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终结恐龙时代
  4. 第43章 开花榴弹
设置

第43章 开花榴弹(1 / 1)


有了起爆药,制作开火榴弹第二步就是要解决炮弹内的装药问题。

黑火药的威力太小,司马枫打算用苦味酸作为炮弹的装药。

用靛蓝大批量制作的苦味酸染料染坊试用以后,查伊伊表示好。

司马枫就借着此要来了两车靛泥,开始批量提纯靛蓝,制作苦味酸。

当然生产的苦味酸,除了少部分给染坊作为黄色染料以外,司马枫主要是用它作为炸药。

要知道苦味酸作为炸药,爆炸的热值是黑火药的5倍,爆炸气体体积是黑火药的2.5倍,相同重量爆炸威力是黑火药的90倍左右。

实际上苦味酸早在1771年就被爱尔兰化学家彼得·沃尔夫发现了。此后的100多年里,它一直作为一种黄色染料被广泛使用。

直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一家染料作坊里有位新工人,打不开苦味酸桶,于是用榔头狠狠地砸,结果发生了爆炸,许多人当场被炸死。

这是一场悲剧,但也由此给作坊主一个启发。经过反复试验,苦味酸开始被大量应用于军事上黄色炸药的制造。

想当年,小鬼子海军军官辰巳一,利用在法国监督建造军舰的机会,窃取了法国发明的苦味酸烈性炸药的样本。

而日本海军工程师下濑雅允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下濑火药;这让当年的北洋水师吃了大亏。

下濑火药爆炸后还会形成持续的高温火焰,灼烧船体;另外爆炸后还会产生具有毒性的黄烟,可对人员造成严重干扰和杀伤。

当时北洋海军还在使用传统的黑火药,炮弹分实心弹和装药弹两种。大部分穿甲弹都是实心的,靠动能来破坏目标船只的结构。

至于后来常常被诟病的炮弹内装有沙子,也是早期实心弹,常用的配重物。

使用实心装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火药爆炸威力不足或者引信不可靠,不如使用实心弹更实在。

相比于北洋水师,装备了新式炮弹的日本人,却可以摆脱这个技术困扰。

一旦命中,就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北洋海军多枚炮弹命中日舰,却没有击沉一艘日舰的原因之一。

当然北洋海军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制度原因也有技术原因,火药技术水平的差距,只是众多技术差距之一,此外还有速射炮不足、炮弹质量不稳定等等,都导致了北洋海军的最终败北。

下濑火药在甲午战争中尚属首次使用,批量不大。

到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海军火炮已经普遍换装了下濑火药,这种火药让日本海军高层视如至宝,它也的确在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威力。

下濑火药凭借远远超过当时普通火药的威力一直在战场上活跃了几十年。直到一战前后,才被更为安全可靠的梯恩梯所取代。

苦味酸和金属反应生成苦味酸盐非常不稳定,容易爆炸,弹药的储存危险性很高,西方很早就放弃这种火药。

只有狂热好战日本军国分子使用这样的弹药,因为威杀伤力巨大,能够在战场上以小博大。当然小鬼子也为此付出了多次弹药殉爆的代价。

然而小孩子的眼中只有黑白对错;一个成熟的人往往能够兼容两种矛盾而又相互独立的观点。

梯恩梯是个好东西,但那需要甲苯作为基础原料。

甲苯来源需要大量的煤焦油或者石油,这两个东西司马枫都没有。

苦味酸虽然危险,但只要小心控制使用,作为装药只要弹头不存放太久,司马枫认为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弹头内壁涂蜡,把苦味酸用纸包裹放在黑火药的中间,控制榴弹的保存期限,这几点可以有效控制苦味酸榴弹的风险。

解决了起爆药和装药的问题,司马枫到了铁匠坊捣鼓起了触发引信的问题。

跟着石天佑、石天启两兄弟一番琢磨折腾下来,采用针刺发火的触发引信终于制作了出来。

在没有车床、铣床的情况下,纯手工制作引信是相当的麻烦,几天下来才制作了3枚引信。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司马枫和石天启在下马庄后面的试验场,进行了榴弹的试射。

随着一发榴弹在1000多步外,“轰”的一声发出剧烈的爆炸,司马枫感到地面有些轻微震颤。

石天启和一众炮手都惊呆了,半响过后,石天启才抓着司马枫的肩膀说道:“小枫,这榴弹也太厉害了吧,走我们过去看看。”

说完,他不等司马枫反应,他就拽着司马枫快速向弹着点跑去。

1000多步,跑的司马枫上气不接下气;而石天启早早的就跑到了,看着一个齐膝盖的弹坑,以及周围炸开的泥土砂石,石天启惊叹道:“这榴弹落地,20步内片甲不留啊!”

想想这些天来花费的苦功夫,司马枫笑着回道:“哥哥啊,这榴弹威力是大,但是做起来太麻烦了。真是火炮一响,黄金万两!”

石天启笑道:“工时耗费的事,我帮你和爹爹多说说!不行再问天王多要些人。”

司马枫:“材料,人都是问题。染坊的靛泥,都给我们折腾完了,再做高爆药要等下一批了。还有,这榴弹可是比火药更危险的东西,一定要小心保管使用,搞不过先炸死的是自己人。”

说完司马枫又事无巨细的向石天启,交代了一边榴弹使用的注意事项,除了要轻抬轻放以外,引信要求单独存放,使用前再装入弹头内。

司马枫在捣鼓榴弹的这段时间,石天佑把遂发枪也捣鼓了出来。

拿着半臂长的遂发枪,司马枫试射了几发,发现20步以外偏差都超过了一步。

看着远处靶子上的弹痕,司马枫对于欧洲早期哪种排队枪毙的玩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前装滑膛枪的命中率低下,五十米也不能实现精确射击,就是到了三十米,也未必有命中的把握。

因此,把步兵排列成最紧密的线列阵队形,力求取得最大的火力密度。由于距离过远的齐射没什么意义,反倒是谁先开火谁吃亏。

训练有素的一方通常采取的战术,是在忍受大量伤亡的情况下,以整齐的线列阵前进,尽量靠近敌人的阵线。

在最近距离开火,力求用三四轮相对准确的射击打垮敌人的军阵,然后视情况进行刺刀冲锋,就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利。

排队枪毙赌的就是谁先怕,你谁先怂!古今中外的近战,基本上都是谁先怂,谁就玩完了。

之前的火绳枪因为枪管比现在要长不少,加上米尼弹的缘故,司马枫想到了膛线但没有付诸于行动。

现在想搞短管便携的遂发枪,看来不搞膛线不行。

因此司马枫让石天佑和铁匠坊的师傅,先用锰钢打造拉刀;再尝试着用拉刀拉制膛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