积的增加。
不要觉得水量增加,湖泊面积变大,有多大影响,要知道这是会改变原有咸水湖的盐分比例,之前千万年形成的高原生态圈已开始受到影响、开始崩塌。
而,高原的变化,它的影响,并不仅限在高原上。近十年,随着降水量激增、温度上升迅速,冰川和雪山更快地溶解。
高原是几大流经多国的国际河流的源头。
河流水量的激增,对沿岸民众原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河流上的水电站首当其冲,几乎全部摧毁,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几乎可以将流经的一些国家经济摧毁大半。
没有足够的电力,工厂无法正常开工、生产受到影响;没有足够的电力,公司、医院、学校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没有足够的电力,民众生活中的各种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生活受到影响。
河流水量激增,原本的堤坝和周围的农田和生活区域都被泛滥的河水淹没。原河流旁肥沃的土地,曾经吸引了多少人聚集,就造成多大的伤害。
大家对温度提升的危害,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也对无法迅速改变生存环境而惶恐起来。
开始时,大家都以为,伤害只是沿海周边的城市,没关系,只要往内陆搬迁,往高处搬迁,生活还会重新开始,对大多数人而言,变化并不会持续太久。
现在,几年下来,变化每一天都有,影响越来越多,高原、内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伤害,并不仅停留在沿海。最终会稳定在哪里,会不会稳定下来,这都是未知数,未知,就是最大的恐惧。
哪怕民众还是在努力生存,不考虑那么多,但越是身处高位的人,担心的就越多。
穆兰是担心的,经过对环北市的实际勘察,以及亲眼面对人类因为全球气候和地理变化造成的生存变化,在经历了惶恐和无力感后,穆兰有了新的想法。
亿万年前,那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地区还是海洋,后来千万年间,逐渐形成的土地、丘陵、高原和巍峨的高山。
原本的海洋生物、阔叶植物变成了化石,在冰川下表明自己曾经存在。这些也记录了它们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之后,又有新的生命占据了这里。
新的植物会产生、新的动物会出现,新的生态圈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或许穆兰和未来很多代人都看不到,但未来的未来,一定会形成。
生活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或许是不幸的,但换个角度想一想。
人类的历史上有机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人,并不多,有记录的有两个时期,而那两个时期,人类都是被动的接受,并不能在其中改变多少自己的命运。
现在,不一样。人类的科技文明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可以更大程度地将灾害拒在生存线外。
穆兰将自己的计划书又仔细看了两遍,将其中一些细节的地方做了修正,并附上了备选方案提交上去。
很快,穆兰的方案获得了批准,并在穆兰方案开始执行时,还有几个市也参照穆兰的方案作出了类似的计划,不用,也没有时间等待穆兰方案成功后再进行,直接就获得批准开始执行。
几个月后,穆兰又去了吉婆婆所在的山。
这时候附近已经盖好了几个居民点,这个区一共要安置四十五万人口,其中包括提供的十五万个工作岗位。目前已经入住超过一半,周围的商业也开始运转起来,看着欣欣向荣。
最近的一个居民点,离吉婆婆的家只有不到一公里远,在半山坡的一个相对平坦的位置,蜿蜒的道路将这个地方与前面几个居民点连接在一起。吉婆婆家所在的地方也有新建的道路想通。
穆兰到吉婆婆家院子外的时候,看到吉婆婆正在菜园里侍弄菜苗。穆兰没有急着进入院子,就站在篱笆外,看着吉婆婆不慌不忙、流畅地动作。
十分钟后,吉婆婆忙完了,站了起来,看到了站在篱笆墙外的穆兰。吉婆婆朝穆兰点了点头,走到篱笆门前打开了门,转身往屋内走去。
穆兰走进院子,坐在了屋檐下的小板凳上,背靠着屋子,穆兰看着远处的风景,因为居民点和道路的修建,这里有了人间烟火气。
远处有几个小孩子正在小路上蹦蹦跳跳,时不时还打闹一下,穆兰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看不清楚他们的表情,但从他们的动作就能感受到快乐的情绪。
很快,吉婆婆端着两杯茶走了出来,递了一杯给穆兰,自己端着另一杯,也在屋檐下的小板凳上坐了下来,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眼睛看着的方向,也是那几个小孩子。
“吉婆婆,这些日子,现在有这么多人住在附近,打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