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江大道手中的一根根柳条。
这看似寻常的柳条,却将每个货栈所有的进出货情况,都记录下来了。
“少当家,你想要我做什么。”
江大道回忆起了之前萧成交代自己事情的过程。
“我需要你帮我记下十八铺,每个铺子进出货,每个货品和具体数量的情况。”萧成说道。
“那怎么可能,我哪能记住这么多东西。”江大道挠着脑袋,犯难道,“我又不识字,也几写不下来。那些商铺的伙计也很凶,我过去肯定被打。”
“哈哈,那需要你这个东西,用了少当家我教你的法子就成。”萧成笑道。
萧成取来一个柳条,摆在江大道面前说道:“我打算效仿古人结绳记事。这根柳条,我在前端划出几个区域,选定一个特定区域,折裂一处但不可折断,作为一个节,来标明货品。
然后在后端,根据数量,以十为单位,折裂一处但不可折断,作为一个节,来标明数量。”
“好方法,但是不同的商品呢,怎么记呢?”江大道问道。
“那就换一根,根据之前方法,做不同的节就可以了。”萧成抽出另外一根柳条说道,
“这种方式,简单高效,而且隐蔽。我们都是外人,一看也不是进货的。贸然靠近货栈,必然被人怀疑。但是谁也不会在意一个只会折柳条的小孩子。”
“少当家,你好厉害,你似乎怎么想到的?”江大道惊呼道。
萧成自然不会说,这是取材自那位网文大神手笔。虽然这种剽窃他人创意的行为,有些不妥,但是萧成想着那位大神不会跨过时空来向自己追责的。
“此乃我锦囊妙计。”萧成故作古人模样,说出羽扇纶巾的样子。
“少当家,你要记这些东西做什么?”江大道问道。
“山人自有妙计。”萧成说道。
其实也并非萧成不肯明说,根据之前的经验,萧成说的天花乱坠,他们也无法理解。不如,故作神秘,等真相解开,再收一波好感度也不错。
就这样,江大道窝在角落,按照萧成的指示,折开柳条,一一记录下来。
至于,萧成则躲在了茶馆里面,喝着茶。
但萧成看似喝茶,但是耳朵却在工作状态。
这茶馆靠近十八铺,往来的都是一些进货的客商或者歇脚的苦力。这些人泾渭分明,商客坐在里面,苦力在外面,彼此喝着茶,各自高谈阔论,相互也不打扰。
但这些人说的话,萧成却暗暗记在心中。
“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南面进来的货越来越多了,我这些累得腰都直不起了。”一个苦力故意摆弄手里的铜钱,那铜钱哗啦啦作响。
“就你知道显摆,不过这几天确实货比较多,往年也没有这样。这几天东家一直催,缺人手。这一趟下来,却也赚了不少铜钱,我打算明天叫我小舅子也赶紧来上工。就怕有这个村就没有这店了。”另外一个苦力说道。
然后,那两个苦力便聊起家里的事情,期间还起了黄腔。
萧成自觉无趣,便将悄悄听起了,另外一些信息。
一个穿着绸缎子的中年商客,慢条斯理得用茶碗拨开茶叶,说道:“我可听说了,契丹国去年闹了灾,开春又起了寒,牛羊死了不少。只要粮食能出关,到那里就是数倍的利润。”
“路上不太平,边关卡得紧。还是带些轻薄的丝绸,比较方便。听说契丹贵族最喜欢这些东西了,一匹丝绸能换一两金。”另外一个客商,吃着茶点说道。
“可惜,江南路远,我本钱不够,做不得丝绸买卖。”那中年客商摇头说道。
另外一个客商看了一下四周,凑上前,悄悄说道:“……要开互市了……”
剩下的话,被那人压得很低,萧成无法听清。
萧成并没有深究下去,所以继续听其他人的谈话。就这样,萧成在茶馆喝茶,江大道在十八铺记录往来货物。
等一段时间,两人还会换个班,同时萧成还会找一个时间,将这些信息都仔细记入下来,作为参考。从天不亮开始,一直到黄昏夜幕降临,萧成和江大道都在这十八铺。
然后,这一切都在悄悄的进行中,谁也没有在意这些。
这种情况,一连过了好几天。
……
商家货栈的二楼,商婉卿处理完账簿,感觉有些疲劳,便起身走到窗旁,通通风,透透气。商家货栈名声在外,占据的位置也是最好,在二楼推窗望去,这十八铺尽收眼底。
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成群结队的货商,商婉卿却将眼神留在一个角落,那是萧成蹲在角落里面,一呆就是很久,直到江大道过来代替。
那商婉卿记性很好,江大道第一天出现的时候,她认出了这个人是萧成的随从,直到萧成来替换,就做实了。只是她不明白,这两人在做什么。
想到萧成和那谢云官打赌,不禁想到,难道萧成打十八铺的主意。
商婉卿摇摇头,觉得萧成似乎不是一个如此胆大包天的人。
“小姐,你在想什么。”商婉卿的丫鬟小环,走到身旁问道。
“小环,你看此人?”商婉卿用团扇指向萧成。
那小环走上去,看到萧成蒙头垢面,衣衫也破旧了,颇有些獐头鼠目的感觉,于是厌恶地说道:“不认识,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乞丐。”
“我记得这个人,叫萧成。是和那谢家公子打赌的那人。”商婉卿说道。
“哦,原来是他!”小环恍然大悟道,“没想到几日不见,变得如此落魄,难怪我认不出来。那日他打赌得了十两银子,现在就沦落街头,定是被他挥霍了,果然是个骗子。”
“未必!”商婉卿摇头说道,然而沉思许多,却也不明白。
只好暂且放下,回到桌案前,继续整理账目。
随着一天天过去,萧成得到地数据越来越多,有了一定基数,萧成便对这十八铺,每家的采购的货品喜好,资金规模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印象。
然后,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萧成将目光看向了横江县城之外。